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放養雞的飼養管理要點有哪些

  野外放養地方雞從而生產出優質雞肉已成一種趨勢,不過大家熟悉的是家庭小群飼養模式,如何大規模飼養從而獲得經濟效益沒有統一標準。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講講野外放養雞的飼養管理要點。

  野外放養雞的飼養管理要點:品種選擇

  適合野外放養的雞種要野性足,象地方小草雞***小柴雞***這些一直是放養的品種,體型不大,靈巧,覓食力強,日攝食量不大,就非常適合野外放養,如果在食源豐富的季節和場地,只需補喂很少的飼料,就能滿足雞隻正常生長的需要。

  野外放養雞的飼養管理要點:放養密度

  放養密度以每畝200只內為宜,這樣雞有充分的活動空間,足夠的覓食範圍,減少雞的相互叮啄。

  野外放養雞的飼養管理要點:糞便處理

  糞便處理,經常清掃仔雞棲息舍內的糞便及墊草,並定點堆積發酵,以殺死蟲卵。加強飼養管理,保持雞舍乾燥、通風,定期徹底消毒;經常觀察雞群動態,做到“早發現,早治療”;防止仔雞遭受雨淋與獸害;合理調整精料的質與量,增強機體的抵抗力。

  野外放養雞的飼養管理要點:驅蟲

  放養雞群中常見的寄生蟲主要是雞賴利絛蟲病和仔雞蛔蟲,雞在放養之前一個月,進行第一次驅蟲;放養之後15~20天進行第二次驅蟲;以後每隔1~2個月驅蟲一次,直到8月齡上市銷售。

  野外放養雞的飼養管理要點:常見疾病

  1.雞賴利絛蟲病

  ***1***感染特點

  在外界環境中,賴利絛蟲的蟲卵經中間宿主家蠅、螞蟻、甲蟲等的體內發育成六鉤蚴和似囊尾蚴,當這些昆蟲被雞吞食後,在雞小腸內被消化而逸出蚴蟲,經2~3周發育成絛蟲並長期寄生於雞小腸內。

  ***2***症狀及危害

  仔雞感染後表現為長期下痢,食慾減退,消瘦,冠蒼白,羽毛蓬亂,兩翅下垂,發育受阻,甚至引起大批死亡。

  2.仔雞蛔蟲病

  ***1***感染特點

  帶蟲成雞是主要的感染源,其排出的蟲卵在蚯蚓體內可長期保持生命力和感染力。雞攝入含有蟲卵的飼料、飲水和蚯蚓後,幼蟲即在腸道內逸出、寄生並感染。

  ***2***症狀及危害

  貧血、下痢,糞便帶血,發育停止,迅速消瘦,重者死亡。

  野外放養雞的飼養管理要點:出籠時間

  地方小草雞經過5個月的生長,體型已基本長成,但需3-4個月延長飼養,以利於脂肪的沉積,風味更好,因此8月齡出籠比較適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