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選金魚苗的四個技巧

  在養殖金魚的時候你首先要進行金魚的育苗選擇,怎樣選擇好魚苗呢?關鍵在與技術和方法,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希望對你有幫助。

  

  1.當小金魚孵出15天左右,長到1.5釐米時,結合換水,進行第1次挑選。這次挑選的目的,是將單尾的金魚剔除淘汰掉。挑選時,可用白湯匙將單尾金魚舀出。

  2.當金魚孵出1個月左右,全長達到2釐米左右時,它的魚鰭已發育得十分明顯,可進行第2次挑選。把單尾、偏尾、背鰭殘缺不全的小金魚剔除,保留下來的應全部是四尾的金魚。

  3.當金魚長到2月齡時,全身各部分發育已基本定型,應開始第3次挑選,將品種特徵發育不明顯的全部淘汰掉。如絨球魚球小、不對稱的;虎頭、獅子頭品種,頭部發尖的;龍睛魚的眼不突出、不對稱的;水泡魚的水泡大小不一致的;望天魚不望天的;有背鰭的魚背鰭低矮不全的;珍珠魚鱗片不外凸的;蛋種魚背脊不平或有異物的;蝶尾魚尾巴小而不能充分展開的等等,全部都要淘汰。留下的均為體形端正、四開尾、優良性狀明顯的幼魚。對留下來的幼魚要精心餵養。

  4.當幼魚達到4月齡時,色彩已經定型,體形也發育良好,這時還可以進行第4次篩選。要淘汰單色魚中色彩不鮮豔、不純的,或者還尚未脫色的,五花魚要淘汰粗花及花色比較單一的。對體形保持不好的也應該全部淘汰。保留下來的,應該是體態好、色澤鮮豔的金魚。五花魚應是藍色底,細碎花遍及全身的個體;鵝頭紅或鶴頂紅的紅色應正置於頭部上方,全身無雜色的。待重點培養到秋末、冬初時,對性狀不穩定的金魚,如單色魚又開始脫色,鵝頭紅或是鶴頂紅身上出現了雜色,肚皮下出現了黃斑或紅斑的,則繼續進行淘汰。總之,勤挑選、勤淘汰,要下決心去掉不純正的金魚,才能保留優質的金魚。

  預防金魚長寄生蟲方法

  1、魚缸中已經可以看見成年的寄生蟲,可以嘗試用鑷子捉走,然後在金魚的傷口處塗上一些紅汞。

  2、魚缸中已經有寄生蟲,還要及時的將金魚轉移到健康的水環境中。讓寄生蟲找不到寄生的主體,一般幾天之後寄生蟲就會死亡。也可以徹底的清洗魚缸,清除寄生蟲。

  3、還可以嘗試在魚缸中按照每立方水體投放90%晶體敵百蟲0.25-0.3克的標準投放藥物,或者在10kg水中投放90%晶體敵百蟲0.5-1.0克,浴洗病魚10-15分鐘,連續用藥3-4次。

  4、還可以使用高錳酸鉀0.5克溶於50kg水中,浴洗病魚30-60分鐘,放回換過水的池***缸***中。

  當然,在飼養的過程中還要時刻監測水質的標準,定期的換水,保持水環境的乾淨。同時還要定期給金魚殺菌消毒,保證水環境安全,為金魚提供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防止感染寄生蟲。、

  金魚親魚產後護理技術

  1.首先要將親魚飼養池的水晾晒好,保證水質良好,水溫同產卵池水溫一致;

  2.將產後的親魚撈出,若雌魚腹部仍很軟,能擠出卵子,就要將魚卵輕輕擠乾淨,之後將親魚放入3%的鹽水浸泡一段時間。製鹽水所用的水,應是由飼養池和產卵池各取1/2。浸泡完畢後,將親魚撈入飼養池;

  3.在飼養池的親魚,要堅持每天喂1次,每次都要喂活魚蟲。投喂量掌握在讓金魚吃半飽就行,千萬不要有餘食存在。15天后再恢復正常餵食;

  4.對於產卵少或年齡較大的親魚,要考慮淘汰掉。一般不宜再留作親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