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的佛經書法作品圖片欣賞

  佛經是佛教的組成部分,它對佛教有著重要的影響,佛經對人生有獨到的見解與感悟。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經典的佛經書法作品圖片。

  佛經書法作品圖片

  在佛教典籍的翻譯過程中,佛教中大量的思想概念已經轉換為中國人能夠領會的語言,創造出大量沿用至今的詞彙,諸如"世界、宇宙、教師、真理、實際、堅持"等。其中作為漢文音韻學的四聲,已成為今天普通話的重要標準。另外,對於漢字印刷字型的演變和最終確立,歷代《大藏經》的刊刻都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第一部《大藏經》是由趙匡胤倡導完成的,以其年號命名為《開寶藏》,它的刊印開創了中國大型典籍彙編的先河。在漢文大藏經的影響下,後來又有藏文、蒙文、滿文版的《大藏經》的刊印。日本和朝鮮半島也開始刊印他們的《大藏經》。



  好看的佛經書法作品圖片

  國內刻本 宋開寶刊蜀本大藏經簡稱開寶藏或蜀本藏。這是中國第一部刻本大藏,現在無全本,流傳的零卷也極少。《佛祖統記》卷四叄宋太祖開寶四年***971***記雲:「敕高品、張從信往益州雕大藏經板」。又太宗太平興國八年***983***記雲:「成都先奉太祖敕造大藏經,板成進上。」據《北山錄》卷十注及《佛祖歷代通載》卷一八記其板數凡十叄萬餘板。日本《元亨釋書》卷一六記日本一條天皇永延元年***987***奝然齎此藏經還日本,當時總數5048卷。雲其後屢經添補,最後積至 653帙,六千六百餘卷之多。裝潢全是卷子式,每板23行,每行14字或15字。《佛祖統記》卷四五真宗天禧叄年記:「十一年東女真國人貢,乞賜大藏經,詔給與之」又卷四六仁宗嘉佑叄年記:[西夏國奏國內新建伽藍,乞賜大藏經,詔許之。」是知此藏在當時流佈區域頗廣。



  清藏的介紹

  《乾隆大藏經版》為清代官刻漢文大藏經,亦稱《清藏》,又因經頁邊欄飾以龍紋名《龍藏》。它始刻於清雍正十一年***1733*** ,完成於乾隆三年***1738***,是我國曆代官刻大藏經極為重要的一部。全藏共收錄經、律、論、雜著等1669部,7168卷,共用經版79036塊。 該藏是在明朝《永樂北藏》基礎上編較而成的,全藏分正續兩部分,正藏485函,內容完全和《永樂北藏》相同;續藏239函,內容較《永樂北藏》有所增減。

  《乾隆大藏經版》的編刊工程浩大,負責其事的官員、學者、高僧等達60餘人,監造人員80餘人,還募集刻字、刷印和裝幀等優秀工匠860餘人,歷時6年完成。全藏字型秀麗,鐫刻精湛,如出一人;佛像等圖版以白描手法繪刻,莊嚴而不失生動。初印104部,頒賜各地禪院。此後至民國年間,又陸續刷印了數十部,共印行150餘部。自宋至清,木刻漢文大藏各代頻出,唯有《龍藏》經版儲存至今,其印本完整者亦極鮮見,因此,它在世界佛教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