碧螺春茶文化旅遊節的介紹

  碧螺春茶文化旅遊節開幕標誌著地產正宗優質的洞庭山碧螺春茶開始批量上市。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您有用。

  

  一天生產數百斤

  “特一級”碧螺春量少價高

  雖然下雨影響了碧螺春的正常採摘,然而吳儂、御峰等茶莊內的茶農依舊在忙碌地分揀著。“這幾天,上市的量還不大,所以更要製作成精品。 ”師傅一邊分揀一邊告訴記者,合作社對茶葉的標準控制得十分嚴格,單芽的茶要多長多高都有要求。

  東山鎮農林服務中心主任楊忠星告訴記者,目前碧螺春上市量還十分有限,僅東山一天也只有上百斤成品茶的產量。而目前的品種仍舊屬於早期上市品種,因而炒制的碧螺春都只能是“特一級”的標準。真正的極品茶則需要到月底前後才能上市,屆時價格最高可售到5000元/500克。

  享譽海內外的“碧螺春茶”,色翠、香濃、味醇、形美,是歷史上的貢茶,系當年康熙題名,為中國十大名茶之一。該茶興於唐朝,明清遍及江南,尤以太湖東山鎮、金庭鎮最為著名。四季花果飄香的東山鎮、金庭鎮栽茶歷史已逾千年,形成了數萬畝的洞庭茶海。 2002年12月,國家質監總局批准吳中區東山鎮、金庭鎮為洞庭山碧螺春茶原產保護地域。 2008年,被國家農業部評為中國名牌農產品,2009年,洞庭山碧螺春茶被國家工商總局評為中國馳名商標,其特殊的製作工藝已被列入江蘇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10年,吳中區出產茶葉256.6噸,產值為2.13億元。全區有1.7萬多戶農民從事碧螺春茶種植,從業人員戶均收入1.25萬元,預計2011年洞庭山碧螺春茶的價格、產值將高於去年,春茶產量將比去年增加50噸。

  以茶為媒

  “春兔”雨中鬧茶園

  為進一步豐富環太湖春季旅遊產品,吳中區以茶文化節為契機,以“太湖之春”旅遊季為主題,引爆吳中環太湖春季旅遊。而本報攜手吳中區旅遊局則率先邀約160名市民前往太湖邊體驗。

  雖然不少都是老蘇州,但是這樣的機會卻並不多。縹緲峰山腳下的貢茶院,穿著傳統服裝的採茶姑娘正從簍子裡拿出剛採來的青葉,向市民們演示如何挑選茶葉,“這種一根芽的嫩尖是最好的,旁邊這種芽旁邊長了片葉子的叫一芽一葉,這種茶葉就稍微差一些了。”很多市民都饒有興致地拈了幾片葉子,有人還小心翼翼地把青葉用紙包起來放進包裡,“回家我也自己泡泡水喝,這是自己摘的茶葉啊。”

  在一旁的炒茶室裡,不少市民們都認出了炒茶師傅正是奧運冠軍陳豔青的父親陳祖福。“一開始鍋的溫度要高,給茶葉殺菌,這個過程叫殺青,接著鍋裡的溫度會慢慢降下來,手不能停,一直要把葉子裡的水分完全烘乾。”看著青青的葉子在鐵鍋裡慢慢“蛻變”成我們平時熟悉的茶葉,大家都暗呼神奇。看完了全過程,市民賀春水連呼過癮:雖然是老蘇州人,這麼多年也一直很愛喝茶,但是還真的一直沒有機會親自看看茶葉製作的全過程,這次的收穫非常大。

  記者獲悉,抓住春季是廣大市民踏青郊遊旺季的特點,吳中區還在精心包裝推薦“春兔鬧茶園”東山、金庭***西山***精品遊系列活動的基礎上,重點與蘇、滬媒體聯手策劃,主推“碧螺問綠採茶遊”、“桃紅柳綠踏青遊”和“太湖水暖漫遊”的三個主題遊產品,借

  此吸引蘇、滬兩地市民走出家門,在春天裡走進吳中環太湖之旅,進一步鞏固和開拓吳中環太湖長三角客源市場。茶文化節期間,吳中區還將結合轄區各大景區實際,推薦一批農家樂、茶室、茶樓和旅遊精品線路,安排茶藝、評彈、崑曲等特色節目表演和採茶、揀茶、炒茶等互動專案。

  蘇州碧螺春獲譽頗豐

  萬餘茶農撐起地產碧螺春的 “金招牌”

