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葡萄的種植技術

  山葡萄的種植條件跟其它的作物有一些差別,所以我們要知道野葡萄的種植條件與方法才能更好的種植野葡萄。那麼野葡萄怎麼種植呢?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您有用。

  

  整地

  深翻熟化:在栽植前一年秋季進行全園深翻,深度50釐米。如不能進行全園深翻,應該挖栽植溝或栽植穴,深度50-80釐米、寬度60-80釐米。

  定植

  時間:定植前一年的秋季進行。

  方法:配合園地的深翻熟化,可以同時進行。定植溝一般要求深50-80釐米、寬60-80釐米。在土壤肥沃、土層深厚的園地,也可挖定植穴,要求寬60×60釐米、深50釐米的方形或圓形均可。具體方法為:表層熟土和下層生土分開兩邊堆放,回填時先回填表土,表土不足,可將行間表土填到至滿溝三分之二,拌入腐熟的有機肥,生土填到上層或撒開到行間。回填後的定植溝穴要高於行間。

  施肥

  施肥以有機肥為主、有條件的可以配合化肥。有機肥的施用量每畝5噸以上;化肥施用量每畝地硝酸銨30-40公斤、磷肥50公斤、氯化鉀25公斤。施用深度30釐米以下左右。

  修剪

  整形修剪方法是:栽苗當年留二個新梢向上生長 ,秋季落葉後的三條成熟新梢,構成日後的固定主蔓 ,一般在芽眼充分成熟處剪截,高度約60-70釐米。第二年萌芽後,離地30釐米內的枝芽膽時摘心,母枝各節上均選留一個粗壯的新梢,雙生枝要把弱者抹除,發生的副梢留1-3片葉摘心,新梢在8-10片處摘頂心。8月中旬對延長梢摘心。第二年冬季落葉後,各主蔓的一年生枝留2-3個芽進行短梢修剪,延長枝留8-10個芽剪截,長度為60-70釐米。第三年春季萌芽後,對副梢處理同第二年,秋季落葉後冬季修剪時,延長枝剪留長度0.6-0.8米左右,結果母枝剪留長度2-3節。為了使幼樹以長樹為主,不要結果過量,側蔓上仍然只保留最下位***最靠近主蔓***的結果母枝,留2-3個芽短剪,等進入結果盛期以後,再在側蔓上進行結果小組的更新修剪法。第四年的修剪除使延長枝繼續延長修剪外,其餘同第三年,至此,整形修剪即告完成。

  病蟲防治

  危害最嚴重的病害是霜黴病。主要蟲害有葡萄虎天牛、球堅介殼蟲、卷葉象鼻蟲等。

  防治方法:阿米西達有很好的保護和預防作用,為起到更好效果,於病害發生前施藥預防。每個葡萄生產週期建議施藥三次:第一次於葡萄開花前***4月中旬***;第二次於葡萄謝花-幼果階段***5月中旬***;第三次於葡萄套袋前***6月上旬***。

  防治病蟲害藥劑應輪換使用,以減輕抗性提高防效。

  野葡萄的人工栽培技術

  1.野葡萄的園地選擇及種植規格

  野葡萄對土壤要求不嚴格,但土層深厚、耕性佳、土壤疏鬆、排灌方便的田地更適合於野葡萄的生長,是高產栽培的有利條件。不論旱地與水田均適於野葡萄的栽種。

  種植規格畦寬1.5米包溝作壟,株行距0.6米×1.5米,畝栽約750株。

  2.野葡萄的品種篩選與繁育方法

  野葡萄品種來源,最先源於山野間採集,後經人工進行繁殖,以供大田栽培種苗之用。從採集到的種苗中,經過種植觀察,發現它們個體中差異較大,在形態及特性方面,不僅是片葉大小及形狀有不同之外,而且在開花結實習性方面也有很大差別。有的果實累累,有的只開花而不結果。作為以收穫藤葉為目的之野葡萄,結果太多,植株養分消耗太大,嚴重地抑制了藤蔓生長,鮮藤葉產量低。通過比較鑑別,選用花而不實型別植株進行繁殖,提供大田種植之用。

