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年畫

  年畫是中國特有的一種繪畫體裁,也是中國農村老百姓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貼年畫迎新春是中國人過年的習俗,它不僅給予人藝術的享受,還寄託著祝福新年吉祥喜慶、祈求幸福生活的心理。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一起來看看吧!

  

  
【:1】

  
【:2】

  
【:3】

  
【:4】

  
【:5】

  以上的之後,下面就來了解一下關於年畫的知識吧!

  年畫簡介

  從廣義上說,凡民間藝人創作並經由作坊行業刻繪和經營的,以描寫和反映民間世俗生活為特徵的繪畫作品,均可歸為年畫類。年畫習俗反映了古人的心靈慰藉和精神信仰。後來,隨著社會的發展,人類對自然的崇拜逐漸轉化為對社會性的人格神的崇拜與信仰,從最早的桃符、葦索、金雞、神虎,到神茶、鬱壘,再到後來的關羽、趙雲、尉遲恭、秦叔寶等武將和鍾馗、天師、東方朔等神仙,其間有著一條鮮明的發展軌跡。東漢末年的《風俗通義·祭典》中說:“於是縣官常以臘除夕,飾桃人,垂葦茭,畫虎於門,皆追效前事冀以衛凶也。”蔡邕《獨斷》中說:“神茶、鬱壘而身居其門,主閱領諸鬼,其惡害之鬼,執以葦索,食虎。故十二月歲竟,常以先臘之夜逐除之也。乃畫茶、壘並懸葦索於門戶,以御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