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涼茶的配方是什麼

  涼茶是很常見的一種茶類飲品,很多人都經常喝涼茶,常見涼茶的配方有哪些呢?小編給你具體講解一下吧。

  常見涼茶的配方

  1、王老吉:

  由10味中藥組成:以崗梅、淡竹葉、五指柑清心火、解熱毒;配以山芝麻、布楂葉、金沙藤、金櫻根、木蝴蝶利溼通淋,除腸胃之火;再以金錢草、火炭母冰血去淤,疏肝和胃。這些中藥是天然植物,能有效地去除人體的毒素,提高免疫力。

  2、夏桑菊茶:

  集夏枯草、桑葉、菊花等植物,味道甘甜,氣味芳香,清熱解毒,清火明目。秋冬防肺燥,春夏祛暑溼。

  3、鄧老涼茶:

  包括金銀花、菊花、蒲公英、霜桑葉等中藥,具有清熱解毒、疏散風熱,抗病毒、解熱、抗炎等作用。板藍根:板藍根顆粒的主要成分為板藍根。板藍根具有明確的抗菌、抗病毒作用。其水浸液對多種致病菌如枯草、金黃色葡萄球菌、八連球菌、大腸、傷寒、副傷寒、賀志氏及費氏痢疾、腸炎和A刑腦炎球菌均有抑制作用,是用於治療溫病發熱、熱毒、咽喉腫痛等病的良藥。

  4、清開靈:

  由金銀花、黃芩、板藍根、梔子、水牛角、動物膽酸、珍珠層粉等8味中藥組方製成。該藥具有抗病毒、清熱毒、醒腦開竅、抗菌等功能。對各種病毒***熱毒***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等有顯著的預防和治療效果。

  5、金銀花茶:

  主要成份為金銀花、山芝麻、菊花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消暑、降火利咽、生津止渴、清除風熱感冒、熱血毒痢、痛腫疔瘡、溫病發熱等功效。

  6、五花茶:

  主要成份為金銀花、菊花、槐花、葛花、木棉花。選用純中藥精製而成,具有清熱解毒、生津止渴、解酒去溼、健胃消滯等作用。

  家庭涼茶的製作方法

  香蘭涼茶:藿香9克、佩蘭9克洗淨,和茶葉6克一起放茶壺中,用500毫升開水衝溶,上蓋悶5分鐘,加入冰塊冷卻待飲,能解熱祛風,清暑化溼,開胃止嘔。

  荷葉涼茶:將半張荷葉撕成碎塊,與中藥滑石、白朮各10克,甘草6克,放入水中,共煮20分鐘左右,去渣取汁,放入少量白糖攪勻,冷卻後飲用,可防暑降溫。

  淡鹽涼茶:開水500毫升沖泡綠茶5克,食鹽2克,晾涼待飲,能止渴解熱除煩,治頭暈噁心。

  不適合喝涼茶的人

  月經期和產褥期婦女

  女性月經期和產後身體極為虛弱,尤其對冷熱的刺激極為敏感。如果由於天氣熱而不加節制地飲涼茶,雖然可以感到胃內一時的涼爽,但這些藥物吸收入血液後,寒涼的刺激就會使血流滯澀緩慢,甚至形成瘀血,引起痛經、月經不調、經量減少,嚴重的還有可能引起大出血、閉經。

  兒童

  兒童是純陽之體,特別容易上火。但喝涼茶並不是預防孩子上火的好辦法,因為兒童的脾胃調節功能尚處在建立和完善的階段,對外來藥物的寒涼刺激不能及時調整和適應,反而會因為藥物直接作用於脾胃影響消化吸收,出現腹痛、腹瀉。

  老年人

  老年人由於陽氣漸弱,器官功能衰退,同樣會因為涼茶刺激而出現消化系統病變,以及陽氣大損的一系列症狀。

  陽虛的人

  這類人多為常坐辦公室的白領,症狀可見怕冷、四肢發涼、面色蒼白、大便稀溏、小便清長等現象,這些人再喝涼茶就等於“雪上加霜”,使陽虛症狀加重。

  脾胃虛弱的人

  服用性質寒涼的涼茶,會傷及脾胃,使本來就虛弱的脾胃更加虛弱。脾胃更傷,正氣受損,還會因免疫力降低導致許多其他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