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水彩繪畫作品

  水彩畫的特點是明快、透明、流暢、淋漓。本文著重從水彩畫的歷史發展和特性分析瞭如何進行水彩教學。 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欣賞

  1

  2

  3

  4

  5

  釣魚

  課時:1課時

  教學目標:

  1. 對各種材料的再認識及創造性的組合、利用。

  2. 感受利用各種材料,大膽地進行設計製作的樂趣。

  3. 培養學生對材料的認識、運用能力,以及設計製作能力和創造能力。

  4. 培養學生善於發現、善於收集、敢於創造的精神。

  教學重點:

  認識用各種材料、方法制作的魚,引導學生探尋製作、裝飾的方法。

  教學難點:

  製作、裝飾的方法。

  教學準備:

  各種廢舊材料製作的魚,各種廢舊材料以及製作工具。課件。

  教學過程:

  一、體驗釣魚

  請學生在用塑料泡沫板擺成的橢圓形“魚池”裡釣魚。體驗著釣魚帶來的樂趣,充分地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讓孩子們自然地進入學習狀態。

  二:探索做魚

  1.想做好魚,必須得探討用什麼材料做魚,怎樣做又快又美。

  用課件展示,引導學生觀察用不同材料做成的魚。問:“這些魚是用什麼材料做的,你桌上的什麼東西可以做魚,怎樣做?”

  2.討論自己帶來的廢舊材料可以怎樣充分利用做成魚。

  可以合作,也可獨立完成。

  在個別學生製作遇到困難時,可以同桌幫助解決。

  三:魚杆創新

  教師舉起自已做的魚杆對學生說:“老師用筷子做成了釣魚杆。那麼你想到了什麼,找到了什麼做魚杆?”

  小組討論可以利用什麼材料怎樣做魚竿。

  四:釣魚競賽:

  “釣魚比賽開始了!”請學生們圍著一個個用自己的凳子拼擺成的“魚池”,分小組進行釣魚比賽。在競賽中感受成功帶來的喜悅。

  札記:

  本課我設計了“體驗釣魚——嘗試做魚——魚竿創新——釣魚競賽”教學流程。體驗釣魚是以激發學生學習為目的,這一基本理念使學生在愉快的釣魚活動中,充分體驗釣魚的樂趣。這樣學生們就能主動地投入嘗試做魚過程中,因為他們很想釣起自己親手製作的魚,所以他們在探索做魚時總想設計製作出與眾不同、富有個性的作品,就出現了用包、裹、捆、剪、卷、粘等多種做魚方法,也就做成了用蠟光紙、報紙、一次性杯子、娃哈哈瓶子等材料製作的魚。在魚竿創新教學時學生們想出紙製魚竿、鉛筆魚竿、槍形魚竿……一個個創新設想讓人折服,釣魚競賽又把課堂推上高潮,讓學生在快樂的遊戲活動中再次感受成功的喜悅。孩子們在釣魚時也玩出了新花樣。如:用一個魚鉤釣到二條魚***這是有一定難度的***,有的還獨出心裁地釣著一個用紙杯做成的烏賊,嘴裡還振振有詞地叫到:“我這是海釣,一不小心鉤到了一個大烏賊了,哈哈哈……”孩子是天真的,他們是富有想象力與創造力的,只要我們教師去組織、去引導,精心設計和優化教學過程的呈現形式,組織開展以學生為主體的充滿自由、創造的審美化教學活動,使學生置身於愉快、自由、創造的教學活動之中,採用多種方法,使學生思維的流暢性、靈活性和獨特性得到發展,最大限度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使學生具有將創新觀念轉化為具體成果的能力。學生們在自由輕鬆的創作氛圍中,大膽創作自己的“新”與“奇”的作品,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這也讓我體驗到成功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