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葉李種植技術是什麼

  紅葉李花蕊短於花瓣,花瓣為單瓣。小小的花,粉中透白,在紫色的葉子襯托下,煞是好看。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紅葉李種植技術,一起來看看。

  紅葉李種植技術

  常用嫁接、壓條和扦插繁殖

  嫁接:用毛桃、李、梅、杏等作砧木,以枝接法嫁接。用桃作砧木嫁接的植株,生長勢旺,葉色紫綠;用梅實生苗嫁接植株葉色鮮亮。嫁接苗成活後1—2年可出圃栽培。

  壓條:常在梅雨季節用高空壓條法。離枝頂20—25釐米處環狀剝皮,用潮溼腐葉和薄膜包紮,秋季即可剪離定植。

  扦插:本地近年試驗證明扦插也是可行的。秋季選用當年生枝條10—15釐米,僅留頂端1—2釐米,插入疏鬆沙土中,遮陰保溼,來年春季即可出圃移栽。插穗用生根劑處理將提高成活率。我區一般採用扦插繁殖的方法,在冬季進行扦插存活率能達到90%。

  栽培管理:移植春、秋為主,尤以春天為好。栽培過程中,保持土壤溼潤。生長期施肥2—3次。嫁接苗應及時去掉砧木的萌櫱,光照不強時,葉色將變綠不鮮豔。對過長枝條進行修剪,同時剪除過密的弱枝、病枝和枯枝,形成圓整的樹冠。

  病蟲害防治:常有葉斑病和炭疽病危害,可用1:1:100波爾多液或70%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噴灑。蟲害有大蓑蛾、尺蠖、蚜蟲危害,用40%氧化樂果乳油1500倍液噴殺。

  紅葉李形態特徵

  紅葉李是落葉小喬木,樹皮紫灰色,小枝淡紅褐色,整株樹杆光滑無毛。單葉互生,葉卵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4.5-6cm,寬2-4cm,先端短尖,基部楔形,緣具尖細鋸齒,羽狀脈5-8對,兩面無毛或背面脈腋有毛,色暗綠或紫紅,葉柄光滑多無腺體。

  花單生或2朵簇生,白色,雄蕊約25枚,略短於花瓣,花部無毛,核果扁球形,徑1-3cm,腹縫線上微見溝紋,無梗窪,熟時黃、紅或紫色,光亮或微被白粉,花葉同放,花期3-4月,果常早落。

  紅葉李的生長習性

  紅葉李喜溫暖、溼潤氣候。對土壤要求不嚴,喜肥沃、溼潤的中性或酸性土壤,稍耐鹼。根系較淺,生長旺盛,萌枝性強。喜年降水量600-1000mm的暖溫帶至中亞熱帶氣候,在中國長江中下游一帶生長最好。抗寒性較強,大苗可耐-25℃的短期低溫,但在溼熱氣候條件下,往往生長不良。較喜光,幼年稍耐庇廕。大樹要求充足的上方光照,否則生長不良或枯萎。對土壤要求不嚴,酸性土、微鹼性土均能適應,深厚肥沃疏鬆的土壤最適宜其生長,亦可適應黏重的黃土和瘠薄幹旱地。耐乾旱,不耐水溼。淺根性,抗風力差。對二氧化硫抗性較弱,空氣中的高濃度二氧化硫往往會造成植株死亡,尤其是4-5月間發新葉時更易造成傷害。地理分佈

  原產中亞及中國新疆天山一帶,現栽培分佈於北京以及山西、陝西、河南、江蘇、山東、北京、浙江、上海等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