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什麼鳥能用來訓練

  鳥是兩足、恆溫、卵生的脊椎動物,身披羽毛,前肢演化成翼,有喙無齒。其實很多鳥都能用來訓練。現在就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能用來訓練的鳥吧。

  能用來訓練的鳥

  可以在手中玩的鳥其實很多,大至鷹,小至黃雀、麻雀都可以玩,現在人們常玩的有:臘嘴、飛花、麻雀、黃雀、金翅、白頭甕、鸚鵡、繞子等,其中以臘嘴為多,可訓其打彈子,就是向空中扔二個石彈,它會幫你接回來,還有就是白頭甕,在架子上訓練,非常有趣,麻雀也在架子上養,只是麻雀最好從沒毛就拿來餵養,否則很難養成。

  生鳥入籠靜養一段時間之後,便可以進行初步馴練,初馴主要是先馴伏鳥的野性,使鳥初步伏籠,要真正達到不怕人和物自然鳴唱,這需要一個很慢長的過程。鳥養熟了自然就會起性,性足則能鳴善鬥,如不強化馴養,很久也不會熟,也不會唱得好或打的好,所以生鳥初馴是為重要。

  1、生鳥買回後先不要急於遛,讓鳥先熟悉下籠子及周圍環境,可將其放在有人常常走動的地方之地上,使鳥習慣聽到人的講話聲與其它聲音,增加鳥的膽量,使鳥的情緒安穩下了。經過5~7天,多數的鳥會安靜取食和飲水,如果急於去遛,使鳥總是處於不熟悉的環境,反而使得鳥兒開口慢,甚至會延長伏籠期。

  2、馴鳥時,讓它處於半飢餓狀態,早上不加食,餓到大約九點左右開始,用鐵絲串蟲或用竹棍夾蟲,籠衣開一條縫,慢慢接近籠口,不吃就拿開,半小時後重複,期間可喂點食,把食撒地上就行,一直重複,一般它會吃的,後再用手遞蟲,接近傍晚時要讓鳥吃飽,晚上讓它休息好。

  3、半飢餓狀態下動物的自然求生本能就會表現出來,而求食鎮定,使鳥兒求食聽話,獎勵食物條件反射是馴鳥的最佳方法,馴起來自然可收事半功倍之效。馴鳥又以密集式馴法尤佳,效果非常明顯。再就是要控制好鳥的飲食,在保證鳥兒健康的前提之下,適當控制其食物,注意鳥的狀況,獎勵食物又以鳥兒喜食之物更具效果。

  二遛鳥

  一些已經初步馴服的鳥,在見著生人或變換不同環境時,常會突然發野,驚悸亂撞籠。而常溜鳥可以消除鳥兒突野,常遛鳥可增加鳥的穩定性。遛鳥可以利用早晨、黃昏之時,拿著鳥籠到外面走走,到鳥場野外公園林地,將鳥籠掛在樹上,讓鳥兒鳴唱競唱,越溜就會越有性,使鳥兒大唱不止,也可以增加鳥兒的膽量,更能和野鳥競鳴,也可以使鳥習慣環境變換,起到穩定鳥性的作用。遛鳥時鳥籠可隨著行走時兩臂自然擺動,有規律性的自然擺動可以使鳥兒穩定,可增加鳥兒的平衡力、雙腳肌力。遛鳥行走的時候,應放下籠衣,避免鳥受突來之景物所驚嚇,突然發野撞籠或仰頂。

  三掛鳴

  到遛鳥場後,可將鳥籠掛置樹上,一則使鳥兒習慣變換新環境,二來在鳥類眾多的地方,可以使鳥兒學習領略善鳴鳥的鳴聲,時間久了之後,鳥自然就會學會善鳴鳥的鳴音,唱出悅耳的曲子。值得注意地是,剛開始掛鳴要離善鳴的老鳥遠些,鳥要低掛,由閉籠到開半罩至開全罩。

  寵物鳥的繁殖的困難

  1、繁殖期方面。自然界中的鳥類繁殖與鳥原產地的生態環境、遷徙習性等因素有關。因為南北兩半球季節相反,鳥類會固守它故鄉的繁殖期,南半球寒帶、溫帶和亞熱帶地區的繁殖鳥在我國飼養,繁殖期大多在秋冬季節。北半球寒帶、溫帶、亞熱帶地區的留鳥和夏候鳥,一般繁殖期在春季和夏初;赤道附近熱帶地區的鳥,往往無固定繁殖期。例如,原產於澳洲的金山珍珠、黑喉草雀、虎皮鸚鵡、牡丹鸚鵡、芙蓉鳥等種類,在北半球的秋季才‘進入繁範嗽期.雖然北半球在l

