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閱讀練習題:最後的黃豆

  一份黃豆,代表的是一種情感。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語文閱讀練習《最後的黃豆》以供大家學習。
 

  《最後的黃豆》閱讀原文:

  爺爺是染布的。他愛吃黃豆出了名。

  在鎮子西頭,爺爺十七歲那年刷刷地架起了好幾口大染鍋。這吃飯的手藝是“偷”來的。爺爺從小喜歡跑進大染坊找老闆的兒子鬥蛐蛐。有時老闆的兒子跟私塾先生唸書,爺爺便蹲在一旁,直愣愣地盯著熱氣騰騰的大染鍋。爺爺蹲著看染布時,就從兜裡摸出幾粒炒熟的黃豆塞到嘴裡嚼,這樣一蹲就是一兩個時辰。“呆瓜!”染布師傅往往這麼笑話爺爺。當爺爺染出第一鍋布時,大家才知道爺爺並不呆。

  那年,家裡遭了大災,爺爺架起幾口大鍋開始染布。開業那天,鎮子裡所有人都聽到爺爺一邊敲鑼一邊喊話,開張頭半個月染布不收錢,染壞了一賠二。爺爺沒錢請幫工,自己把麻繩往肚子上一勒,一把黃豆往嘴巴里一塞,一邊香甜地嚼著,一邊攪動大染鍋。當爺爺嚼完三四把黃豆時,青布便染成了。青色襯著爺爺額頭的汗珠,沉穩得像傍晚襲來的夜幕。

  後來,那家大染坊被爺爺擠垮了。沒過半月,爺爺快樂地嚼著黃豆把那幾口鍋搬進了大染坊。於是,鎮子裡又有了大染坊。那名聲像染布匠拿攪鍋棍敲鍋一樣,咣咣噹當響得很。在嚼著一把又一把黃豆時,爺爺兜裡也開始響著咣咣噹當的銀元聲。

  有了錢,除了每天有滋有味地多嚼幾把黃豆,還娶了奶奶。迎親那天,爺爺喝了好多酒,醉了,進洞房時還絆了一腳,兜裡的黃豆全撒在地上,他撿了好一陣子。奶奶什麼反應,到現在我也不知道。後來跟我講這事時,爺爺還嘆氣,這一絆,不是什麼好兆頭,要不,後半輩子也不會活得這樣磕磕絆絆。說這事時,爺爺喘著粗氣,我幫著捶了半天背,他還是喘得滿臉豬肝紫。

  其實,爺爺在生父親的氣。

  閒時,爺爺經常是一邊慢慢地嚼著黃豆一邊跟我聊天,像在咀嚼他的一生。他說,父親是一個“倒錢筒”。父親是爺爺的獨苗,奶奶寵著他,慣著他。聽爺爺說,父親才十歲,就開始進大煙館。沒錢,就賒賬。煙館老闆拿著賒賬本來討錢時,爺爺才明白是怎麼一回事。

  父親就像一棵荒野的樹那樣瘋長。

  我十歲那年,三天三夜,父親跟人賭輸了。大染坊被抵了***。那一天爺爺沒有嚼他的黃豆,唉聲嘆氣,一臉烏雲。

  搬出大染坊時,爺爺習慣性地掏出黃豆,遲疑了一下,爺爺這回沒有把黃豆塞進嘴巴,而是把黃豆一路撒在地上。

  沒幾年,爺爺病得不行了。父親依然整天不著家,爺爺的安危只是他耳邊刮過的一陣微風。

  臨終前的那個晚上,爺爺示意我到他跟前。他手中攥著一個小布袋,開啟來,是些黃豆。昏暗的燈光下,豆子炒得金燦燦的。爺爺說,這輩子只剩下這點黃豆了。他的聲音很輕,連他旁邊油燈的火苗都沒有動一下。他顫巍巍地拈出一顆豆子,習慣性地放***中,又想嚼它。不知是黃豆太硬還是爺爺老了,牙口不行,他沒嚼動,又把豆子放入袋中。

  他嘆嘆氣,說這輩子就愛這黃豆,人走了帶上它,也算來這世上留個念想。他慈愛地對我說,如果你長大了真活不下去,可以再到爺爺這裡來拿這黃豆吃。不過,你要是爭氣,最好就別來擾我了。他語氣中滿是沮喪。

