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細節而成功的例子

  細節是平凡的,是不足為奇的,一句話,一個動作,一個念想。細節像沙礫一樣,微不足道卻不可輕視。以下是小編分享的,一起來和小編看看吧。

  篇1

  一隻蝴蝶在巴西煽動翅膀,有可能在美國的得克薩斯洲引起一場龍捲風。

  一個微不足道的動作,或許會改變人的一生,這絕不是誇大其辭,可以作為佐證的事例隨手便能拈來,美國福特公司名揚天下,不僅使美國汽車產業在世界佔居熬頭,而且改變了整個美國的國民經濟狀況,誰又能想到該奇蹟的創造者福特當初進入公司的“敲門磚”竟是“撿廢紙”這個簡單的動作?

  那時侯福特剛從大學畢業,他到一家汽車公司應聘,一同應聘的幾個人學歷都比他高,在其他人面試時,福特感到沒有希望了。當他敲門走進董事長辦公室時,發現門口地上有一張紙,很自然地彎腰把他撿了起來,看,原來是一張廢紙,就順手把它扔進了垃圾簍。董事長對這一切都看在眼裡。福特剛說了一句話:“我是來應聘的福特”。董事長就發出了邀請:“很好,很好,福特先生,你已經被我們錄用了。”這個讓福特感到驚異的決定,實際上源於他那個不經意的動作。從此以後,福特開始了他的輝煌之路,直到把公司改名,讓福特汽車聞名全世界。

  平安保險公司的一個業務員也有與福特相似的驚喜。他多次拜訪一家公司的總經理,而最終能夠簽單的原因,僅僅是他在去總經理辦公室的路上,隨手撿起了地上的一張廢紙並扔進了了垃圾桶。總經理對他說:“我***透過窗戶玻璃***觀察了一個上午,看看哪個員工會把廢紙撿起來,沒有想到是你。”而在這次見面總經理之前,他還被“晾”了3個多小時,並且有多家同行在競爭這個大客戶。

  福特和業務員的收穫看似偶然,實則必然,他們下意識的動作出自一種習慣,而習慣的養成來源於他們的積極態度,這正如著名心理學家、哲學家威廉·詹姆士所說:“播下一個行動,你將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你將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你將收穫一種命運。”

  事實上,被科學家用來形象說明混沌理論的“蝴蝶效應”,也存在於我們的人生歷程中:一次大膽的嘗試,一個燦爛的微笑,一個習慣性的動作,一種積極的態度和真誠的服務,都可以出發生命中意想不到的起點,它能帶來的遠遠不止於一點點喜悅和表面上的報酬。

  誰能捕捉到對生命有益的“蝴蝶”,誰就不會被社會拋棄。

  篇2

  那是在1485年,英國國王理查三世要面臨一場重要的戰爭,這場戰爭關係到國家的生死存亡。在戰鬥開始之前,國王讓馬伕去備好自己最喜愛的戰馬。馬伕立即找到鐵匠,吩咐他快點給馬掌釘上馬蹄鐵。

  鐵匠先釘了三個馬掌,在釘第四個時發現還缺了一個釘子,馬掌當然不牢固。馬伕將這個情況報告給國王,眼看戰鬥即將開始,國王根本就來不得及在意這第四個馬蹄鐵,就匆匆趕回戰場了。

  戰場上,國王騎著馬領著他的士兵衝鋒陷陣,左突右奔,英勇殺敵。突然間,一隻馬蹄鐵脫落了,戰馬仰身跌翻在地,國王也被重重地摔在了地上。沒等他再次抓住韁繩,那匹驚恐的畜牲就跳起來逃走了。

  一見國王倒下,士兵們就自顧自地逃命去了,整支軍隊在一瞬間土崩瓦解、一敗塗地。敵軍趁機反擊,並在戰鬥中俘虜了國王。國王此時才意識到那顆釘子的重要性,在被俘那一刻痛苦地喊道:“釘子,馬蹄釘,我的國家就傾覆在這顆馬蹄釘上!”這場戰役就是波斯沃斯戰役。在這場戰役中,理查三世失掉了整個英國。

  篇3

  小時候,有一次跟母親去塘裡挖冬藕。儘管做了充分的準備,下水前的滿腔熱情還是漸漸地被刺骨的冷水吞滅。奇怪的是,母親雖然也怕冷,但是挖藕的動作卻很慢,挖出的數量不多,而我三下五除二就挖了許多。我笑著對母親說,她在水裡白白挨凍這麼久,如果像我這樣速度就快多了。母親只說了一句話:“還要把藕賣出去才知道誰挖的藕好。”

  結果,母親挖的藕不一會兒就被搶空了。而我挖的那些藕,人們總是挑三揀四,還不停地討價還價,最後不得不降價賣了。總的算下來,母親挖的藕數量雖然比我少許多,但賣的錢卻和我差不多。

  看著我疑惑的神情,母親說,她挖藕是整根地起獲,小心翼翼。整根的藕完好無損,成色好,便於儲存,不易變質,能賣上好的價錢。而我為了追求數量,一節一節地起獲,雖然省時省力少挨凍,但是在挖的過程中就將藕碰破了口子,這樣的話,泥土就灌進了藕孔裡,既汙染了藕,又不便於清洗。母親還說,有些人在挖藕的過程中總是有意無意地將藕碰破,好灌進一些泥土,增加出售時的分量,可結果卻適得其反。

  開了口子,也許能滿足一些慾望,獲得一時的私利。殊不知,破壞的是整體的完美,失去的是全部的長遠的利益。

 

的人還:

1.注重細節而成功的事例

2.細節導致成功的事例

3.關於細節與成功的事例

4.細節鑄就成功的例子

5.因細心而成功的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