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花果的種植方法

  無花果是落葉灌木或喬木,喜陽光充足、溫暖溼潤的環境;能耐旱,怕水澇;喜肥沃溼潤的砂質土壤。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1、無花果根系較發達,需要較大的容器栽培,一般多采用大號瓦缸栽種,並且需要較大空間的生長環境,露天的陽臺、露臺、院落等都比較適合它的生長。

  2、無花果對土壤要求不嚴,但如果盆栽最好用肥沃透氣性好的土壤。栽種或者換盆時要在盆土內添入腐熟的餅肥、雞糞肥等富含碳磷鉀的有機肥料,這樣能使無花果枝葉茂盛早掛果。

  3、盆栽無花果的澆水基本可以根據其枝葉生長的進度來決定澆水量多少,春季枝葉萌發時,澆水量要較少一些,盆土保持一定溼度就行了。隨著枝葉慢慢的長大,氣溫逐漸升高,無花果也進入果實掛果期,此時要加大澆水量,早晚各要澆水一次,保持盆土溼潤。如果澆水不及時,很容易發生枝葉萎靡、掉果等現象。進入秋季果實成熟期後,則要減少澆水量,太大的水分會造成果實開裂。遇到陰雨天除了要控制澆水外還要注意防止盆內積水,以免發生澇害。

  4、無花果新梢生長速度較快,平時要注意修剪整形,特別是盆栽無花果,過高的樹幹即影響了美觀,平時養護起來也比較麻煩。所以盆栽無花果一定要將樹幹限制在一定的高度,不能任其生長。具體做法是,等小苗的樹幹長到二十釐米左右時就要將頭梢截斷,促使其萌發分枝。根據自己的喜好,修剪成一定的造型,提高欣賞價值。

  5、無花果不耐寒,室外養護的盆栽無花果在秋末霜降前後要及時入室。室內養護的則要放置在陽光充足、通風好的陽臺客廳等處養護。冬季無花果進入休眠期,生長趨於停滯,此時可以視室內溫度的高低來靈活澆水。室溫較高的可以稍多澆些水,而如果放置在室溫在5℃左右的房間時,則要控水,盆土儘量保持稍乾燥,這樣才能安全度過冬天。

  無花果的繁殖方法

  扦插、壓條、播種等方法均可繁殖,但在生產實踐中常用無性繁殖,只是在育種工作中才用有性繁殖。

  ***1***扦插繁殖:無花果枝條容易產生不定根,生產上多用扦插法繁殖。2月中旬至3月下旬為扦插適期。從生長健壯的母株上剪取徑粗1.5―2釐米的枝條。截成長20一25釐米的插穗,按株行距5×15釐米,插於苗床,入土深約為插穗的1/3。插後澆水、蓋草,成活後注意除草、追肥。秋季再按株行距15釐米×30釐米移栽一次,第二年秋季即可出圃定植。

  ***2***壓條繁殖:宅旁園地少量繁殖或為提早結果可採用此法。一般多采用水平、曲枝或堆土壓條,即於春季將枝條水平或彎曲埋入土中,或用土堆埋萌櫱基部,待其生根後,於秋、冬季與母株分離,帶根定植。

  無花果種植方法無花果怎麼種

  ***3***播種繁殖:秋季將成熟的果實採回,取出種子,與溼潤細砂拌勻進行層積處理,翌年3月上旬取出播種。將種子勻播苗床,薄覆細土,蓋草保溼。播種後約20天即可萌芽。出苗後進行間苗、幼苗移栽、加強苗期管理等項工作。培育2―3年方可出圃定植。實生苗結果年限較長,且不易保持母體的優良性狀,故生產上不常採用。不過,在育種工作中,或在較冷的地區,為要獲得抗寒而早熟的新品種時,此法有重要作用。

  無花果的盆栽種植方法

  盆裁無花果,每年早春萌芽前須換盆一次,盆土可用8份園土、1份砂土、1份糞幹混而成,並加入蹄片等作基肥。

  生長期間,可每半個月施一次餅肥水;每月施一次腐熟的麻醬或餅渣。澆水以保持盆土溼潤為好,要見幹見溼。

  冬季霜降後入室養護,整個冬季澆l一2次水即可,室溫保持在3-5度。盆栽無花果,植株不宜過高,以30釐米高為宜;這就要對其作精心修剪。修剪當在春季的3月進行。當幼苗長到40-50釐米高時,在30釐米高處截頂,待下面腋芽長到3釐米時,僅留頂端3-5個芽,作為主枝,其餘都剪去。當年7月進行一次摘心,以防枝條徒長。第二年春,在主技12-15釐米處再剪短。當新芽萌出3釐米時,每一主枝上留2-3個芽,其餘的芽除掉,7月再摘心一次。經過這樣兩次修剪。樹形就地較短壯、蓬鬆,美觀多了。

  無花果多采用扦插法進行繁殖,一般在夏季進行。選取一年生健壯枝,截成15-20釐米長的段於作插穗,扦插後約一個月可生根,然後移栽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