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遠有哪些練習方法

  三級跳遠有哪些訓練內容呢,又有什麼常見的錯誤呢,小編一起為你解答。

  一、 跳遠教學內容與技術要點

  跳遠的技術由助跑、起跳、騰空和落地四部分組成,各部分的技術在跳遠完整技術中是互相關聯的。

  一助跑

  跳遠的助跑是為了獲得較高的水平速度,併為快速積極的起跳作準備。

  1. 助跑的開始姿勢

  助跑的開始姿勢有兩種:一種是從靜止狀態開始,類似站立式起跑姿勢, 兩腳可前後或左右開立,從靜止狀態開始助跑,第一步的步幅和速度要力求穩定,這有利於步點的正確性。加一種是從行進間開始,先走或慢跑幾點踏上起點,而後開始加速跑。

  2. 加速跑的方法

  起跑後的加速方法也有兩種:一種是積極加速,從助跑一開始就用力跑,步頻快,用逐步增加步長提高速度。用這種方法可較快取得高速度,助跑距離較短;另一種是逐步加速的方法,與一般加速跑相似,開始步頻較慢,在逐步加大步長的同時提高步頻。 它的加速時間較長,加速過程比賽均勻,助跑距離較長。採用何種方法助跑,可根據個人習慣而定。但不論採用哪種方法,都要在起跳前獲得高速度,並有助於正確踏板和起跳。

  3. 跑距離的丈量與調整

  跳遠的助跑速度是獲得優良成績的關鍵之一,同時與踏跳時的騰空速度密切相關。優秀運動員起跳前的速度可達到每10~10.7米。男子助跑的距離一般為35~45米,約跑18~22步;女子助跑的距離一般為30~35米,約跑16~18步。一般大學生身體素質和踏跳較差,因此,助跑距離和步數應視個人情況適當減少。

  丈量步點一般採用從踏板開始反方向跑的方法,在跑至一定步數時踏跳躍起,踏跳點就是助跑起點,然後向沙坑方向助跑,校正步點。

  正確的踏板是取得優良成績必不可少的,也是助跑技術的一個很重要的方面所以在丈量步點時,可在最後6~8步的地方設立第二標誌點,以利於正確踏板。這幾步助跑一般同學為了踏上板往往故意拉大或縮小步長,這會破壞助跑的節奏,影響速度的發揮和起跑的效果。

  在測試或比賽時,助跑的距離要根據跑道的性質、硬度、氣候和個人身心狀況等進行調整。

  二起跳

  起跳的主要任務是使身體按適當的騰起角一般為18~24騰起。騰起的初速度越大,越有可能取得優良成績。優秀運動員的騰起初速度可達9.2~9.6米/秒,身體重心騰起高度可達50~75釐米。起跳過程可分著地、蹬伸和擺動三部分。

  1. 起跳腳著地

  起跳是高速助跑的情況下完成的,在助跑的最後一步就準備起跳,為了加快起跳速度,起跳腿的大腿在前擺時抬得比短跑時低些,要積極下壓,幾乎是伸直腿快速著板。著地時起跳腳先以腳跟觸及地面,並迅速轉為全腳掌支撐。起跳腳著地時,起跳腿與地面的夾角大約為65~70。起跳腳的著地點大約在身重心投影前30~40釐米的地方。太遠,會產生制動,那樣雖然能獲得較大的騰起角和跳躍高度,但損失水平速度較高;過近,會縮短起跳蹬地用力的距離,減少作用力的時間,降低騰空高度,影響起跳的效果。

  起跳腳著地一剎那,由於助跑水平速度的慣性和身體重心的作用,產生了很大的壓力,近使起跳腿髖、膝、踝關節和脊柱很快的彎屈緩衝,關節彎屈緩衝要適度,太大、太小都會降低起跳的效果。

  2. 起跳腿的蹬伸

  起跳過程中,當身體重心移至起跳腿支撐點的垂直部位時,因緩衝而被拉長的伸肌強有力的收縮,使髖、膝、踝三個關節迅速地蹬伸,上體挺起,擺動腿的大腿積極向前上方擺到水平位置,小腿自然下垂,完成跑跳動作,起跳時的蹬地角大約成75左右。

  3.起跳中的擺動動作

  起跳中的擺動作是指擺動腿和兩臂的擺動動作。擺動腿和兩臂擺動對提高起跳速度、加大動作幅度,尤其是加大蹬伸力量都有重大作用。擺動中兩臂擺至稍低於肩關節時,擺臂動作突然停止;擺動腿積極向前上方擺動。擺動的剎那,產生一個向下的力,這個力和起跳腿的蹬地力成為合力這樣才能達到良好的起跳效果。

  三 騰空

  跳遠時的騰空動作是為了維持身體的平衡從而推遲落地時間,併為落地創造有利的條件。騰空初期的姿勢一般稱騰空步。騰空步後空中動作有三種:即蹲踞式、挺身式和走步式。蹲踞式比較易學,一般在中學都已學過,走步式對身體素質的要求比較高,一般不易學,因些學習挺身式比較適當。

  1. 挺身式的優點

  挺身式跳遠的空中挺身動作,能使體前肌拉長,有利於收腹舉腿和伸腿落地,同時也可較好地避免蹲踞式跳遠時身體易繞橫軸向前迴旋而過早落地的缺點。

  2. 挺身式的動作過程

  挺身式跳遠的空中動作在騰空步後即開始,但騰空步保持的時間比蹲踞式短。騰空步後展髖放下襬動腿,同時兩腿繼續向後擺動,在空中形成挺身姿勢,而後收腹舉腿,兩臂向上向前、向下向後擺動,準備落地。

  四落地

  正確的落地動作,有利於提高跳成績。落地方法有向前和側倒兩種。當腳跟觸地的一剎那,前腳掌下壓,並屈膝前移重心,身體隨慣性前倒,或當雙腳落地後,一腳支撐,一腳放鬆,身體向放鬆腿一側側倒落地。落地動作可分解為三部分:

  1. 著地前兩腿屈膝高抬,膝關節向胸部靠攏,上體不要過於前傾

  2. 即將著地時膝關節迅速伸直,使小腿前伸,以足跟先觸及地面。

  3. 在腳跟觸及地面的剎那,立即屈膝或迅速挺腹,使身體重心迅速移過落點。

下一頁繼續為你介紹跳遠的練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