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腸炎如何調理

  結腸炎是指各種原因引起的結腸炎症性病變。主要臨床表現腹瀉、腹痛、黏液便及膿血便、裡急後重、甚則大便祕結、數日內不能通大便;常伴有消瘦乏力等,多反覆發作。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關於,一起來看看吧!

  結腸炎的調理方法

  一、不宜吃生冷、油膩、辛辣刺激性食物及吸菸喝酒。生冷食物指生冷瓜果、冷飲、涼饃、冷菜冷飯;油膩食物指肥肉、油炸煎炙的食品;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生蔥、生薑、生蒜、韭菜、洋蔥等食品。進食這些食物及吸菸喝酒刺激結腸壁,使腸壁水腫、充血、平滑肌痙攣 ,引起本病復發或加重本病。

  二、不宜吃過敏性食物 由於人的體質不同,對食物的過敏性感受也不同。牛奶、雞蛋、蜂蛹、土蠶、未成熟番茄、花生、波蘿、螞蚱、蟹類、蠶豆、蛇肉及一些昆蟲食品等都具有致敏作用,有些人吃了這些食物易引起過敏、可有些人就不過敏,對某一食物某人是否過敏,就主要在於各人的體質不同而異。

  三、不宜吃得過飽 暴飲暴食吃得過飽,使腸胃功能紊亂使本病復發或加重。推薦閱讀:結腸炎都有哪些危害

  四、腹部不宜受涼 即使是夏天天氣再熱,也要把腹部蓋好,不要使腹部著涼,否則腸子遇冷刺激而痙攣引起本病發作或加重。

  五、不宜過度勞累 在過度勞累情況下,人體免疫功能和抗病能力下降,容易使本病發作或加重。

  六、不宜長期生氣、鬱悶、惱怒、憂思:因為這些不良的精神刺激,可使迷走神經過度興奮,刺激腸蠕動增強,腸液分泌過剩,使腸黏屏障的保護效能下降而造成腸黏膜化膿和出血,形成潰瘍性結腸黏膜炎。

  網友分享:個人調理結腸炎的過程

  結腸炎的起因主要是由飲食、精神因素和個人習慣引起。

  飲食因素:長期暴飲暴食、飢飽無度、不吃早飯、吃飯不規律,常吃過冷、過熱、過酸、過辣等刺激性食物,這些習慣均能刺激粘膜,引發慢性結腸炎。

  感染因素:慢性胃炎、直腸炎等久治不愈,致病菌會隨著胃腸的蠕動,進入結腸,依附在結腸的粘膜表面,破壞粘膜的保護屏障,使粘膜發炎,引發慢性結腸炎。

  自身免疫反應:多數學者以為本病屬於自身免疫性疾病。由於本病併發自身免疫病***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者較多,腎上腺皮質激素能使病情減輕。

  精神因素:如果一個人的心理長期處在緊張、焦慮、抑鬱等狀態,生活壓力大、工作不開心等。這些原因能使消化系統紊亂,引發慢性結腸炎。

  本人得結腸炎原因:夏季長時間喝冷水,喝完後出現腹痛現象***輕微***,只是出現腹瀉,腹瀉後恢復正常也就沒有在意,之後依然喝冷水,也就經常性的出現腹瀉,仍然沒有太在意,腹瀉大約十天左右開始吃藥,吃藥幾天後恢復,但之後只要吃冷飲就會出現腹瀉腹痛現象,而且當時正值高三,壓力大,主要精力在學習上,心情煩躁緊張後也會出現腹痛腹瀉,整個高三過的水深火熱***所以我認為結腸炎確實與精神有關***。

  下面主要講下治療過程:1.去市醫院做常規檢查***血/尿/便***,完全正常,檢查完後只給開了一些調養類的藥物,見效甚微。

  2.去朋友介紹的診所,同樣給開了一些調理脾胃的藥物,剛開始服用有效,兩週後基本無效。

  3.去一家中醫診所,吃了中藥後漸漸好轉,一月後恢復正常。

  如此反覆去過四五家醫院後算是大體康復,此時正值高考結束,緊張的心情得到了放鬆,也就很少再犯,而且這段時間也喝過冰啤等。此後偶爾也會出現腹痛腹瀉,但都很快就恢復了。

  轉折發生在2016年春節,春節期間走親訪友,經常吃一些冷盤,根據回憶當天吃過涼拌黃瓜/涼拌藕/香椿***醫生分析再次出現腹瀉的原因***,此次出現腹瀉後五天一直沒有見好,血壓降低***低壓只有60,高壓也才90***,出現缺水/發燒等症狀,去醫院常規檢查沒有任何問題,由此斷定結腸炎又犯了,再次開始服用中藥,服藥後半月才漸漸轉好,目前仍然沒有恢復到年前的狀態,偶爾還是會腹瀉***腹瀉物漂浮在馬桶中***。

  經驗:結合6年的經驗來講,結腸炎最重要的還是靠平時多注意飲食,忌冷少辣,一定不要有僥倖心理。

  以下食物儘量少吃或不吃:

  1.牛奶。可能是個人體質原因,只要早上和牛奶,必定腹瀉。

  2.油膩食物和辛辣食物。這個好像是病都需要忌的。

  3.潤腸類食品。比如說蜂蜜。因為蜂蜜有很多好處曾經吃過一段時間,那段時間也經常腹瀉但是不會腹痛,不知道原因後來查了查才明白。

  4.纖維多的蔬菜要少吃。例如芹菜/蘿蔔/白薯等。

  5.不利於消化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