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食物放冰箱壞得更快

  平日裡,我們習慣於把各種食物都堆進冰箱,其實並不是所有食物都適宜放冰箱,有些食物放進冰箱反而“壞”的更快。

  蜂蜜、果脯損口感

  糖分高的食物本身滲透壓高、水分少不宜變質,可室溫下儲存,放入冰箱後由於低溫會促使食品結晶析出糖分,雖然這種變化不影響食品安全,但影響食物的成色和口感。巧克力放冰箱冷存後,會在表面結出一層白霜,影響口感,且易發黴變質。

  青椒、黃瓜加速變質

  黃瓜貯存溫度為10℃至12℃,青椒為7℃至8℃,過低溫度會使它們變黑、變軟、變味、變質;西紅柿在低溫下易出現肉質呈水泡狀,顯得軟爛,或出現散裂現象,表面出現黑斑,且無鮮味,煮不熟,甚至酸敗腐爛。

  麵包、饅頭變乾硬

  麵包、饅頭、花捲、白糕等澱粉類食物,一兩天內可放室溫下儲存,如果放入冰箱冷藏會加速食物變幹變硬,這是因為一個被稱為“澱粉老化回生”的過程所致,這種變化在室溫下也會發生,但在冷藏溫度下發生速度會更快。

  香蕉、芒果怕“凍傷”

  這些水果宜在12℃左右儲存,放在室溫陰涼處即可,過低的溫度會使它們凍“傷”,發黑、腐爛。

  茶葉、奶粉易發黴

  這些食物本身在室溫下即可儲存,不需要低溫保藏,放入冰箱如果密封不嚴,反而會使冰箱中的雜味和潮氣侵入食品,既影響風味,又易發黴變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