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秋季飲食養生

  深圳位於南方,秋季天氣還不是很熱,但是也要注意養生,小編現在就告訴你深圳如何秋季飲食養生,快來看看這篇文章瞭解詳情吧。

  :食物推薦

  1、柑桔:性涼味甘酸,有生津止咳、潤肺化痰、醒酒利尿等功效,適用於身體虛弱、熱病後津液不足口渴、傷酒煩渴等症,榨汁或蜜煎,治療肺熱咳嗽尤佳。

  2、葡萄:營養豐富,酸甜可口,具有補肝腎、益氣血、生津液、利小便等功效。生食能滋陰除煩,搗汁加熟蜜濃煎收膏,開水沖服,治療煩熱口渴尤佳。經常食用,對神經衰弱和過度疲勞均有補益。葡萄制幹後,鐵和糖的含量相對增加,是兒童、婦女和體弱貧血者的滋補佳品。

  3、甘蔗:汁性平味甘,為解熱、生津、潤燥、滋養之佳品,能助脾和中、消痰鎮咳、治噎止嘔,有“天生復脈湯”之美稱。中醫常把其作清涼生津劑,用於治療口乾舌燥、津液不足、大便燥結、高燒煩渴等症。

  4、大棗:養胃和脾、益氣生津,有潤心肺、調營衛、滋脾土、補五臟、療腸癖、治虛損等功效。中醫常用其治療小兒秋痢、婦女髒燥、肺虛咳嗽、煩悶不眠等症,是一味用途廣泛的滋補良藥。

  5、柿子:有潤肺止咳、清熱生津、化痰軟堅之功效。鮮柿生食,對肺癆咳嗽虛熱肺痿、咳嗽痰多、虛勞咯血等症有良效。紅軟熟柿,可治療熱病煩渴、口乾脣爛、心中煩熱、熱痢等症。

  6、梨:肉香甜可口,肥嫩多汁,有清熱解毒,潤肺生津、止咳化痰等功效,生食、榨汁、燉煮或熬膏,對肺熱咳嗽、麻疹及老年咳嗽、支氣管炎等症有較好的治療效果。若與荸薺、蜂蜜、甘蔗等榨汁同服,效果更佳。

  7、石榴:性溫味甘酸,有生津液、止煩渴作用。凡津液不足、口燥咽乾、煩渴不休者,可作食療佳品。石榴搗汁或煎湯飲,能清熱解毒、潤肺止咳、殺蟲止痢,可治療小兒疳積、久瀉久痢等。

  :養生湯推薦

  養生湯一:蓮子百合瘦肉鮑魚湯

  材料:蓮子、百合各80克,豬瘦肉、鮮鮑魚各300克,生薑2片、生蔥1條。

  做法:

  1、蓮子、百合浸泡,置沸水中滾3分鐘撈起,去蓮衣蓮芯;以姜1片和蔥1條和鮑魚瘦肉置沸水中滾5分鐘撈起,棄姜蔥。

  2、一起與姜1片放進瓦煲內,加清水2500毫升***10碗量***,武火煲沸改文火煲2個半小時,調入適量鹽便可。

  功效:中醫認為鮑魚能養血柔肝,解痺通絡,滋陰益精和清熱明目。以健脾補腎、益心固精的蓮子,養胃生津、溫肺止咳、安神澤膚的百合,滋陰益髓的豬瘦肉煲鮮鮑魚,湯味香濃,有滋潤滋陰之功效,為今日靚湯。

  養生湯二:橄欖蘿蔔煲豬肺湯

  材料:橄欖150克、蘿蔔500~1000克、豬肺1個。

  做法:

  1、蘿蔔洗淨、去皮,切為塊狀,橄欖洗淨,用清水浸泡片刻;豬肺切厚片塊,浸泡於清水中,用手擠洗乾淨,放進開水中煮5分鐘,撈起過冷水,瀝乾水後,一起放置瓦煲裡。

  2、加入清水1000毫升,武火煲沸後,改為文火煲約2個小時。加入適量鹽和生油便成。

  功效:醫師將青橄欖比喻為“青龍”,白蘿蔔比喻為“白虎”,在中醫上合二為一成就了這“青龍白虎湯”用於治療喉症,加上瘦肉為藥引,可消炎、消滯,治療急性咽喉炎、流行性感冒、肝氣淤滯所致的兩肋作痛等病症。

  養生湯三:芡實薏米淮山蓮藕排骨湯

  材料:淮山15克、薏米10克、芡實10克、紅棗5-6顆、蓮藕1節、排骨1斤。

  做法:

  1、將排骨清洗乾淨,放入湯鍋中,加入適量的清水***多***,加入適量的蔥、姜、料酒,大火燒開後撇去浮沫。

  2、加入淮山、芡實、薏米,轉小火,同燉1個小時,再加入切好的藕和胡蘿蔔,還有紅棗,同燉30分鐘;加入鹽調味,出鍋即可。

  功效:淮山、蓮藕、芡實、豬肉健脾,薏米去溼。芡實與淮山比較,兩者都能健脾,淮山補益力較強,芡實固澀裡較好。

  養生湯四:杏仁雪梨瘦肉湯

  材料:雪梨1個,瘦豬肉200克,杏仁10顆,紅棗2顆,食鹽、水適量。

  做法:

  1、將豬肉切大塊放入水中大火燒開後煮一兩分鐘,然後撈出,洗去表面的浮沫,瀝乾待用,將雪梨去皮去核後切塊,杏仁漂洗乾淨,紅棗洗淨後去核對半切開備用;

  2、將雪梨、豬腱子肉、蜜棗、杏仁放入燉盅內,加入約1000毫升的清水,蓋上燉盅蓋子,放入電燉鍋內,加入適量的水,再蓋上燉鍋蓋子,燉約2小時後加入少許鹽調味即可。

  功效:無論是杏仁還是雪梨都是滋陰潤肺、止咳平喘的好食材,秋季適當喝一些,有助養肺潤燥、止咳平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