  月份以後氣溫逐漸降低.但由於遺傳的本能,仍使它佑“不合時宜”地進人繁殖季節因此,這類鳥的繁殖關暇是要控制好環境的溫度原產熱帶地區的鳥往往無固定的繁殖季節,如五彩文鳥,一年四季均可繁殖。

  對於大多數容易繁殖的鳥類,只要氣溫達到15℃日上時都可能有發情現象,但應避免在鳥的換羽期、或炎熱的盛夏、寒冷的冬天進行配對繁殖,以儲存鳥的體力。

  2、巢箱方面。自然界中鳥類的繁殖需要經歷一個佔區、築巢、孵卵、育雛等一系列複雜的過程,這種行為是—種本能。許多鳥有嚴格的巢區,即領域性,如畫眉,秋冬結對,到繁殖期,一對鳥佔據一個山頭,越界必鬥;八哥等也是各佔一塊地盤,因而這類鳥只能成對單籠飼養繁殖;文鳥科的各種文鳥、織布鳥、梅花雀和鸚鵡科的中小型種類卻喜歡共同在一棵大樹上營巢,甚至有的種會共建“社會巢”。

  一些長期家養的籠鳥營巢本能已經退化,所以許多籠鳥見到人工巢後即放棄自己築巢的努力。在這種情況下,人工巢在籠鳥繁殖中就顯得尤為重要。但是不同種類的鳥對巢的要求是不同的,有的用暗巢,有的用明巢必須注意巢皿與巢壺不可混用,如果分不清巢皿和巢壺的用途,將兩者混用,將會因不適應鳥類的產卵習慣而影響產卵。

  不同的鳥類所築的巢是不同的,如同時將一個壺形巢和一個碗狀巢提供給芙蓉鳥時,芙蓉鳥會選擇有碗形巢。當缺乏碗狀巢時,芙蓉鳥寧可將卵產在地上也不接受壺狀巢。

  禾雀繁殖時也有用超大型巢壺的,但以巢箱的效果為好匣常用巢壺繁殖的鳥,如果給它換 上巢箱,產卵的時間會晚一些。而文鳥類用的是木板巢箱,長、寬、高都為15cm巢箱的一側有一3cm高的隔板,隔板的上部是鳥。當我們將巢材放進去後,便成為一個相當於巢壺的巢箱。鳥兒習慣了以後,就很喜歡在裡面產卵孵雛,比巢壺還要好。

  還有些鳥對人工設定的巢非要“親自改造”一番不可,否則拒絕採用二對於這些鳥除設定人工巢外,還應提供些巢材供親鳥使用。

  3、選種方面。籠鳥有一定的繁殖年齡,因此選繁殖用種鳥時一定要判別出鳥齡。用於繁殖的親鳥要選擇性成熟的健壯鳥,幼鳥和老年鳥均不會繁殖,應選青年鳥作為鳥種。不要把年老、病弱的鳥及已經是無繁殖能力的淘汰鳥,或年齡相差太大的鳥進行選種。淘汰的鳥雖可再養幾年,但只能作觀賞用。

  個別鳥由於配偶之間年齡差別過大及身體有缺陷,生殖功能發育不良或因生殖系統患有疾病,因而無生育能力,自然就不會繁殖了。

  4、配對方面。配對,一般按一雌一雄進行配對,也有按一雄多雌進行配對的。正確的配對方式和時機是至關重要的,容易繁殖的鳥只要一雌一雄關在一起就能進行繁殖。

  繁育還需要一個熟悉一一追逐 ― 認同— ―配對的過程。有些鳥種對人為的“拉郎配”十分“反感”,需要經過“自由戀愛”才能進行繁殖。所以選配親鳥時要注意觀察,將那些經常在一起有親暱行為的親鳥進行配對。

  如果家裡養的鳥較多,可採用群養單配法.即從群養的鳥中將有配對跡象的鳥成對放在繁殖籠內飼養。採用一隻有過繁殖經驗的親鳥與一隻新鳥配對,可以很快進人繁殖狀態,通常選擇己有繁殖經驗的雄鳥和一隻新的雌鳥進行配對對於某些難於交配成功的鳥類,可先將雌雄親鳥分開飼養,待它們進人發情旺盛期後再將雌鳥放人雄鳥籠內,這時雄鳥可利用已經熟悉環境的優勢來征服雌鳥,使交配很快成功,從而提高繁殖效率。

  野生鳥類無精卵較少,這是由於在自然界中,雌雄的生殖器都是同時成熟的,並且容易找到配偶。

  沒有受精的卵就是“白蛋”,產生“白蛋”的原因主要有:一是配對親鳥誤配成“一邊順”,或都雌或都雄。都是雌鳥不交尾也能產卵,但產下的卵都是無精卵。二是配對的雌鳥雖能產卵,但雄鳥沒有性成熟,年齡差別過大。王是雄鳥是殘鳥,腳趾有殘缺,使得交配不成功,這可能是遺傳所造成。四是發情餌和給餌方式有問題,外界環境的不適,如噪音、驚嚇、空氣不流通、悶熱,交尾時有騷擾等,即使交尾也不一定都是受精卵。

