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筆國畫牡丹花圖片

  牡丹的美在於它盛開之時,那麼用工筆畫牡丹花的話。會是一幅什麼樣子的國畫?今天先和小編一起欣賞這些,希望你會有所收穫的。

  欣賞

>
>
>
>
>
>
>

  4

>

  5

  工筆畫技法

  工筆畫即是以精謹細膩的筆法描繪景物的中國畫表現方式。唐代花鳥畫傑出代表邊鸞能畫出禽鳥活躍之態、花卉芳豔之色。作《牡丹圖》,光色豔發,妙窮毫釐。仔細觀賞並可確信所畫的是中午的牡丹,原來畫面中的貓眼有“豎線”可見。

  又如五代畫家黃筌寫花卉翎毛因工細逼真,呼之欲出,而被蒼鷹視為真物而襲之,此見於《聖朝名畫評》 :“廣政中昶命筌與其子居農於八卦殿畫四時山水及諸禽鳥花卉等,至為精備。其年冬昶將出獵,因按鷹犬,其間一鷹, 奮舉臂者不能制,遂縱之,直入殿搏其所畫翎羽。”

  工筆畫在唐代已盛行開來,所以能取得卓越的藝術成就的原因,一方面繪畫技法日臻成熟,另一方面也取決於繪畫的材料改進。絹料的改善而對工筆畫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據米芾的《畫史》所載:“古畫至唐初皆生絹,至吳生、周、韓斡,後來皆以熱湯半熟,入粉捶如銀板,故作人物,精彩入筆。”

  如陳之佛所作秋豔圖。工筆畫歷史悠久,從戰國到兩宋,工筆畫創作從幼稚走向了成熟。工筆畫使用“盡其精微”的理念,通過“取神得形,以線立形,以形達意”獲取神與形體的完美統一。在工筆畫中,無論是人物畫,花鳥畫,都是力求於形似“形”在工筆畫中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水墨寫意畫不同,工筆畫更多地注重“細節”和寫實。周舫的《簪花仕女圖》《揮扇仕女圖》張萱的《搗練圖》《虢國夫人遊春圖》描繪的全是現實生活,這些作品不僅具有很強的描繪性,且富有詩意。明末之後,隨著西洋繪畫技法傳到中國,中西繪畫相互借鑑,使工筆畫的創作在造型更加準確的基礎上,保持了線條的流動和內容的詩情畫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