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應對孩子出現意外情況

  據統計,4歲孩子的意外發生率是最高的,兒童意外傷害事件頻發,給兒童安全敲響沉重的警鐘。那麼小孩子可能會發生什麼意外呢?發生意外的時候應該怎麼處理呢?

  一、意外傷害

  跌落傷害

  跌落是0~14歲兒童發生意外的第一原因。許多跌落都是嬰幼兒從窗戶或陽臺上跌落而導致死亡或嚴重摔傷。

  燙灼傷害

  燒燙傷低齡兒童的主要意外傷害。大多燙傷由常見熱水瓶、燙飯菜所致。因此,家中這些物品要放在孩子不易碰到之處。

  誤吞傷害

  吸果凍、吃湯圓等食物,嗆入喉內,堵塞氣管。或日常用品如化妝品、家用清潔劑以及藥品被孩子吞服導致致命的中毒。

  溺水傷害

  孩子在游泳池、海邊或河渠游泳、玩水時,常常會有鼻子嗆水、眼睛進砂子、耳朵進水、腿抽筋、胸悶、肚子痛等情況發生

  動物傷害

  溫順的小貓小狗也有獸性難改的時候,寵物的這種野性常常是在讓人意想不到的時候發洩出來,給寶寶造成傷害。

  重物砸傷

  堆放的貨物、尚未建好的建築物、

  交通意外

  無論是乘坐交通工具還是周圍有交通工具,都要格外警惕;平時教給孩子安全乘車的常識,乘車時也不要忘了常叮嚀。

  走失意外

  教孩子熟背家庭地址、父母的姓名和自己的名字。孩子大一點時,儘量讓孩子知道父母的電話和單位。

  性傷害

  任何人無權隨意接觸身體。即使是醫生檢查身體,要有監護人監督。當有人想威逼孩子做無禮或危險的事時,勇敢地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