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平書法作品

  程平:1947年生,陝西渭南人,師承羅福頤。1976年以來,作品被選赴日本東京、名古屋、北九州、大阪、橫濱、下關、長野及法國巴黎參加展出,並被日本新勝寺、法國蓬皮社藝術中心收藏。是我國知名的篆刻書法家。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你有用!

  欣賞

  圖片1

  圖片2

  圖片3

  圖片4

  程平書法簡介

  程平:1947年生,陝西渭南人,師承羅福頤。1976年以來,作品被選赴日本東京、名古屋、北九州、大阪、橫濱、下關、長野及法國巴黎參加展出,並被日本新勝寺、法國蓬皮社藝術中心收藏。90年代,其藝術生涯被載入《世界名人錄》第一卷。1984年作品入選第二屆“中日二十人書法展覽”,幸與舒...

  篆刻藝術發展論述

  先秦及秦、漢的璽印,是古代人們在交往時,作為權力和憑證的信物。此外,吉語印、肖形印、黃神越章等印,也反映了古代的社會生活習俗和人們的思想意識。

  當時不分尊卑都稱為璽。璽文分朱文***文字凸起,亦稱陽文***和白文***文字凹入,亦稱陰文***兩種,古璽的形狀、大小不一,有長方形、方形、圓形和其他異形。內容有官職、姓名、吉語和肖形圖案等。古璽製作精工,或鑿或鑄,璽文精細,章法生動。朱文璽有的邊欄寬闊,白文璽多有界格,還有一種朱白文相間的古璽也很別緻,可見當時璽的製作已趨成熟。在河南安陽殷墟曾發現過3枚類似古璽的實物,有人據此推斷古璽的起源當在商代,但尚須進一步探討。到了秦代,皇帝的印稱璽,一般人的則稱印。秦印文字是秦書八體之一的摹印篆,與秦代使用的小篆相近。秦印印文莊重秀麗,在方形的官印上加“口”字格和“田”字格,在長方形印上***又稱半通印***加“日”字格,這是秦印顯著的特點。秦印除官印、私印之外,還有以成語入印的,已開後世閒文印的先河。

  漢代是璽印發展空前燦爛輝煌的時期。漢代除帝王印仍稱璽外,其餘都稱印。在官印中有的稱章或印章,私印中有的稱信印或印信。現代通常使用的印章一詞,即來源於此。漢印無論從內容到形式比以前都更為豐富,尤以私印的種類最為繁多。漢印以繆篆體入印。這種字型與漢代隸書的興起有關係,結體簡化,筆畫平整方直。漢印中還有以鳥蟲書入印的,裝飾性很強,是古代的一種美術字體。漢印分鑄、鑿兩種。西漢的印章多為鑄造,其中以西漢末年新莽時期的印章製作最為精美。東漢的印章以鑿印最有特色,因為東漢末期社會動盪,戰亂不已,官員將領經常調動或陣亡,造成封拜頻繁,往往印章來不及鑄造,就在預先準備好的印坯上臨時急就刻鑿而成,印文多不加修飾。漢代鑄印莊重雄渾,鑿印健拔奇肆,這兩種截然不同的風格,都給後世的篆刻以很大的影響和啟發。

  古代璽印的材料質地,多為金屬和玉石等。這些印材雖有耗損極慢和垂諸久遠的優點,但是由於硬度高,堅澀難刻,古代璽印製作須出自專門的工匠之手。據傳元末畫家王冕最早採用花乳石來刻印。早在古代的璽印中,曾發現有石質印章,在唐、宋私印中也有石刻的印章。花乳石易於鐫刻,自王冕採用之後,就為文人和藝術家用刀刻印開闢了新的天地。明代文彭也有用燈光石***即凍石***刻印的記載。石質印材的廣泛使用,為篆刻藝術的發展提供了極好的物質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