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資漲幅最高

  研究報告顯示,2016年,中國員工的工資將平均增長8%,增幅位列全球第一。資料顯示,去年秋季,全國32個主要城市平均月薪是6700元,比夏季增長380元。其中北京以8894元穩居榜首,上海、深圳、杭州緊隨其後。今天小編要與大家分享的是:相關訊息。具體內容如下,歡迎閱讀!
 

   秋季比夏季增長380元北京以8894元穩居榜首

  研究報告顯示,2016年全世界都要漲工資。其中,中國員工的工資將平均增長8%,增幅位列全球第一。資料顯示,去年秋季,全國32個主要城市平均月薪是6700元,比夏季增長了380元,北京、上海等城市收入更高。訊息一出,不出意外地在網上引發圍觀和吐槽。

  網友紛紛調侃過稱:之前一直說:啥都漲就是工資不漲,想要漲工資啊,那得猴年馬月?結果2016年就是猴年,6月就是馬月,猴年馬月啊“終於等到你,還好我沒放棄~”。

  想起朋友去相親,被問到“你年薪有多少,我希望你可以誠實回答我”朋友想了想,答道:“三十萬。”女孩問:“真的嗎?沒有騙我,你是誠實的?”朋友說:嗯啊,我乘以十了”。

  中國工資漲幅全球最高 你漲工資了嗎?

  2016年中國員工“工資漲幅全球最高”說法是否可信?多數網友對公佈的工資數額為何沒有認同感?聽聽大家是怎麼想的。

  正方:相信資料不是臆造

  相信,這些資料不是媒體臆造,是有成分依據的。但又能怎麼樣?即便2016年我們平均工資將上漲8%,漲幅全球第一,2015年主要城市人均月薪達到6700元,在不斷上漲的高房價和物價面前,這些工資和漲幅似乎不值一提。

  公眾強烈吐槽“將漲工資”,其根本原因在於貨幣實際購買力的下降。很明顯,當下,工資確實要漲,要提高基數,要讓人們的工資越來越高。需要從兩個方面下功夫。一要消除不同個體和地區之間的巨大差額,解決“被平均”“拖後腿”的問題;二要控制好物價,讓工資的增長,能夠真正帶動幸福感、體面感、出彩感等的同步增長!

  反方:要讓百姓感同身受

  不知“工資漲幅全球最高”的結論何來。退一步來說,即便真實,也不能代表我們可以幸福地陶醉。“平均工資”不是平均幸福。我們已經是世界上貧富差距較大的國家之一,而且已超過了國際公認的貧富差距警戒線,所以我們不能在所謂的平均工資裡幸福,而是要解決貧富差距。此外不要忘了,還有不少工人拿到的是紙上工資,辛苦一年還拿不到工錢,一些工人為了討薪不惜用生命相逼。因此,在增長工資的時候,監管部門更應該考慮,如何讓勞動者活得更有尊嚴,讓他們拿到屬於自己的血汗錢。

  第三方:沒有“集體漲工資”之說

  正如“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許多人期待2016年工資上漲,還有一些人卻期待2016年能夠工作穩定,飯碗不丟。其實,要釐清的問題是,全體國人從來都不存在“集體漲工資”的概念。企業有大有小,有好有壞,有私營亦有國有;行業有夕陽朝陽之分;地方也分南北東西,忽然之間提出一個在哪一年要漲工資的巨集大命題來,除了能夠自欺欺人,也未必會有實際的效果。

  把每一位個體放到當下的“新常態”中。只有我們每個人都不斷調整自己的工作心態,時時準備著主動求變,而不是坐在辦公室裡等著漲工資,才可能真正收穫漲工資的願望,否則我們面臨的可能不是漲工資,而是下崗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