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起居養生的方法

  冬至以後,氣溫持續下降,並開始進入九寒天,冬至養生在起居方面要注意什麼呢?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希望對您有用!

  冬至起居養生

  冬至在養生學上是一個最重要的節氣,主要是因為“冬至一陽生”。冬至到小寒、大寒,是最冷的季節,患心臟和高血壓病的人往往會病情加重,患“中風”者增多,天冷也易凍傷。

  因此,在寒冬季節,對高血壓、動脈硬化、冠心病患者來說,要特別提高警惕,謹防發作,應採取以下預防措施:

  1.注意防寒保暖。在氣溫降到0℃以下時,要及時增添衣服,衣褲既要保暖效能好,又要柔軟寬鬆,不宜穿得過緊,以利血液流暢。

  2.合理調節飲食起居,不酗酒、不吸菸,不過度勞累。

  3.保持良好的心境,情緒要穩定、愉快,切忌發怒、急躁和精神抑鬱。

  4.進行適當的禦寒鍛鍊,如平時堅持用冷水洗臉等,提高機體對寒冷的適應性和耐寒能力。

  5.隨時觀察和注意病情變化,定期去醫院檢查,服用必要的藥物,控制病情的發展,防患於未然。

  嚴冬時節還要注意老人的低體溫。低體溫是以35℃為界限,低於35℃者為體溫過低。由於老人出現低體溫後,可能無任何不適與痛苦,所以往往容易被忽視。體溫過低的老年患者,發病多緩慢,甚至危及生命時也無明顯症狀。這類病人一般不出現寒戰,但得不到及時治療就會出現意識模糊。語言不清,繼而昏迷,體溫隨即降至30℃以下。此時,患者脈搏及呼吸甚微、血壓驟降、面部腫脹、肌肉發硬、面板出現涼感。因此,在寒冷的冬季,老人的居室應採取防寒保暖措施。

  冬至養生要點

  1.防寒防溼。

  特別注意頭部的保暖和防風,中醫上有“頭是諸陽之會”的說法,就是說人體的陽氣很容易上升而聚集在頭面部,也最容易通過這個部位向體內發散,在寒冷的冬天,如果不注意保護頭面部,令其長期暴露在外,我們的體熱就會從這裡向外散,導致能量的消耗、陽氣受損,機體則極易被風邪入侵,導致各種疾病發生,所以一定要注意保暖防風。

  2.合理飲食。

  以清淡為主如黑大豆、雜糧、蔬菜等。

  3.適當運動。

  忌過分激烈的運動,“冬天動一動,少鬧一場病;冬天懶一懶,多喝藥一碗”,說明冬季鍛鍊的重要性,但不宜過激烈運動,“冬月天地閉,陽氣藏,人不宜勞作出汗,發洩陽氣,損人”,若大汗淋漓,則有悖於冬季養藏之道,太極拳、八段錦為不錯的選擇。

  4.心境平和。

  注意精神內守,做到心靜與身動的有機結合,以保元氣,延年益壽。

  女性冬至養生方法

  中醫認為:女性的生理結構決定了屬性,女屬陰,為涼性。因此,女性如果不注意保暖就會出現月經不調、痛經等不適症狀。所以,女性更多的需要溫暖的呵護。那麼,冬季女性該如何養生呢?

  1.注意防寒保暖

  女性屬寒性體質,因此,日常中應少吃寒性的食物,

  尤其是在處於生理週期的時候,更要注意飲食的科學性。冬季外出要注意防寒保暖,加強頸、腹部的保暖,不可因美觀而減少衣物,一旦受涼,容易導致月經不調、痛經等症狀,損害健康。

  2.堅持晚間泡腳

  中醫認為,人體中的寒氣是由大地經足部進入人體的,因此,多泡腳可有效幫助女性保暖。但泡腳一定要堅持,不可三天打漁兩天晒網,只有長期堅持,才能起到保健養生、防寒保暖的功效。

  3.適量進補

  冬至時節天氣寒冷,人體需要足夠的能量來抵禦寒冷,而肉類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有補氣活血,溫中暖下的功效,是進補的佳品。女性冬至吃些肉類可中和寒氣,加快內分泌,增強機體的抵抗力,來應對嚴寒。

  4.注意養肝護肝

  對於女性,肝臟這個器官有著額外的重要作用。中醫認為,女性肝為主,有疏通經血之用。因此,一旦傷肝,女性就會出現婦科方面的問題。所以,女性要注意養肝、護肝,不可動怒。日常應多吃養肝食物,如菠菜、芹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