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養生菜譜及功效

  冬季養生是我國曆史悠久的民間習俗之一,那麼冬季養生吃什麼好呢?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希望對你有用!

  具有養生功效的冬季菜譜

  1、山藥菊花豬肘煲

  用料:山藥l0克、菊花6克、豬肘肉500克,紹酒、味精、雞精各適量,姜、蔥、鹽各7克,上湯2500毫升。

  製法:山藥切片;菊花清洗乾淨;豬肘肉清洗乾淨後切塊;薑切片,蔥切段。將豬肘肉、山藥、菊花及調料放入鍋內。加上湯燒沸,再用小火堡至豬肉熟爛即可。

  功效:補腎益精,潤養血脈。適用於脾腎虛弱、膚髮枯燥、肺虛燥咳、更年期綜合徵等。

  注意:氣虛胃寒。食少洩瀉者禁食。鮮菊花撕下菊花瓣,用清水浸泡2小時,除去苦澀味,其味鮮美可口。每日1次,連續食用1個月。

  2、茯苓黑魚湯

  用料:黑魚600克、獲芬lO克,鹽適量。

  製法:黑魚宰殺後,將其清洗乾淨,加入適量清水和茨萃,煮沸後烙成濃湯,加鹽調味即成。

  功效:能健脾益胃,利水消腫,補虛安神。可改善脾虛溼阻,洩瀉水腫,心煩失眠等症狀。

  注意:過敏者禁用。

  3、核桃荸薺鴨子煲

  用料:核桃仁l00克,荸薺15個,鴨子1只,香菇50克、紹酒7克、味精7克,雞精7克,姜7克,蔥7克,鹽7克,上湯2000毫升。

  製法:鴨子宰殺後清洗去爪;核桃仁清洗乾淨;荸薺洗淨去皮;香菇洗淨,一切兩半;薑切片,蔥切段。將鴨、核桃仁、荸薺、香菇一起放入鍋內,再放入各種調料,加入上湯,置旺火上燒沸,再用小火堡至鴨肉熟爛即可。

  功效:補腎,益肺,潤燥。可用於腎虧腰疼、腿腳軟弱無力、肺虛久咳、氣短喘促、慢性便祕、小便不爽、尿路結石、更午期綜合徵等。

  注意:陰虛火旺、疫熱咳嗽及便滾者禁食。鴨子宰殺前先灌少量白酒,鴨毛容易拔掉。

  冬季養生湯

  香菇燉雞

  原料:整雞1只,香菇5朵,紅棗5個,枸杞10粒,薑片2片,鹽少許。

  做法:將雞收拾乾淨;鍋中注入足量的清水,砂鍋中倒入冷水放入整雞,大火煮滾後撈去浮沫,放入薑片、泡過的紅棗、枸杞、香菇煮2個小時,喝前撒些鹽調味即可。

  提示:這道湯可以補氣血、養顏,提高免疫力。

  白蘿蔔燉小排

  原料:白蘿蔔半根400克,豬小排500克,蔥、姜、料酒、鹽各少許。

  做法:將豬小排洗淨,在清水中浸泡半個小時,泡去血水;將豬小排放在砂鍋中倒入適量的水,加入蔥、姜和料酒,蓋上蓋子,大火燒開,撇去浮沫;加入切好的白蘿蔔塊,蓋上蓋子再次燒開後轉小火,燉1個半小時;出鍋前加鹽調味,撒點蔥花出鍋即可。

  提示:白蘿蔔營養豐富,且有滋補潤心、通氣活血之功效,小兒傷風感冒、咳嗽多痰,吃此菜後,可立見功效。蘿蔔中所含的鈣有98%在蘿蔔皮內,所以,蘿蔔最好帶皮吃。

  鯽魚豆腐湯

  原料:鯽魚1條,豆腐1大塊,姜3片,蔥3段,油、鹽、胡椒、料酒、雞精各適量。

  做法:鯽魚開膛去內臟,洗淨,擦乾,用鹽和料酒稍醃待用;豆腐切成1釐米厚的塊,砂鍋燒熱,放入少量油,將鯽魚放入,煎至兩面呈金黃色。

  加入蔥、姜,倒入開水,加蓋,燒開後轉小火***如果想要湯色雪白,就用大火煲10分鐘***,煲40分鐘後加入豆腐,再煮5分鐘左右,加鹽、胡椒、雞精調味即可食用。

  提示:在冬季,鯽魚肉肥籽多,味道尤其鮮美,民間有“冬鯽夏鯰”之說,所以,冬季是吃鯽魚的好季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