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科技有關的黑板報圖

  科技活動作為一種新的教育方式,對學生的創造力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師可根據學生的興趣、特長和意願,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科技教育活動,使學生能積極、主動地參與進來並全身心的投入其中,這是引領學生快樂成長,提升他們科技素養的有效途徑之一。小編為大家彙總了一些 ,大家可作為參考,希望大家能夠獲得幫助:

  :宇航員在太空中怎樣稱體重

  宇航員在空間站上稱體重時,首先站在一個位於槓桿之上的踏板上,使踏板上的一根彈簧收縮,然後藉助一種專門扳手的幫助鬆開彈簧,使彈簧發生振動.測量儀通過測量彈簧的振動幅度,即可測量出宇航員的體重.

  這種體重測量儀是俄專家專門為在太空工作的宇航員稱體重而開發出的.早在1974年,前蘇聯宇航員在“禮炮-3”空間站工作時就開始使用這種儀器測量體重.

  宇航員一般在太空行走之後,往往由於消耗大量能量而導致體重減輕2~4kg.然而國際空間站兩名宇航員7月1日成功進行太空行走之後稱體重時發現,他們的體重與太空行走前相比沒有任何減輕.
 

 

 以科技為主題的黑板報圖片

  :爆炸時寂靜區是怎樣形成的?

  有一次,在歐洲的阿爾卑斯山的一個隧道里,二十八噸的***爆炸了!附近三十千米以內的居民都聽見了爆發的巨響,離爆炸地點40km、50km的居民則一點也沒有聽到。這是否說明爆炸聲的傳播範圍只有方圓30km呢?不是的。事實上,離爆炸地點往北遠隔160km的地方,人們卻很清楚地聽到了這次爆炸聲。

  聲音傳播的速度與溫度有關,溫度越高聲速越大。在大氣下層,溫度隨高度的升高而降低;在較高的氣層中氣溫又隨高度的增加而升高。在這種情況下,聲波的射線開始向上彎曲,隨後發生全反射現象而射回地面。到地面又可發生反射。發生反射的地方均可聽到聲音。如反射很強,則此過程還可繼續進行下去。

  沿著地面傳播,聲音是傳不遠的。因為地面上到處都有樹木、山丘、建築物以及其它許多凹凸不平的東西,聲波遇到這些障礙物就會發生反射或吸收。

  阿爾卑斯山隧道里的爆炸聲,則經過隧道弧形壁反射而形成聲音的聚焦;聲音被集中起來後,傳播出去:它沿地面只傳播了30km;這強大的聲流又向空中傳播,聲音的射線不斷彎工,恰又礦碰到了北方約80km處濃厚的雲;變反射到遠隔160km的地區去。這樣,在30km和160km之間變出現了寂靜區。在戰爭中,如果發生這種奇異現象,指揮員不容易聽到寂靜區背後的槍炮聲,就會造成重大的傷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