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部按摩手法

  按摩是中醫上經常使用到的一種治療方法,頭痛、疲勞的時候頭部按摩有明顯的緩解功效。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希望對你有用!

  按摩頭部的功效

  頭為十二經絡的諸陽經聚會之處,百脈所通,系一身之主宰,對控制和調節人體的生命活動起著極其重要的主導作用。經穴按摩頭部,可以促進清陽上升,百脈調和,清醒頭腦,增強記憶,防治神經衰弱、高血壓、面神經麻痺、感冒及神經性頭痛等疾病。

  古人對頭髮的養生有豐富的經驗,認為“發是血之餘,一日一次梳”,對身體有益處,可防止頭髮脫落,清醒頭腦,增強記憶,提神等。實踐證明,經常按摩頭部經穴,能改善頭毛囊下末梢血管血液迴流,可使頭髮得到滋養,頭髮烏黑,防止脫落。

  頭部按摩對大腦有健腦安神,聰耳明目的作用。按摩同時還改善腦部的血液迴流,提高大腦的攝氧量,有益於大腦皮質的功能調節,對益智健腦,增強記憶、緩解疲勞、消除緊張、焦虎,使大腦重新獲是充足的精力和體力有益處,頭部按摩,還對防止失眠、耳鳴、耳聾、目眩等有較好的輔助治療作用.

  每個人都有頭痛的經驗,有的人時常頭痛,經常服用止痛藥,或是多休息、多睡覺讓頭痛自然緩解。頭痛大部份沒有生命危險,但某些頭痛可能致命或造成身體嚴重傷害如腦中風、腦動脈瘤破裂等。藉由BH頭部穴道按摩器或簡單的DIY按摩來解除頭痛困擾。

  

  1、推擦腦額

  首先用大拇指或掌心按於兩眉上腦額處面板,兩手分別向左右兩旁輕輕抹動,到眉梢處再推回前額中央。雙手交替,有節律地推擦,十餘次即可。力量不宜過大,以前額面板不變紅為度。

  2、梳摩頭頂

  接著,雙手十指分別放在頭頂兩側,稍用力從前髮際沿頭頂至腦後做梳頭動作20次左右;然後雙手拇指分別按在額部兩側的太陽穴處,其餘四指微分開頂住頭頂,雙手同時用力,從上而下,由下而上做直線按摩10餘次;最後用中指或食指按住頭頂正中的百會穴,用力由輕到重旋轉按揉10餘次即可。

  3、叩頭、揉髮根

  然後,兩手十指彎曲叩擊頭部10餘次後,稍用力抓住髮根,從前至後做梳頭的動作,揉擦整個頭部10餘次,也可用梳子代替。

  4、乾擦臉

  用手指或手掌從眉眼開始至下頦處往返摩擦,如要想起到美容作用,應從下向上提拉按摩。動作要緩慢、有節奏地進行,不可忽快忽慢,要均勻適度。

  頭部按摩穴位

  拿天柱穴

  以拇、食兩指,在頸後部斜方肌上方的天柱穴作拿捏動作,來回拿動各5~10遍,每日早、晚各一次。本法對高血壓引起的頭痛、頸椎病引起的頭痛,具有較好的緩解作用。

  拿合谷穴

  合谷位於拇指和食指之間肌肉豐厚處。手法以拿捏、點按此穴,有明顯酸脹感為度,每次10~15遍,每日2~3次。本法俗稱“拿虎口”。如能經常拿捏、點按此穴,具有清利頭目、緩解各型頭痛。

  抹額印堂穴

  將兩手食指屈曲,拇指按在太陽穴上,以食指內側屈曲面,由正中印堂穴沿眉毛兩側分抹,雙目自然閉合。手法以輕中有重為宜,每次做30遍以上,每日2次為度,本法古代稱“分陰陽”潔,抹後感覺頭清目爽,具有消除頭暈目眩、減輕頭痛之功效。

  拿風池穴

  用拇指與食指、中指相對捏住頸後肌肉近髮際處,手法採用一上一下、一緊一鬆推拿,以頸部感酸脹為度,次數自定,不強求一律,左右手可以交替進行,本法能改善腦部血液迴圈,增加腦組織血液供應。

  浴全頭穴

  頭部有上星、頭維、百會等穴,經常浴頭部各穴有健腦之功效。操作時將兩手五指分開,由前髮際分別向後髮際抹動,如十指梳頭狀,手潔輕重由各人自行掌握,一般以區域性感到熱、舒適、頭皮無痛感為度,次數根據病情而定。亦可用木梳代手指浴頭。本法可緩解腦部血管痙攣、抽搐,使疼痛減輕、思維敏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