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肉型豬的飼養管理方法

  養瘦肉型豬最好用全價配合飼料。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仔豬階段飼養要抓“四食”過“四關”:即抓乳食過好初生關,抓護理過好下痢關,抓開食過好補料關,抓旺食過好斷奶關。在飼養方式上,應採用“前放後限”的“促、控”方法,即60千克前放開飼餵,讓其能吃多少喂多少;60千克後則限制飼餵,一般以限10%-15%較適宜。人為控制營養水平和採食量,以利瘦肉的生長積累。

  據試驗:豬生長前期脂肪沉積平均每天增長速度為29克-120克,而60千克以後高達120克-378克。因此,前期應讓豬吃飽***不限量***充分發育骨、脂、肉;後期適當控制喂量***吃到八成***可減少脂肪沉積。瘦肉型豬要喂乾料或溼拌料。試驗證明:乾料或溼拌料比湯料容易被豬消化吸收轉化,一方面是生理要求,另一方面也便於飼餵;溼拌料,料與水的比例大約為1∶1.25-1.50,以手握指縫不滴水為宜。

  日喂次數:小豬階段50千克前4次;中大豬階段50千克後3次,飲水不限。做好疫病防治,建立規範完善的防疫和免疫程式,切實做好春秋兩季定期防疫和不定期的防疫、驅蟲、環衛及消毒工作,以提高瘦肉型豬的出欄效率。

  瘦肉型豬的飼養管理技術要點

  一.要飼餵配合飼料:要根據豬在不同生長髮育和生產階段的營養需要,進行合理的配合和供給日糧。在配合飼料時,能量、蛋白、維生素、礦物質等飼料要合理搭配,營養全面充足,特別是要控制日糧粗纖維的含量,日糧的適口性要好,易消化,使豬吃得下,吃得飽,不浪費。

  二.飼料要生喂:飼料生喂可大大降低因蒸煮而造成的營養物質損失,同時節省了大量的燃料和人工費。除豆類,塊根類和可能有汙染或有毒的飼料外,一般的飼料都宜生喂。

  三.注意驅蟲:在飼餵過程中由於生喂易患寄生蟲病,所以要定期驅蟲。一般仔豬斷乳上圈前驅蟲一次,上圈育肥兩個月再驅一次,種豬每年驅蟲兩次。

  五.飼餵過程中要做到“四定”“三看”。

  1、定時:每天固定飼餵時間和次數,不要輕易變動,一般為早、中、晚三頓為宜。

  2、定量:一般以喂後槽內不剩食也不舔槽,豬安靜得休息為豬吃飽了的量。

  3、定質:飼料的品質和配合比例不宜變化太大,避免暴食或食量下降,以免影響健康和增重。

  4、定溫:不喂冰凍飼料,不餵過燙的飼料。防止飼料溫度過低影響豬的生長,冬季應適量加入溫水再喂。

  5、一看豬的採食;二看豬的糞便;三看豬的精神狀況,關注豬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