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雞飼養的方法

  珍珠雞是“野禽之王”、“動物人蔘”。 珍珠雞是糧草兼食的節糧型特禽,它既可舍養,又可放牧養。具有生長快、食性廣、抗病、抗寒、耐熱、適應性強等特點,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一、養珍珠雞時要了解它的品種特性

  珍珠雞品種甚多,以下我們主要介紹的是灰頂珠雞。它是飼養量最大的品種。該雞成年體重2.2~2.5千克,12周齡體重1.2公斤,28周齡體重1.9公斤;母珠雞28~30周齡開始產蛋,產蛋35周可獲種蛋165~85枚,蛋重42~50克,殼褐色、有少許斑點。

  二、養珍珠雞時要了解它的形態特徵

  珍珠雞外觀似雌孔雀,頭很小,沒有雞冠,頭頂部無毛,在喙的後下方左右各有一個心狀肉垂。眼部四周無毛,有一圈白色斑紋直延至頸上部。頸細長,披一圈紫藍色針狀羽毛。腳短,形體圓矮。由於其全身羽毛灰色,並有規則的圓形白點,形如珍珠,故有“珍珠雞”之美稱。

  三、養珍珠雞時要掌握它的生活習性

  1、適應性:

  珍珠雞喜乾燥、怕潮溼、耐高溫。對外界環境的適應性和抗病力都較強,很少生病。

  2、膽小易驚:

  珍珠雞性情溫和、膽小、機警,環境一有異常或動靜,均可引起其整群驚慌,母雞發出刺耳的叫聲,雞群會發生連鎖反應,叫聲此起彼伏。

  3、群居性和歸巢性:

  珍珠雞喜歡群體活動,遇驚後亦成群逃竄和躲藏,故珍珠雞適宜大群飼養,另外,珍珠雞具有較強的歸巢性,傍晚歸巢時,往往各回其屋,偶爾失散也能歸群歸巢。

  4、善飛翔:

  珍珠雞兩翼發達有力。一天中,幾乎能不停地走動。休息時或夜間愛攀登高處棲息。

  5、食性廣、耐粗飼:

  珍珠雞食性較廣,一般穀類、糠麩類、餅類、魚骨粉類等都可用來配合食用。另外特別喜食草、菜、葉、果等青綠植物。

  四、養珍珠雞時按照基本要求設定飼養場

  1. 場地的選擇

  珍珠雞作為商品肉雞,一般適宜於平養。飼養場的位置最好選在安靜之處,建坐北朝南、地面乾燥、通風良好的棚舍。其土質以沙質土壤比較適合,以滿足珍珠雞沙浴的習性。農村家庭中一般空閒房屋進行適當修理和改造,就可用來飼養。但一般為了便於飼養管理,最好單獨設育雛舍和育成舍。育雛舍的牆面、門、窗要嚴密,不漏風。而育成舍則可以四面設定開窗,以便陽光充足。另外,雞舍周圍最好多種樹或種草以保證全場空氣清新。

  2.珍珠雞養殖所需主要裝置用具

  飲水器

  在散養時使用最多的就是塔形真空飲水器。這是由一個上部呈饅頭形或尖頂的圓桶和底部比圓桶稍大的圓盤構成。可以用塑料或鍍鋅鐵皮製成。

  飼槽

  飼槽可用鐵皮板、木板和塑料等材料製成。一般設定兩種規格,3周齡以內用高4釐米、寬7釐米、長80~100釐米的小飼槽;3周齡以後換用高6釐米、寬10釐米,長100釐米左右的飼槽;總之,使飼槽高度與雞背高度大致接近即可。

  通風與光照

  這主要針對的是育雛舍。根據珍珠雞喜幹忌溼的特性,欄舍要排水良好,通風透氣。 可用水泥鋪成傾斜的地面,欄舍四周應較開敞。另外,光照也是養好珍珠雞的關鍵技術之一。每天要把窗戶和門開啟,這樣利於陽光照入。