  我愣愣的,不太明白,點了點頭。

  第二天早晨,爺爺走了,手裡緊緊攥著那小袋嚼不動的黃豆。鄰居幫忙葬了爺爺後,父親才回來。沒人怪他,他在鄰里眼中只是一個能夠看得見的影子。

  父親長號著,聲音淒厲,如同塌了脊樑。大家都知道他為什麼哭。整整兩天兩夜,他僱了好幾個人把小院子掏了一遍又一遍,最後連瓦背也全掀掉了,還是沒有找到傳說中爺爺那幾坨金子。他瘋了。

  後來,一個金匠跟我說爺爺確實有幾坨金子。不過,爺爺臨終前偷偷讓他把它們打成了一顆顆金珠子。

  我驀然明白,爺爺那小袋黃豆是什麼了。爺爺給我留了一筆活命錢。

  有人曾問我,金子最終找到了嗎?

  當然沒有。爺爺的墳頭早被我平了。當時還有人說,我跟我那瘋了死掉的父親一樣,也是忤逆不孝。

  現在我有了自己的企業,人們稱我是什麼“著名企業家”。不久前,一次慈善大會上,我說了,死後捐出全部財產。我那個兒子和老婆都不跟我說話了。

  為什麼這麼做?有記者問我。我一時語塞,眼前浮現出爺爺那小袋最後的黃豆。

  ***改自王瓊華《最後一碗黃豆》***

 

  《最後的黃豆》閱讀題目:

  ***1***下列對小說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5分****** ****** ***

  A.“我”平掉爺爺的墳頭,是既不想讓任何人打擾爺爺死後的安寧,又表明了不依賴祖輩財富、自己創業的決絕。

  B.文中說“父親就像一棵荒野的樹那樣瘋長”,一是形容他處於青少年時期,身體長得快;二是形容他備受溺愛,放縱無拘。

  C.本文語言平實,情感飽滿,情節跌宕起伏,人物性格各具特點,敘事手法新穎,主題有教益。

  D.老闆的兒子跟私塾先生唸書時,爺爺蹲在一旁看人染布,這暗示著爺爺對讀書的渴望和對財富的羨慕。

  E.本文運用動作、語言、細節和對比等藝術手法,生動凸顯人物個性;人物行為也具有深厚寓意。

  ***2***小說中“爺爺這回沒有把黃豆塞進嘴巴,而是把黃豆一路撒在地上”,這一行為反映了爺爺什麼樣的心態?請簡要分析。***6分***

  ***3***小說多次寫到爺爺嚼黃豆,這在全文中有何作用?請簡要概括。***6分***

  ***4***小說以“最後的黃豆”為標題,寓意何在?這對現實人生有許多啟示,談談你感受最深的一點。***8分***



        《最後的黃豆》閱讀答案:

  ***1*** 答E給3分,答A給2分,答B給1分,答C、D不給分。

  B項,那句話主要說明“父親”的惡習肆意形成背離了“爺爺”的願望;C項,“情節跌宕起伏”錯誤,本文情節發展自然,水到渠成;D項,“這暗示著爺爺對讀書的渴望和對財富的羨慕”錯誤,主要是“爺爺”要偷學染布手藝。

  ***2***心態:反映出“爺爺”在產業被抵債之後內心的痛苦、失落和氣憤。分析:①“沒有把黃豆塞進嘴巴”是因為內心痛苦,沒興趣嚼黃豆了;②“把黃豆一路撒在地上”寓意其守成的失敗,也表達了對兒子敗家的氣憤。***答出心態給2分,每點分析2分。意思答對即可***

  ***3***①生動揭示“爺爺”心理,反映“爺爺”專注、執著和頑強的性格特徵;②是貫穿全文的線索,將“爺爺”創業、守成過程中的各環節緊密聯絡起來;③為情節發展做鋪墊,使故事情節更豐富、更合理。***每答出一點給2分。意思答對即可***

  ***4***寓意:一是“爺爺”通過一生奮鬥留給“我”的物質遺產,是現實世界中的財富;二是“爺爺”留給“我”的人生教訓,啟發“我”對物質有清醒認識,是精神財富。

  啟示一:就人生追求而言,單純的物質追求並不會讓人幸福,相反可能帶來生活中的不幸。

  啟示二:就親緣情感而言,真正的愛不是溺愛,而要幫助下一代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啟示三:就傳承而言,精神財富的傳承比物質財富更為重要,精神的力量才能真正改變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