  經過馴練的籠鳥進人繁殖期後要停止馴練,並在繁殖籠內關養一段時間,否則會影響其繁殖本能,如產下無精卵或不能安心孵化等。

  對大多數鳥來說,應避免近親繁殖;對於家養籠鳥來說,要避免同一窩鳥內部或親代與子代之間進行配對。

  5、飼料方面。在繁殖期應注意飼料中的蛋白質成分,同時配以適量的維生素與微量的性激素。種鳥需及時補充營養,尤其是蛋白質營養,如果飼養簡單而不注意多樣性,即使產卵也會因營養不全而難以成活。

  合理搭配籠鳥的飼料有催情作用,飼料中某些成分的缺乏,如維生素 E,微量元素硒、鋅等會影響繁殖功能;鈣的缺乏會影響產卵。

  平時要喂些潔淨的油菜、生菜或小白菜,切不可喂扁豆和茄子。此外,飼養鳥由於莊籠內活動減少、營養過剩,會導致鳥肥胖而影響性慾與產卵。

  6、環境方面。有些鳥儘管發情表現良好,雌雄鳥之間十分親密,但這並不能表明雌雄之間能正常交尾,也就是說,雌烏開小一足能生嚴堂精卵,往往會因環境不適宜而失敗。這說明鳥在繁殖期對環境條件要求嚴格,鳥在不熟悉、不習慣的環境裡是不會交尾的。因此,在鳥的發情期、產卵期要讓小鳥生活在舒適而習慣的環境裡,才會有交尾行為,雌鳥才會生產出受精卵。

  籠鳥的飼養環境過於嘈雜,經常移動繁殖籠的位置,或將繁殖籠吊起經常晃動等均可導致籠鳥不會繁殖。因此,在鳥的繁殖時期,要設法使環境安靜,不要輕易移動繁殖籠的位置。

  此外,環境溫度、溼度和光照都有可能影響籠鳥的繁殖,需要注意控制調節。要想繁殖某種籠鳥,必須知道它在自然界的繁殖特點。鳥卵的孵化溫度,因種而異,根據37 種鳥的孵化溫度統計,平均溫度為34 ℃。如果低於或高於該種鳥的孵化溫度,胚胎髮育會不正常,或孵不出,胚胎會因過冷或過熱而致死。一般卵溫低於27℃,胚胎髮育就會停止,胚胎生理學上稱為發育零度。因此,人工孵化時要注意每種鳥卵的溫度要求。

  寵物鳥飼養的方法

  一般畫眉鳥鳴叫沒問題;把籠放在地上,它會啄小草、樹葉等,貪玩心較重。雛子的調教 幼雛取得後,可放在柔軟的棉布或碎紙條裡讓它居住,雛鳥吱吱鳴叫時,用細竹片,尖端磨成橢圓型,挑起飼料漿,就其口邊撥動食,約二、三十分鐘一次,且須注意它的排便情況,酌情增減時間,每次餵食時,清除其排便,直到其羽漸豐,且能自行啄食為止。 這時候就鍛鍊它出籠、進籠直至整個夏天。能飛後就教它洗澡,先用一個茶盤盛水,上面捆綁一根木棍,用蟲引它過來,先用手給它身上灑點水。 不用多久,它就自已跳入水中,又是抖翅、又是把頭鑽入水中,然後便是理毛,這一項不用教。 畫眉鳥的飼養 ,飼料和喂法 平時餵雞蛋小米或雞蛋大米,雞蛋的比例應稍大***每斤米用4個雞蛋***,經常喂些麵粉蟲、皮蟲、蝗蟲、蚱蜢或鮮的牛羊肉沫、水果等。麵粉蟲、蝗蟲等活的動物飼料宜人手拿著喂,每天10條即可。牛羊肉放食抹內,水果切成適口塊放食抹中,或者是大塊任其自啄。 常備料用雞用混合粉料搓熟雞蛋,還有的用玉米麵、花生米粉、熟雞蛋在常備飼料中宜摻些乾淨砂粒,以助消化,還有的人主張用鮮的淡水蝦喂畫眉,但從其野外食性看,不太適宜。

