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是怎麼治療有效果

  肩周炎是隨著肩關節的老化,關節周圍的韌帶或肌肉、腱等發生異常,引起輕度發炎所致的症狀。那麼肩周炎是怎麼治療?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治療肩周炎的方法,希望對你有用!

  肩周炎是怎麼治療

  1、光療:醫院裡常用二氧化碳鐳射、氦-氖鐳射及氮分子鐳射治療;在家庭,可用紅外線燈或白熾燈照射肩部不適處。照射距離可依據光的強度調節,一般的距離為30-60釐米,以病人有舒適的熱感為度;照射時間通常以15-30分鐘為宜。

  2、水療:較長時間進行溫水浸浴,可使肌張力減低,疼痛痙攣減輕;水的靜壓作用可改善血液、淋巴液的迴流;浮力作用則更適於有運動功能障礙的鍛鍊。浸浴的同時,可緩慢地進行肩臂外展、內收、內旋等功能活動。水療溫度宜37-42℃之間。每次浸浴20-30分鐘,每日浸浴1次,10次為1個療程。若在水中加進中藥藥液。效果自然更好。藥物可用荊芥、防風、透骨草、赤芍、當歸、威靈仙等祛風散寒,活血止痛藥。具體操作是:取藥物水煎,再將煎液加進熱水中,就可浸浴了。也是每日浸浴1次,10次為1個療程。

  患上肩周炎的原因

  1、肩關節的急性創傷

  急性創傷的形式較多,如肩部挫傷、肱骨外科頸骨折及肩關節脫位等。由於區域性出現炎性滲出、疼痛和肌肉痙攣,可導致肩關節囊和周圍軟組織出現粘連,而發生肩關節的凍結,出現肩周炎。

  2、肩關節周圍軟組織勞損或退變

  肩部長時間保持某一姿勢而固定不動,長期低頭工作和肩部負荷過重等均可引起肩關節周圍軟組織的慢性老損或退變。勞損或退變可引起岡上肌腱炎、肱二頭肌腱炎、肩峰下滑囊炎和關節囊炎等疾病,從而引起肩關節周圍軟組織的慢性炎症和粘連。

  3、肩部活動減少或上肢固定過久

  肩部活動減少可造成區域性血液迴圈不良、淋巴迴流受阻、炎性滲出淤積、日久纖維素沉著,從而導致關節囊萎縮和周圍軟組織粘連;肩關節脫位、上肢骨折和手術後外固定等時間較長,或在固定期間不注意肩功能鍛鍊,這些因素均可導致肩周炎的發生。

  肩周炎的症狀

  1、肩部疼痛

  起初肩部呈陣發性疼痛,多數為慢性發作,以後疼痛逐漸加劇或鈍痛,或刀割樣痛,且呈持續性,氣候變化或勞累後常使疼痛加重,疼痛可向頸項及上肢***特別是肘部***擴散,當肩部偶然受到碰撞或牽拉時,常可引起撕裂樣劇痛,肩痛晝輕夜重為本病一大特點,若因受寒而致痛者,則對氣候變化特別敏感。

  2、怕冷

  患者肩怕冷,不少患者終年用棉墊包肩,即使在暑天,肩部也不敢吹風。

  2、壓痛

  多數患者在肩關節周圍可觸到明顯的壓痛點,壓痛點多在肱二頭肌長頭肌腱溝處、肩峰下滑囊、喙突、岡上肌附著點等處。

  4、肌肉痙攣與萎縮

  三角肌、岡上肌等肩周圍肌肉早期可出現痙攣,晚期可發生廢用性肌萎縮,出現肩峰突起,上舉不便,後伸不能等典型症狀,此時疼痛症狀反而減輕。

  預防肩周炎的方法

  1、應保持正確的做臥站姿勢。如:站立時要挺拔胸背、沉降肩臂,下頜內收,後方觀看,軀幹左右對稱;坐著時要挺拔胸背,下頜內收。椅背7°~10°後傾,膝關節的位置比股關節水平稍高一些,覺得舒適自然;臥姿:高低適中的枕頭,符合頸部的生理曲線,通常仰臥、側臥等各個狀態均可,但俯臥姿勢儘量避免。

  2、避免長時間的伏案工作。伏案工作者常低首聳肩,長時間這一姿勢將使頸部及肩部肌肉的負擔增大,導致肩周肌肉群的勞損。近來,隨著電腦的普及和網路的發達,越來越多的人坐在螢幕前敲打鍵盤,使腕源性肩周炎的發生大大增加。這類人首先應選擇高矮適中的椅子和電腦檯,另外在工作30~45分鐘後,最好起立作5~15分鐘的康復運動,舒展腰肢,舒鬆肩關節。

  3、洗澡不宜用過涼的浴水。洗澡水溫熱是最重要的,在溫熱的浴水中慢慢浸泡,可以鬆弛緊張的肌肉,祛除一天的疲勞。熱燙的水不提倡,因會過度刺激肌肉面板,加重痙攣,一般以40°C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