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畫技法之山石畫法

  山石是任何一幅山水畫中都必定存在的。一幅山水畫作品的好壞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取決於山石的表現是否成功。下面是小編為你帶來的山石畫法,歡迎欣賞學習。

  山水畫技法之山石畫法

  點

  即點苔,畫山石在皴染之後,經常要經過點苔的程式,否則覺得過 於光滑乾淨,苔點象徵山石上的小樹或雜草等,後來逐漸趨向 寫意寫趣。點苔有提醒畫現,使之更精神的作用。北宋以前的山水畫多不點苔,南宋畫家表現江南潮 溼而易生莓苔的山石,逐漸使用苔點,在元明兩代點苔最為興 盛,如趙孟俯的 [ 立苔 ],王蒙的 [ 渴苔 ],倪瓚的 [ 橫 苔 ],沈周的 [ 攢苔 ] 及石濤的點苔都有獨到之處,此外尚 有泥金苔點,色苔點的使用。

  點的方法很多,有圓筆點,尖筆點,橫點,豎點,破筆點,禿筆點等等。用濃墨點在山脊背上、也可在山石的中部。其次,點又是“醒”的意思,故稱“醒點”。如果畫面畫灰了就用濃墨點“醒”,即“提神”。點苔用筆要有力,如“高山墜石”“雞啄米”。

  染

  勾皴完畢,隨之勾、皴濃淡形象的變化染墨或染色, “依著山石的紋理、形狀染出陰陽向背。染墨是為了加強厚度感,染墨不夠、顯得單薄;染墨過厚、皴被蓋掉。要恰倒好處。

  一般皴擦不足施以重染,皴擦足時可以輕染,明快處不要染或少染,重皴處要重染,染色要一遍一遍染上去,筆要大、水要足。作為整幅山水作品而言,染還能調節石與石之間的空間感。

山石畫法1
山石畫法2
山石畫法3
山石畫法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