  繁殖的第一種方法——壓條法,將生長中表現較老熟的藤蔓,即枝條表皮呈褐色,把藤條平拉置於地面,在每個節眼壓上泥土,待根芽長出後,進行逐個離體培育成幼株。

  第二種方法——扦插法。同樣把老熟的藤蔓切成每節帶有兩個葉節位的小段,讓切口自然晾乾,再用生根劑加殺菌藥劑溶液浸泡後撈起晾乾水分,然後進行扦插。苗床應選擇土壤鹽分低,有機質含量較低的壤土為宜,這樣的土壤條件有利於扦插枝條早生出根。因肥沃的土壤鹽分含量往往較高,加之土壤中微生物生長活躍,而對扦插枝條生長髮育不利。從而影響其成活率。苗床起成畦狀,大小根據實際需要而定。畦面要平展,嚴實,保持適宜溼度。做到雨天不積水為宜。等幼苗長出至10-15釐米時即可移栽大田進行栽培。

  3.野葡萄的棚架設定方式

  搭架方式有兩種,一種是傳統的平面棚架式,棚架長寬的大小可根據土地面積大小和實際地形情況而定,但野葡萄生長空間面積最大限度只能與土地面積相等。而採收藤蔓時較為費工。另一種搭架形式即為直立籬笆式。也就是畦的頭尾各豎起一根粗10×10釐米高2米以上的水泥柱,中間以2-3米間隔加豎數根竹木柱,上下平行拉上3-4道鐵線固定成立式籬笆。

  立式籬架有兩大優點:一是採割藤蔓比平面棚式方便快捷省工;二是二米高籬式比平面棚式藤蔓生長空間面積可增加30%以上。這樣對提高單位面積產量起到重要的作用。另一個是有關籬式棚架的走向問題,是東西走向好,還是南北走向優?經過實踐證明,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在野葡萄的主要生長季節是每年的3月至12月份,夏秋季的災害性天氣主要是颱風雨,出現颱風雨時,在當地經常刮東風,所以東西走向的籬式栽培有較強的抗擊能力,損失較小,所以,東西走向架式也是高產栽培的一個重要措施。

  4.野葡萄的田間管理

  4.1.肥水管理 施肥一般在收割藤蔓後進行,第一次施肥約在每年的二月底至3月初施下,這時氣溫開始回升,新芽開始長出,是最佳的施肥時期。肥料種類可以用農家糞肥與複合化肥混用,每次化肥用量約每畝15公斤左右即可。第二次施肥5月底至6月初進行,施後結合清溝培土。第三次施肥應放在8月份施下,這時雨量較多,注意排除田間漬水。

  4.2.雜草防治 每年在12月份最後一次採割後,畦面進行淺鋤晒白培土,防止根部裸露,以利來年生長。進入夏季,雜草生長迅速,可在每次收割藤葉後,畝用20%克無蹤200-300毫升兌水噴除,使用時注意低噴,避免濺灑著野葡萄植株而造成藥害。

  5.野葡萄的病蟲害防治

  野葡萄抗性較強,病害基本很少發生,主要防治蟲害,春梢芽期注意防治蚜蟲及食葉性害蟲,如金龜子等,可用固態敵百蟲或氯氰菊脂類藥1000-1500倍液噴殺。

  6.野葡萄的及時採收

  野葡萄的採收時間正常分別在6月、8月及12月進行,一般宜在其生長進入停滯期,即心芽基本停止生長,葉色褪淡時進行採割,採割應選擇晴好天氣,邊採割邊紮成小把,這樣方便收晒,一般晒1-2天便可晒乾入藥。


還:

1.如何種植野葡萄

2.山葡萄的種植方法

3.山葡萄的種植技術

4.廣西野葡萄種植的方法

5.如何種植山葡萄

6.葡萄樹的種植技術大全

7.山葡萄怎樣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