  沙池

  珍珠雞喜歡沙浴,沙池是供珍珠雞洗澡,以清除身上汙物的地方。經常沙浴的珍珠雞,面板健康,不感染面板病和其他疾病,所以一般要求活動場內都以沙質土壤為好。

  防飛網欄

  防飛網欄是專門為育成雞設定的。在育成舍的運動場頂上要設定鐵絲網或尼龍網,以防止珍珠雞外逃。網眼大小以珍珠雞不能逃出為宜,一般不大於4×4釐米,網欄高約2-3米。

  棲架

  育成舍裡要設定棲架,專供珍珠雞棲息。可以做成梯狀,斜倚牆壁即可,大小長短可依欄舍面積及飼養量而定。珍珠雞上架棲息,能減輕潮溼地面對雞隻健康的影響,有利骨骼肌肉的發育,避免龍骨彎曲的發生。

     珍珠雞養殖方法

  人工授精

  1.授精前的準備工作

  為了適應人工授精的需要,當種雞飼養到25周齡時則應轉入產蛋雞舍的種雞籠中飼養。轉群要在夜間弱光下進行,捉雞時宜抓雞腳、不抓翅膀,以防翅膀發生斷裂。由於種雞在育成期一直採用地面散養,剛轉至籠中會很不適應,不斷撞籠,特別是見到人或其它異常動靜,則更為嚴重。為了緩解應激反應,最好馬上讓其自由採食,喂些珠雞愛食的青綠飼料。

  2.人工授精的方法

  主要器械主要有集精杯、試管、顯微鏡、載玻片、蓋玻片、輸精滴管、稀釋液、酒精及器械的清洗、消毒、烘乾裝置。

  採精採用按摩法,需2~3人配合完成,一人可坐在長凳上,將公雞頭朝後、胸部壓在腿上固定,腹部和洩殖腔虛懸於腿外;也可將雞胸部直接放在長凳上、二腿垂在凳下固定;有時也可將雞身體夾在左肘和左腰間固定。但總之用力要適度。另一人用右手沿公雞後背部向尾方向有節奏地按摩數次,然後左手拇指與其餘四指分跨於洩殖腔***肛門周圍***二側迅速按摩抖動,等其引起衝動、交尾器勃起而翻出排精時,右手迅速用集精器收集精液,同時用左手在洩殖腔二側擠壓、促其排精。

  輸精為了確保精液的質量要求,可用吸管吸取1滴精液放於載玻片上,再加1滴生理鹽水,後蓋上蓋玻片,在低倍顯微鏡下觀察、鑑定精子的活力、密度和質量。將符合要求的精液用吸管吸取放入盛有0.9%生理鹽水稀釋液的試管中,按1:1稀釋,及時給母雞輸精。輸精由2人配合完成,一人用左手抓住母雞的雙腿倒提、腹部向裡,用右手壓迫母雞的尾部,並用分開的拇指和食指把肛門翻開,使輸卵管口露出***管口在洩殖腔的左側上方,右側為直腸開口***。當輸卵管口完全翻開後,另一人將輸精管斜向插入輸卵管內2~3釐米,緩緩將精液輸入。

  注意事項公雞一般每週採精2次或5天採精1次,母雞每5天輸精1次。每隻母雞的輸精量0.013~0.015毫升純精液。母雞應在產蛋後幾小時輸精或次日產蛋前幾小時輸精?

  人工孵化

  種蛋要求新鮮、儲存期不超過10天,蛋重45~50克左右,蛋形不過圓、過長或畸形。珠雞種蛋孵化期為26~28天,0~23天在孵化機內,此後時間在出雛機內。其它孵化技術與普通雞的孵化基本相同,但孵化溫度應偏高一些:孵化機溫度38.1℃,出雛機溫度37.6℃,孵化機溼度55%,出雛機溼度為70%~80%。

  飼養技術

  珍珠雞按其用途和飼養管理的不同,可區分為種雞和商品肉雞。種雞可分育雛、育成和產蛋三個階段;商品肉雞可分育雛和生長兩個階段。為了養好珍珠雞,必須掌握各階段的飼養管理原則、要求和標準。

  ***一***育雛期的飼養管理 育雛期為0~21日齡,由於雛雞體溫調節、消化等能力還不完善,對外界環境和疾病抵抗力較差,易生病死亡,所以要精心飼養、認真管理。

  1.育雛舍

  育雛舍要飼養同一大小、品種的雛雞,公母雛應分欄飼養,有條件的可分舍飼養。要求育雛舍密封效能好,以利於雞舍保溫。育雛舍可鋪以水泥地面,能排水,有利於雞舍清掃、沖洗和消毒。雞舍門口應設消毒池,進舍前鞋要消毒後才可進入。

