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時節的養生要注意些什麼

  春分到了,人們也應該出來運動了。關於養生,那麼對於呢?小編下面幫大家總結一下。

  春分之衣:春分過後還得“捂”

  雖然春天來臨,但冬季的低溫並不會立刻回升,至少需要10天~15天的過渡時間。如果過早脫掉冬裝換春裝,容易在一冷一熱的氣溫變化中,因為不適應而受寒,從而導致感冒、氣管炎、關節炎等疾病。所以立春後最短也要再“捂”10~15天。

  對於老人來說,從道理上講,老人們都知道應該“春捂秋凍”,但是在實行中仍有人掉以輕心。或者過早地收起了冬衣不願再翻找,或者心存僥倖“沒那麼冷吧”,結果導致感冒。所以要隨著氣候的變化及時加減衣服,不要湊合。

  早春時節,應該提前瞭解氣溫變化,適當增減衣物。

  春分之食:春季多吃辛溫食物

  春天養肝,宜多吃辛溫發散的食物,如多用豆豉、蔥、姜、韭菜、蝦仁等有利陽氣生髮的食物來調味;還要少酸多甘,多食用口味微甜的甘潤食品,如大棗、百合、梨、桂圓、銀耳、蘿蔔等。

  麻辣火鍋要少吃,羊肉、狗肉以及過於辛辣及油炸食物都要少吃,因為這些食物都可能損耗陽氣,導至上火。

  春分屬仲春,在中醫養生看來,此時肝氣旺,腎氣微,因此在飲食方面要戒酸增辛,助腎補肝,禁忌偏熱、偏寒、偏升、偏降的飲食誤區。同時要注意健運脾胃,健脾祛溼,也就是說忌大熱大寒,中和即可。市民可根據實際情況,選擇能夠保持機體功能協調平衡的膳食。如在烹調魚、蝦、蟹等寒性食物時,可佐以蔥、姜、酒、醋類溫性調料,防止這類菜餚性寒偏涼,食後有損脾胃而引起脘腹不舒;而在食用韭菜、大蒜、木瓜等助陽類菜餚時,應配以蛋類滋陰,以達到陰陽互補的目的。

  另外,白燒鱔魚、杜仲腰花、大蒜燒茄子等有補虛損、降血壓、涼血止血的作用;春筍性味甘寒,具有滋陰益血、化痰、消食、去煩、利尿等功效,這些都是春分比較適宜進食的食物。

  春分之住:多開窗保持空氣清新

  春季萬物萌動,細菌、病毒和一切蟲害的生長繁殖加速。所以,春天要注意開窗通風換氣,保持居室空氣清新;重視個人衛生。勤晒衣被。

  初春的天氣剛剛由寒轉暖,各種致病的細菌、病毒隨之生長繁殖,為避免春季各種疾病的發生,預防措施必不可少。“家居生活中,要注意常開窗,使室內空氣流通,保持空氣清新”。上午8時左右,一般氣溫較低,空氣質量也較好,是開窗通風的好時機。此外,居室至少還應在午睡後和晚睡前開窗通風。

  春分之行:多去郊外走走

  不妨多去郊外走走,呼吸新鮮空氣,調節身心情志。

  風和日麗時,去踏青問柳,遊山戲水,最能陶冶情操,使心胸開闊,氣血調暢。既能增添生活中無限情趣,又提高機體對多變氣候的適應能力,還可使人精力旺盛,充滿活力,增強體質。

  春分之防:防躁動,重視心理保健

  “春季是人體肝陽亢盛之時,情緒易急躁,因此每年立春後,心理疾病患者都會有所增多,多為焦慮症、躁狂症等病”。

  《內經》指出:“春三月……夜臥早起,廣步於庭,被髮緩形,以使志生。”春天若能做到早睡早起,多到室外活動,舒展身體,不但有利於適應春季的氣候特點,也可使自己一天精力充沛,減少睏倦。特別是老年人。早晨不可戀床太久,否則最容易導致腦血栓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