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成雞限制飼養的方法

  育成雞的飼養方法很多,常用的有限時飼養、限量飼養、限質飼養等方法。育成雞一般從9周齡開始實行限制飼餵。肉用種雞從4周齡開始。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1.限量飼餵 就是不限制採食時間,把配合好的日糧按限制量餵給育成雞。一般情況下, 日糧的濃度為:能量為11.51兆焦仟克,粗蛋白質含量為15%。限制飼餵量為正常採食量的80%,例如:1 000只育成雞,正常飼餵量為100千克,限制飼餵量為80千克。

  2.限時飼餵

  ***1***隔日限制飼餵 就是將2天的飼餵量集中在1天餵給。給料日將飼料均勻地撤在料槽中,然後停喂1天,料槽中不留料,也不放其他食物,但是要供給充足的飲水,尤其是熱天不能斷水。這種方法通常使用於超重過多的蛋用青年雞。

  ***2***每週限制飼餵 即每週停喂1天或2天。每週停喂1天可節約飼料5%,這種方法對蛋用育成雞較為適用。

  3.限質飼餵 就是將日糧中的某中營養成分降低到正常水平以下,造成日糧營養成分的不平衡。例如有低代謝能日糧、有低蛋白質日糧、低賴氨酸日糧等。從而使育成雞的生長速度降低,性成熟延緩。通常方法是把日糧蛋白質含量降到13%~14%左右,代謝能水平比雛雞階段降低10%以上,增加穀類和糠麩類飼料,使粗纖維含量達5%~7%。但限質飼餵易造成雞採食量過大,會給以後的產蛋期飼餵造成麻煩,所以本法多不採用。

  育成雞的限制飼養的注意事項

  1.限制飼養時要隨時抽測體重 只有當育成雞的體重超過標準時,才能實行限制飼餵。因此,要經常抽測體重,一般雞群小的抽測數為15%,雞群大的可抽測10%,但每群雞最少不得少於50只。要求限飼後的雞群平均體重比正常飼餵的雞群低10%~20%。如果體重降低至30%以上,就應恢復正常飼餵,促使體重增加,以免將來產蛋量減少,產蛋期死亡率提高。

  2.應有足夠的採食空間 由於限飼,使雞群處於高度的飢餓狀態。因此,喂料後雞群就瘋狂地採食,如果採食的空間過小,就會造成弱肉強食現象,弱雞採食少或採不上食,體重越來越小,而體壯的雞搶食凶猛,又達不到限飼的目的。從而使雞群的均勻度下降,發育不整齊,同樣影響產蛋期的生產效能。在限制飼餵期間,除保證每隻雞有10~15釐米寬的單邊食槽外,還應留有佔雞數10%左右的餘量,以保證每隻雞都有充足的採食空間。

  3.限制飼養的雞群一定要斷喙 限制飼養期間,由於雞群處於飢餓狀態,容易發生互啄現象,產生啄肛、啄羽、啄趾等惡癖,為了防止惡癖的發生,限制飼養的雞群一定要斷喙,若在10日齡左右斷過喙的,在限制飼養前最好再修喙1次。

  4.限飼應注意生產成本 限飼的目的是為了提高雞的生產力,同時降低生產成本。若限飼不當,造成過多的死亡或造成生產力下降,也使生產成本增加,降低了總體經濟效益。當氣溫劇降或發生疾病時,需放鬆限制飼餵的程度。如果雞場的飼料條件不好,雞體重又較標準輕,切不可進行限制飼養。限飼時,飼餵次數宜少不宜多,一般早晚各喂1次。每次的喂料量宜多,每次採食時間一般不超過半小時。

  5.在限制飼餵過程中,如果遇到接種、發病、轉群等特殊情況下的應激時,可由限制飼餵轉為正常飼餵。

  6.限制飼餵實行前,最好對雞群進行分群,對於低於標準體重的雞另行飼餵,不進行限制飼養,可以提高雞群的均勻度。

  7.與光照配合 在限制飼餵時,光照時間相應短一些,可收到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