  昨天的開幕式上,省、市領導分別為獲得“中國名茶之鄉”、“全國重點產茶縣”、“國飲杯”等稱號的地區和單位頒獎授牌,並對獲評2010吳中區十大重點合作旅行商進行了授牌。記者獲悉,為進一步加強洞庭山碧螺春茶的品質保證和原產地保護,吳中區先後制定了《洞庭山碧螺春茶保護管理辦法》,建立了防偽監管的管理系統,大力實施以質取勝戰略和名牌推進戰略,在洞庭東西山建立起標準化茶葉生產基地,並嚴格按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要求種植。在按標準化組織生產的同時,從2010年起,吳中區對新上市的洞庭山碧螺春茶的外包裝進行了更新和統一,使洞庭山碧螺春茶的品質得到了進一步提升。到目前為止,吳中區已組建碧螺春茶葉專業合作社61家,入股農戶10483戶,農戶入股茶園面積1.8萬畝。

  據悉,碧螺春茶文化節期間,吳中區還將舉辦中國名茶發展高層研討會、碧螺春茶產銷對接會、“品名茶、談合作、謀發展” 2011中外客商蘇州吳中碧螺春茶話會等活動,通過開展系列活動,進一步擴大“山水蘇州、人文吳中”的影響力。

  茶文化碧螺春的茶藝表演

  1、焚香通靈

  我國茶人認為“茶須靜品,香能通靈。”在品茶之前,首先點燃這支香,讓我們的心平靜下來,以便以空明虛靜之心,去體悟這碧螺春中所蘊含的大自然的資訊。

  2、仙子沐浴

  用玻璃杯來泡茶,晶瑩剔透的杯子好比是冰清玉潔的仙子,“仙子沐浴”即再清洗一次茶杯,以表示對各位的崇敬之心。

  3、玉壺含煙

  沖泡碧螺春只能用80℃左右的開水,在燙洗了茶杯之後,我們不用蓋上壺蓋,而是敞著壺,讓壺中的開水隨著水汽的蒸發而自然降溫。請看這壺口蒸汽氤氳,所以這道程式稱之“玉壺含煙”。

  4、碧螺亮相

  “碧螺亮相”即請大家傳著鑑賞幹茶。碧螺春有“四絕”—“形美、色豔、香濃、味醇”,賞茶是欣賞它的第一絕:“形美”。生產一斤特級碧螺春約需採摘六萬多個嫩芽,你看它條索纖細、捲曲成螺、滿身披毫、銀白隱翠,多像民間故事中嬌巧可愛且羞答答的田螺姑娘。

  5、雨漲秋池

  唐代李商隱的名句“巴山夜雨漲秋池”是個很美的意境,“雨漲秋池”向玻璃杯中注水,水只宜注到七分滿,留下三分裝情。

  6、飛雪沉江

  即用茶導將茶荷裡的碧螺春依次撥到已衝了水的玻璃杯中去。滿身披毫、銀白隱翠的碧螺春如雪花紛紛揚揚飄落到杯中,吸收水分後即向下沉,瞬間白雲翻滾,雪花翻飛,煞是好看。

  7、春染碧水

  碧螺春沉入水中後,杯中的熱水溶解了茶裡的營養物質,逐漸變為綠色,整個茶杯好像盛滿了春天的氣息。

  8、綠雲飄香

  碧綠的茶芽,碧綠的茶水,在杯中如綠雲翻滾,氤氳的蒸汽使得茶香四溢,清香襲人。這道程式是聞香。

  9、初嘗玉液

  品飲碧螺春應趁熱連續細品。頭一口如嘗雲玉之膏,方華之液,感到色淡、香幽、湯味鮮雅。

  10、再啜瓊漿

  這是品第二口茶。二啜時茶湯更綠、茶香更濃、滋味更醇,並開始感到了舌根回甘,滿口生津。

  11、三品醍醐

  醍醐直釋是乳酪,在佛教典籍中用醍醐來形容最玄妙的“法味”。品第三口茶時,我們所品到的已不再是茶,而是在品太湖春天的氣息,在品洞庭山盎然的生機,在品人生的百味。

  12、神遊三山

  古人講茶要靜品、茶要慢品、茶要細品,唐代詩人盧仝在品了七道茶之後寫下了傳頌千古的《茶歌》,他說:“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在品了三口茶之後,請各位嘉賓繼續慢慢地自斟細品,靜心去體會七碗茶之後:“清風生兩腋,飄然幾欲仙”。神遊三山去,何似在人的絕妙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