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梅的種植方法及病蟲防治介紹

  楊梅別稱聖生梅、白蒂梅、樹梅等,為楊梅科楊梅屬小喬木或灌木植物,那麼楊梅如何種植呢?下面一起來看看楊梅的種植方法及病蟲防治吧!

  楊梅的種植方法

  1、移栽時間:楊梅小苗出土後達到10釐米左右高、長出4~5片葉子時可進行移植,移栽前苗圃要進行整地和施肥,同時每畝的畦面還要撒施25千克石灰或噴灑託布津600倍液。

  2、移栽方法:楊梅按行距30~35釐米、株距8~10釐米的規格移栽小苗移栽小苗時要選擇陰天或晴天的早晚進行,並要澆足定根水,每畝移栽1.2~1.4萬株。

  3、合理施肥:楊梅苗必須待根系恢復生長良好、長出4~5片新葉以後方可用稀釋的人糞尿***1擔水加人糞尿2勺、尿素0.25千克***澆施,以後每半個月澆1次2%的三元複合肥液或稀人糞尿液。

  4、樹體管理:楊梅定植後及時除去主幹總長度1/2以下莖上的枝條,第2年可選出3個主枝等分在3個方位,第3年以後在主枝上選留副主枝使樹冠形成自然開心形,高度控制在2.5~3米。

  5、土壤管理:楊梅種植時要適時除草鬆土,增施石灰,調節土壤酸鹼度,為樹體補充鈣素,同時林間套種豆類、花生等綠肥作物***忌植高杆、攀緣植物***以增加土壤生物覆蓋。

  6、控梢促花:楊梅樹冠高達2.0~2.5米時採用控梢的方法促進形成花芽,達到早結果豐產,可採用拉枝、開張樹冠、緩和樹勢或在10月上旬至12月下旬選用土施多效唑控梢促花。

  7、疏花疏果:梅樹結合春季修剪疏除多餘的花枝,尤其是細弱花枝,多花大年樹在花期可用楊梅疏花劑噴灑,謝花後20天左右根據樹體掛果量進行合理疏果。

  楊梅的播種方法

  1、苗圃選擇:楊梅苗圃地應選擇交通方便、地勢平坦的地段,如為坡地一般坡度不超過5°為宜,坡向儘可能選朝北或東北,土質以土壤肥沃、質地疏鬆、土層深厚的砂壤土為好。

  2、種子採集:楊梅種子應從生長健壯的成年樹上採集成熟的果實,果實在日光不直射的場所攤開堆積,堆積4~5天以後果肉腐爛後沖洗併除去上浮的癟子,晾乾表面待用。

  3、整地施肥:楊梅播種前要整地深耕,耕後要晒白,每畝施豬、牛欄糞或堆肥3000~5000千克、過磷酸鈣15~20千克、草木灰若干,水田地在四周深挖排水溝,山地注意防旱和防洪。

  4、播種方法:楊梅播種前將種子用0.1%高錳酸鉀液或40%甲基託布津800倍液浸泡10分鐘,將種子均勻撒在畦面上,播後用木板輕輕將種子壓入土中,上面覆一層細土後覆一層薄草。

  5、苗期管理:楊梅一般在10月中下旬播種,於第2年1月份種子萌動,2月中旬破土出苗,出苗後要注意溫度和溼度的控制,同時要注意防止日灼或猝倒病,通常至7月下旬即可移植。

  楊梅的病蟲防治

  1、楊梅鏽病

  【危害】受害樹提前開花,花的數量減少,剛發出的新芽生有黃色斑點,花被害時常還原成葉形且多呈肥厚的肉質葉,肉質葉不久腐爛掉落,大部分形成禿頭枝梢。

  【防治】老樹更新,追肥壯樹,在楊梅萌芽期噴施4波美度石硫合劑或波爾多液,在結果期可用80%代森鋅600倍液或70%甲基託布津700~800倍液。

  2、褐斑病

  【危害】為害楊梅葉片,最後導致大量落葉,出現花芽和小枝枯死,對樹生長影響極大。

  【防治】冬季清園,加強果園管理,在果實採收前7~10天噴1次70%甲基託布津800倍液或50%多菌靈1000倍液,採果後用1:2:200的波爾多液防治1次。

  3、松毛蟲

  【危害】幼蟲初孵出時,群集在新梢上食害嫩葉,僅留下樹皮,約1周後開始分散為害,食量大增,嚴重時把葉子吃光,僅留葉脈。

  【防治】4月中下旬發現幼蟲時用90%敵百蟲晶體1000倍液,或20%殺滅菊酯4000倍掖,或50%敵敵畏800倍液進行防治。

  4、大蓑蛾

  【危害】為害楊梅的葉片,另外還為害油茶、咖啡等許多果樹。

  【防治】在幼齡期噴灑90%敵百蟲800~1000倍液或敵敵畏1000-1500倍液、50%殺螟鬆1000倍液和馬拉硫磷1000倍液。

  5、尺蠖

  【危害】為害楊梅的葉片,葉片受害後,形成缺刻。

  【防治】在幼蟲危害期可噴灑每毫升2~4億孢子的蘇雲金幹菌製劑和白僵菌製劑,或25%滅幼脲懸浮液1000~1500倍液防治。

  6、卷葉蛾

  【危害】為害楊梅的葉片。

  【防治】在5~6月發生期可用青蟲菌、殺蟲劑等進行防治,在7~8月份第2代幼蟲危害期可用90%敵百蟲1000倍液或50%殺螟鬆乳劑1500倍液進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