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會傷陽氣的習慣有哪些

  陽氣不足的人可以多吃一些補陽氣的食物,?下面就讓小編來告訴你答案。

  春天會傷陽氣的習慣

  一、露腳踝:寒從腳起傷陽氣

  乍暖還寒時,你會看到大街上很多年輕男女穿上了短襪或者九分褲,大方地把腳踝露在外面。這種時尚的穿法在中醫看來是很不健康的。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骨科副主任醫師王睿介紹說,春季雖然白天氣溫較高,但是早晚氣溫偏低,甚至尚有寒意。寒涼之氣從外露的腳踝進入人體經絡及關節,從而影響健康。俗話說“寒從腳下起”,腳離心臟最遠,血液供應少、迴圈慢,且足踝部皮下脂肪層較薄,保溫性差,如果不注意踝關節的保暖,經過此處的足三陽經和足三陰經就會受到寒邪的影響,因而影響全身的氣血執行。受涼初期建議晚上在臨睡前用40~45攝氏度的熱水泡泡腳,水量沒過腳踝為宜,不僅能溫暖雙腳,還能消除疲勞、養護陽氣、驅寒強體。

  二、露腰臍:寒傷神闕損腎陽

  有些年輕人一味追求時尚,在初春時節就偏愛穿短上衣,露出後腰甚至肚臍。腰部為“帶脈”所行之處,又是腎臟所在的位置。腎喜溫惡寒,如果這個部位外露,春季早晚時分的寒涼之氣就會由此入侵體內,損傷陽氣,尤其是腎陽。肚臍又叫“神闕”,是人體的一個重要穴位,也是人體對外界抵抗力較為薄弱的部位,如不加以護衛,受到冷的刺激,會引起胃腸功能紊亂,致病菌藉此機會興風作浪,引發嘔吐、腹痛、腹瀉等症;女性帶脈受寒還會惹來各種婦科疾病,嚴重者甚至影響生育。

  常按摩後腰能起到溫煦腎陽、暢達氣血的作用。具體做法是:兩手對搓發熱後,緊按腰眼處,稍停片刻,然後用力向下搓到尾閭長強穴,重複50~100遍,每天早晚各做一次。

  三、貪吃水果:損傷脾胃陽氣

  春季到來,市場上的水果也越來越豐富,加上運輸的快捷與溫室栽培技術的發展,各種反季水果、外地水果已非常普遍。大家都覺得多吃水果對身體好,不過在中醫看來,春季陽氣升發之時大量吃寒涼性質的水果,如香瓜、西瓜、梨、香蕉、荸薺、甜瓜、柚子等,會損傷脾胃陽氣。建議大家吃水果一要注意量,其次是最好選擇當地產的應季水果,可適當吃些味甘性平或偏溫熱的水果。

  四、深夜運動:過晚過久易傷陽

  天氣漸暖,老年人晚上跳廣場舞的時間加長,都市年輕人流行夜跑、深夜健身房。從中醫角度來說,下午為陽中之陰,人體生物鐘節律多處於下降期,此時鍛鍊更為合適;夜晚屬於陰中之陰,鍛鍊的時候毛孔張開,容易感受寒涼之氣而傷身。不過,對於白天沒時間鍛鍊的人們來說,晚上適當地進行室內鍛鍊也未嘗不可,或者是在空氣較好時到戶外鍛鍊。只要時間別太晚,一般不超過20點為宜;運動強度不要太大,尤其是春季,讓自己微微出汗即可。這樣的晚上鍛鍊儘管比不上白天,但總比長期缺乏運動要好。

  補陽氣最有效的方法

  環境調攝,由於陽虛體質者喜暖怕涼,耐春夏不耐秋冬,故應注重環境調攝,提高人體抵抗力。要經常進行日光浴,每次15~20分鐘,紫外線有助於提高人體抵抗力。

  藥物治療,偏心陽虛者,宜用桂枝加附子湯;偏脾陽虛者,選理中湯;偏腎陽虛者,宜服金匾腎氣丸。

  精神調養,中醫認為,陽虛是氣虛的進一步發展,故而陽氣不足者常表現出情緒不佳,易於悲哀,故必須加強精神調養,要善於調節自己的情感,去憂悲、防驚恐和喜怒,消除不良情緒的影響。

  加強體育鍛煉,因為“動則生陽”,所以建議每天進行1~2次身體鍛鍊,時間為1小時以上,具體專案因體力而定。飲食調養。

  溫補陽氣的食物

  菠菜:中醫認為,菠菜性甘涼,入腸、胃經,有補血、利五臟、通血脈、止渴潤腸、滋陰平肝、助消化、清理腸胃等功效,對肝氣不舒併發胃病、頭痛目眩和貧血等有較佳輔助療效。需要注意的是,菠菜含草酸較多,吃時宜先用沸水焯後再烹調,以免妨礙機體對鈣的吸收。

  韭菜:多吃韭菜,可增強人體脾胃之氣,並可在春季乍暖還寒時祛陰散寒、養陽護肝。因含纖維素較多,韭菜還有增進腸蠕動的通便作用,有利清潔腸腔。需要注意的是,韭菜性熱助陽,陰虛體質或身有瘡瘍者不宜食用,因韭菜含蛋白較高,慢性腎病及痛風患者應慎用。

 

  紅棗:是家常養肝佳品。紅棗性溫、味甘,具有補脾益氣、養血安神、生津液、解藥毒、緩和藥性的功效。有研究表明,由於紅棗內含有某類特殊化合物成分剛好可抑制肝炎病毒的活性。紅棗還有保護肝臟、增強免疫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