  選養什麼鳥要根據養鳥者自己的興趣、情況及愛好來決定。信鴿的種類很多,有善於鳴唱的,有會學人語的,有通過馴教能表演小節目的,還有些鷹科、鸕鶿科的鳥調教後能狩獵。在所有的鳥類中,有些鳥較容易飼養,而有些鳥就比較難養。如何選購一隻健康的鳥? 一隻健康的鳥兒整體看起來是具有乾淨的身體以及亮麗的羽毛,而且精神飽滿。讓我們從頭到腳一一檢視您的愛鳥,它的喙應該是發育正常,不會太長或過短,眼睛要光亮有神,鼻孔及耳朵應乾淨且無分泌物,將翅膀攤開,觀察它的羽毛是否生長正常,它的腳脛是否清潔且無鱗片狀的面板***若有則表示是一隻老鳥***,腳趾生長正常否,是否有缺損或過長。在來,我們觀察它的一些生理狀況。它的肛門附近是否有汙物,它的排洩物是否正常,唿吸是否正常,食慾良好否,活力是否正常。 總之,一隻健康的鳥看起來是美麗的,有活力的。而且,您在選購鳥兒前,最好能事先對他們多瞭解一些,這樣一來,您在飼養時就較能得心應手了。

  以下介紹飼養寵物鳥的器具:1.鳥籠 鳥籠根據用途不同,可分為觀賞籠、繁殖籠、運輸籠、鳥櫥等。大量養殖時可用鳥舍飼養,這裡對鳥舍不作介紹。 ***1***觀賞籠:有圓形、六角形、方形。大都是竹子製成,周圍用竹絲穿成,竹絲間隔一釐米,裡面裝棲槓一、兩根;食罐水罐各一個。籠高約33釐米,直經20釐米。頂部裝有掛鉤,掛鉤可用銅、不鏽鋼製作。籠底封閉,可拆下打掃衛生。一般只養一隻雄鳥。 ***2***繁殖籠:長方型。竹製。長36釐米,寬27釐米,高30釐米。設有2-3個門。上層一端裝巢架,可放置鳥窩,供愛鳥產卵、孵化、育雛。籠內其他設施同觀賞籠。可以飼養愛鳥一對. ***3***鳥櫥:這是一種養殖戶專用繁殖器具。優點是養殖數量多,結構緊湊,佔空間小,不需搬動,飼餵和清掃方便等。用木材和叄合板製成。鳥櫥總高180釐米,腿高10釐米,寬96釐米,厚度為30釐米。中間用木板豎向隔成同樣兩邊,每邊再用木板橫向隔成五層,共十格。加蓋背板,正面空著。每一格裝五釐米高抽屜一個,抽屜的寬、深與每格里面寬、深相同。抽屜上裝竹絲製成的擋片一個,與正面外口平齊,竹絲間隔一釐米,擋片上留一個可以上下開關的小門。擋片與抽屜之間要留有縫隙,便於抽屜拉出清掃。每格里邊上面裝巢架、鳥窩各一個,再裝棲槓兩根,食罐、水罐各一個。為了美觀,還可以把裡面漆上白漆,外面漆上清漆。這時,一個美觀實用的鳥櫥就做成了。一個鳥櫥可以飼養十對愛鳥,多做幾個鳥櫥,再配上幾十對種鳥,您也可以成為養殖大戶了。一年的收益可觀喲. ***4***運輸籠:也有稱扁籠、草扁、拍子。用於轉運愛鳥,竹製。有大小之分。小籠:有正方形,長方型。只能裝幾隻鳥。大籠:都是長方形,可以裝幾十只鳥。運輸籠的特點是很矮,約8-12釐米,愛鳥可在裡面走動,但無法飛起來,這樣可有效地避免愛鳥在運輸途中受驚嚇而撞籠,減少傷亡.

  2.食罐 食罐也稱食缸、食杯,大都用圓型,只是大小、深淺不同。用來盛食料的器具。按質地可以分為瓷罐、塑料灌。 一般觀賞籠用精製的瓷罐,繁殖籠用塑料罐。大型鳥籠或鳥舍用大盆、大盤、食槽等較大的器具。從作用來分,有如下型別: ***1***粒料罐:罐的口和底比腹部略小,適用於盛放粟、小米、稗子、菜籽、蘇子等粒狀飼料。 ***2***蛋米罐:用來裝蛋小米。因蛋小米營養好且成本高,為減少精飼料的浪費,蛋米罐應選用口小腹部較大的容器,儘量防止愛鳥將蛋小米撥到罐外,常用的有腰鼓形和縮口型的食罐。 ***3***粉料罐:是飼餵乾粉狀飼料的食罐。罐壁垂直且淺,便於愛鳥啄食和清洗. ***4***溼料灌:溼料,是指將多種粉狀飼料混合後,加水調和而成的飼料。用與飼餵雛鳥、幼鳥或換羽期的鳥。溼料罐相似於粉料罐,但更淺一些. ***5***菜罐:菜罐是愛鳥採食青菜的用具。為防止青菜乾枯,菜罐內裝滿水。菜罐的口與底一樣大,比粉料罐要深的多,用於盛裝青綠菜類。但也有不少飼養者將青菜插入籠絲之間或直接投入籠中任鳥自由取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