  2.飼養裝置

  育雛方式可分為地面散養、地板網平面飼養和籠養。地面散養時,冬春季應鋪以5~7釐米厚的墊草,夏季地面鋪沙土再加薄薄的一層墊草。墊草應清潔、乾燥、無黴變並鍘成約10釐米長。墊草經一次育雛後應清出舍外與糞便一起堆肥,不能再次使用。採用地板網平養時,網面可以用鐵絲或木、竹製成。網的間距***或網眼大小***要適宜,一般為1.2釐米間距或1.2釐米見方的網眼,網面高度60~70釐米,整個網面以活動的為好,以便雞群轉出後,揭開網面清除烘便和清掃雞舍。採用地面散養或地板網平養時,要按雞的數量配備並均勻放置水槽及食槽。高置保溫傘供暖。在房舍面積小,用電較方便的地方,可採用疊層式電熱育雛籠育雛,每籠4層,共可育雛1200~1600只。

  3.育雛密度

  飼養面積應隨著雛雞生長而加大。1周齡每平方米飼養50只~60只,2周齡時每平方米飼養30~40只,至3周齡每平方米只能養20只~30只。

  4.育雛溫度

  育雛3周內,雞舍裡的溫度適宜與否,是育雛工作成敗的關鍵,既不能過高,也不能過低。剛出殼的雛雞要生活在35~38℃的保溫傘下,以後每週下降3℃左右。雞舍溫度是否適宜可觀察雞群的表現:太冷,雞群扎堆;太熱,雞張口喘氣;適宜溫度下精神活潑,表現舒適。在育雛過程中,要注意調整雞群。要把體弱矮小、站立不穩的單獨組成小群,給予特殊照顧,離熱源近些,密度小些,飼料飲水充足,新增維生素,以促進恢復健康。

  5.育雛溼度

  育雛室內溫高,常導致溼度偏低,空氣乾燥,雛雞因失去水分太多而影響健康,嚴重時造成脫水。當育雛舍溼度低時,可在地面灑清水。育雛室保持60%~65%的相對溼度,可在室內懸掛乾溼球溫度計測定。育雛後期對溼度要求不嚴,保持正常溼度即可。

  6.育雛通風

  只需自然通風裝置則可,一般門、窗、屋頂風帽足以滿足雛雞對通風的需求。

  7.育雛光照

  雛雞需要一定的光照時間和光照強度。在密閉式雞舍,1~2日齡的雛雞需光照23小時,3~7日齡需20小時,2周齡需16小時,3周齡公雛需12小時,母雛14小時。光照強度:0~10日齡為每平方米3瓦,11~21日齡為每平方米2瓦,要注意使全舍的光照均勻一致。

  8.育雛飼料

  出殼雛雞體重小、耗料少、增重快,因此要求飼料質量好,營養水平高,符合衛生標準。可參考的飼料配方如:玉米50%、麥粉3%、麥麩2%、豆餅31%、魚粉12%、骨粉1.1%、食鹽0.4%,微量元素、多種維生素、氨基酸、促生長素、抗生素藥物等新增劑0.5%。

  9.飼餵與給水雛雞出殼後24小時開食,可先讓其飲用5%的葡萄糖水,2~3小時後再餵給浸軟涼乾的碎米或玉米粉,1~2天后可餵給配合料。1周齡每晝夜餵食6~8次,2周齡5~6次,3周齡4~5次。開食後可自由飲用水質好、水溫20~25℃的飲水。育雛期所用長型料槽、水槽的數目和長短,依據飼養數而定,原則上保證每隻雞擁有的長度為料槽2.5釐米、水槽0.6釐米。

  10.觀察雞群

  育雛期間應經常進入雞舍,觀察雞群的精神、飲食、糞便等狀況,發現異常應及時查明原因,確認病情,及時隔離、治療或淘汰,視具體情況可對雞群有針對性地投藥預防。

  11.雛雞斷翅

  為防止喙癖、降低飛行能力,可在10日齡內斷喙和切去左或右側翅膀最後一個關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