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治療外痔瘡

  痔瘡是生活中常見的疾病,痔瘡為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帶來一定的影響。那麼?接下來小編為您介紹有關知識。

  治療外痔瘡的要點

  1、治療外痔瘡之日常注意

  1.1、勿蹲馬桶太久:每次坐在馬桶上的時間最好不要超過5分鐘,尤其不要一邊廁所一邊看書,這是極不衛生的習慣。

  1.2、清洗乾淨:當你排便完畢,你的責任尚未結束。應輕輕地將肛門清洗乾淨,這點相當重要。有些衛生紙很粗糙,有些則含刺激性的化學成分。應選用無色***白色***、無味的衛生紙。最好在家裡安裝一個潔身器,每次便後進行沖洗。

  1.3、勿長時間端坐不動:不要連續幾個小時坐在椅子上不動,即使必須如此,也應每小時至少起身活動5分鐘。

  1.4、勿提重物:提重物或費力的運動,就好像排便時用力過猛一樣,如果你容易發生痔瘡,應避免過度地出力。

  2、治療外痔瘡之飲食方法

  便祕是造成痔瘡的最大誘因,因此,為防治便祕,須多喝水及多吃富含纖維的食物***參見便祕的療法***。蘋果、甜菜、巴西核果、綠花椰菜、甘藍科蔬菜、胡蘿蔔、綠豆、麥麩、皇帝豆、梨子、豌豆、洋車前子及全麥等穀類,都是好的選擇。

  3、治療外痔瘡之藥物方法

  由於外痔發生在肛管齒狀線以下,位置比較淺,所以將痔瘡膏直接塗抹於患處,就可以起到緩解症狀的目的。在使用痔瘡膏的時候,為了避免痔瘡膏遭到糞便的汙染,建議在便後清洗肛門後再使用。清洗肛門最好用淡鹽水,這是因為淡鹽水的高滲作用可以緩解痔瘡引起的水腫。尤其對於外痔,用高錳酸鉀溶液、清熱解毒類中藥等坐浴,治療痔瘡引起的區域性炎症效果是很好的。

  4、治療外痔瘡之中醫偏方

  4.1、蒲公黃、黃柏、赤芍、丹皮各30克,桃仁20克,土茯苓30克,白芷15克。水煎外用,每日1劑,日用2~3次,先加水2500~3500毫升,煮沸後過濾去渣,將藥液倒入普通盆內,患者趁熱先薰後洗,每次15~30分鐘。本方功能有清熱解毒除溼消腫,涼血散瘀,適用於痔瘡。

  4.2、硫黃、雄黃各10克,樟腦3克,麻油適量。前藥研成細末,用麻油調勻,擦患處。本產適用於溼熱而致痔瘡。

  4.3、浮萍適量。水煎,趁熱擦洗患處。

  4.4、柞樹葉30克。搗爛敷患處。

  導致外痔瘡的原因

  1、與人類肛門的解剖結構有關:由於直腸上靜脈以及它的分支無靜脈瓣,靜脈血液從下向上穿過直腸肌層向心髒迴流時,由於人類直立姿勢,從而使地球吸引力能夠對迴流的血液形成向下的力,極容易在人體下部的肛門直腸部位發生血液淤積,久而久之,使肛門直腸部位靜脈血管曲張、迂曲、增生,形成痔瘡。此外,根據國內外文獻,對四肢爬行動物的解剖及觀察,還未發現患有痔瘡病者,因而,對此說也提供了一個有力佐證。

  2、與排便習慣有關:便無定時、如廁過久均能誘發痔瘡。譬如:有些人喜歡如廁時看書讀報、抽菸,蹲廁時間過長;有人則有習慣性便祕,排便困難。如此下蹲過久,排便努力,可使直腸肛門部充血、受壓,靜脈曲張,甚至致直腸粘膜與肌層鬆弛、分離,脫出肛門外,形成痔瘡。

  3、與飲食起居有關:嗜食辛辣刺激食物,如食胡椒、辣椒、生蔥、生蒜,大量飲酒,均可使直腸肛門粘膜受到刺激,區域性充血,誘發痔瘡。

  內痔和外痔有哪些區別

  1、發生時的症狀不同。內痔發生時的主要症狀是大便時有血滴出或噴射狀流出,並有腫物伴隨著脫出;外痔發生時的主要症狀是肛門部有明顯的疼痛感和感覺肛門內有異物,或有肛門部發炎,水腫,瘙癢等症狀發生,一般不容易出血。

  2、發生的位置不同。內痔在齒線上距肛門緣3cm處,在人體內部,看不見,食指伸進可以觸控到,不易感覺到疼痛;外痔位於肛門緣面板以下,可以看見,不能送入肛門內,觸控時有明顯的疼痛感。

  3、手術治療方法不盡相同。內痔和外痔的手術治療方法大致相同,都可以採用手術切除。但內痔因為在人體內部,做手術時需先***,為減少創傷,儘快恢復,需分開做多次手術,時間較長;而外痔採用手術切除法則可以一次性完全切除。


治療外痔瘡的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