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內經冬至起居養生理論

  古代養生家雲:“養生之訣當以睡眠居先。”養生首先要保證起居規律健康,那麼《黃帝內經》有怎樣的起居建議呢?接下來小編帶大家瞭解一下吧。

  皇帝內經冬至起居養生

  起居養生的原則,《黃帝內經》謂之“起居有常”。也就是說生活作息應有一定的規律,這樣才有利於身心健康。

  晝夜節律對人體的影響,中醫學的時空觀認為,晝為陽,夜為陰,陰陽消長呈周而復始的節律變化。人的作息習慣應順應晝夜陰陽變化的規律,才有利於身心健康。這一觀點與現代醫學所倡導的生物鐘學說大體吻合。

  古代養生家有云:“養生之訣當以睡眠居先。”人之一生,三分之一時間在睡眠中度過,這既是生理的需要,也是健康的保證。保證睡眠質量,恢復體力精力,以此達到防病強身、延年益壽的目的。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競爭壓力的日增,“夜不安寐”之人日趨增加,睡眠養生更顯重要。除了服藥調治外,睡前必要的準備工作是保證良好睡眠的前提:

  睡前需和泰情志 古人云“先睡心,後睡眼”,這是保證睡眠質量的重要祕訣。凡劇烈的情志變化,勢必引起臟腑氣血功能的紊亂,從而導致失眠。睡時務必安穩思寢,不可思前想後,不可過多言語,以免擾亂心神,入睡困難。

  睡前不宜飽食 因為進食,尤其吃“宵夜”會增加胃腸負擔,影響睡眠質量。若睡前有明顯飢餓感,少量進食後也宜休息片刻後再睡。早在《黃帝內經》就有“胃不和則臥不安”之說,民間也有“晚飯少一口,活到九十九”之諺語。

  睡前不宜大量飲茶 因睡前飲水過多會使膀胱充盈,排尿頻繁,特別是老年人,腎氣常虛,固攝功能減退,過多飲水勢必增加夜尿而影響休息。且睡前飲茶過多,茶葉中含有的咖啡因能興奮中樞神經,使人難以入睡。

  睡前溫水洗腳與足底按摩 歷代養生家均把睡前熱水洗腳作為養生祛病、延年益壽的一項措施。熱水洗腳與足底按摩,可疏通經脈,促進血行,有利於消除疲勞,提高睡眠質量。現代醫學研究證明,經常刺激腳掌能調節植物神經和內分泌功能,防治心腦血管疾病。

  冬至起居養生的注意事項

  早睡晚起,注意背部保暖

  專家指出,冬季養生應保護陽氣,不過度消耗陰精。在起居調養上要有規律,早睡晚起,保證充足睡眠,避免過度勞累,並注意背部保暖才有利於陽氣潛藏。“早睡晚起,以待日光”是養生的重要方面。早睡可以養人體陽氣,保持溫熱的身體。起床時間最好在太陽出來以後堅持運動鍛鍊。

  “生命在於運動”,肢體的功能活動包括關節、筋骨等組織的運動,皆由肝腎所支配,故有“腎主骨,骨為腎之餘”的說法,善於養生的人,在冬季更要堅持體育鍛煉,以取得養肝補腎,舒筋活絡,暢通氣脈、增強自身抵抗力之功效。比如散步、慢跑、打球、做操、練拳舞劍等,都是適合冬季鍛鍊的專案。此外,由於人體此時代謝也處於相對緩慢時期,人在冬季還要保持良好精神狀態,可多晒太陽,緩解心中抑鬱情緒。

  冬至健康小貼士

  1、中醫認為,“冬不養藏,春必病溫”。也就是說,如果冬天不注意保健,到春天抵抗力就差,容易生病。專家建議,為增強抵抗力,眼下要多穿衣服以保暖禦寒。這時人體陽氣迅速上升,頭腦清醒。室溫應保持恆定,溫度過高時,切忌緊閉門窗,要堅持開窗換氣,保持室內空氣流動。

  2、對於冬天愛穿裙子的女性,專家提醒,暴露在裙裝外面的雙腿易受寒氣侵襲,可能引發關節炎,甚至引發痛經。建議冬季還是多穿褲子,少穿裙子。

  3、晨練還不宜在車流較多的馬路旁、樹林密集的地方,因為聚集大量二氧化碳,無益健康。如今早晚溫差增大,早上氣溫往往很低,有人清早天還沒亮就出門晨練。專家認為,晨練應安排在太陽出來之後為宜。

  4、專家還提醒市民,冬天不宜做過於激烈的運動,因為過度運動後,汗腺容易張開,導致寒氣入侵,受涼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