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備考經驗

  高中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化的大背景下,提高政治試卷講評有效性是做好政治高考備考工作的重要途徑。接下來小編為你整理了,一起來看看吧。

  

  學習不是記憶結論,而是舉一反三、融會貫通,以事半功倍。如何在倒計時的複習時間裡,最大化、高效地吸取知識,提高綜合素質與學習能力,是眼下進入衝刺階段的初三、高三學生們關注度最高的問題。《招生考試報》公眾號已開通“備考·經驗 ”欄目,陸續分享提高學習思維和學習能力的高質量文章,助正在全力衝刺的你一臂之力!

  歡迎同學們在“評論”裡分享經驗、推薦好文,感謝對本公眾號的關注,期待更多互動。

  高三衝刺階段,教材主幹知識清晰,思維開闊靈活,能夠搶佔提能先機。政治學科的時政性很強,要熟悉的熱點時事內容較多,需要複習的知識點也繁雜,如何梳理知識網路,高效識記住考點,成為漲分關鍵。

  一、熟悉高考試題,把握命題規律

  查閱近五年高考題,弄清以下三個問題:考什麼。結合考綱內容,根據往年高考試題,拉網式排查近10 年考過的基礎知識易錯點、高考常用的考點表達方式及長效時政熱點,並用專門的本子記錄下來,在教材上一一落實標記,然後結合時政熱點進行強化練習鞏固。

  怎麼考。根據“考試說明”及注意經濟函式圖題型、傳導類試題、古詩詞類、漫畫類試題、因果類推理試題、關係類試題的專項練習,及還原法解題思路的靈活使用。在怎麼考的問題上,哪類題型經常失分,就專門找5-10 道類似的題型再鞏固。

  如何答。常見命題障礙如“假如你是人大代表,請你就XX問題向政府提出合理化建議”,學生容易出現審題偏差,錯誤的判斷考點是人大代表的知識,事實上是考查政府的措施,複習時要注意歸納常見的命題陷阱。其次,掌握不同題型答案編制的邏輯順序及習慣。如意義類試題是“材料+有利於”,措施類的試題是“做法+目的”,認識類的試題“肯定及原因+否定及原因”等。再次,研究高考答案的語言結構,一般是“考點+材料印證+解決問題”,儘量做到材料概括精練、得分術語準確簡練,解決問題扼要點明即可。

  二、規範術語,以熱點帶考點

  紮實雙基,才能奠定漲分的基礎。書本知識條理性、系統性不強,導致知識點多面不足;對書本主幹知識的把握和運用篩選能力差,對書本上的基礎知識不求甚解,導致運用能力較差。衝刺階段的複習,要以單元內容或者熱點為專題,梳理主幹知識,形成主幹知識結構圖,強化高效提取資訊。備考時可以用單元框架體系圖,在重難點旁簡要標註要點即可。最好把四本書的內容濃縮在一張A3紙上,隨身攜帶方便複習。

  同時,緊跟老師的課堂教學,按照考試說明、考試要求、考試題型及答案的設定規律,對主幹知識要緊扣時政熱點進行講解和設定練習。逐步清理參考資料及試卷,學會“斷舍離”,在老師的引導下根據自己的掌握情況學會取捨,完善一輪筆記的同時,強化記憶教材語言及熱點關聯詞。

  三、高效筆記,狠抓漲分點

  高三後期評講課的聽課質量直接影響複習效果,而如何高效專注聽課,做筆記的技巧至關重要。高效聽課,需要標註涉及知識點及易錯點;註明解題思路;註明老師講的知識的拓展及歸類,定期複習;註明試題變式,還可能會怎麼考查同一知識。

  需要注意,聽評講課的重點不能簡單的知識核對,改答案,儘量在有限的時間裡,做一道落實一道題;複習一個知識點,就通過練習真正掌握一道,儘量穩重求進。

  四、洞悉閱卷,規範答案書寫

  學得好不如考得好,在基礎紮實的情況下,瞭解我省閱卷的省標與國標的差異,規範答題是漲分必備要領。

  閱卷時間緊,書寫工整簡潔、條理清楚,獲得高分機會大;踩點閱卷多,教材考點放在顯眼位置,有助老師查詢增加得分率;字跡乾淨且充實,常常能獲得老師印象分。

  五、精練選題,針對高校練習

  練習要力求少而精,切忌在高考後期還大搞題海戰術甚至猜題、押題。歸納整理,如何針對性的提取有效資訊,在已經做過和掌握的題型、知識上去結合新的時政熱點,進行一定高度的拓展,其記憶的效果和運用知識的能力提高速度,要明顯優於大面積的盲目發放練習、猜題。

  高三政治備考方法

  備考方法一:四個專題化

  ⑴考點專題化:這是二輪複習的核心和靈魂。研究高考,找出考題與考綱的內在關係,體驗、感受、領悟高考命題規律。重點分析高考問答題答案的合理性、必然性、邏輯性。列考點清單,對考點內分外擴。能從任一考點出發,推理出其他考點。從不同角度,對同一考點歸類。對考點分門別類,如是什麼類考點、為什麼類考點、怎麼辦類考點。

  ⑵熱點專題化:以《時事導讀》為載體,將熱點解讀題目化、問題化。將相似專題、側重於某一內容的專題可合併講解。如經濟類、政治類、文化類、綜合類等。始終堅持考點輻射熱點,熱點回歸考點。

  ⑶訓練專題化:抓小放大,進行選擇題系列訓練,對試題歸類整理,找命題重點和規律。評講專題化。相同、相近考點熱點合併評講,如民族團結問題。

  ⑷方法專題化:對不同題型,如選擇題、辨析型簡析題、探究題等,要總結共有和特有的解題規律,藉助精選優質習題,讓學生運用自如。技巧專題概括。如哲學中的“特點”一詞,可用矛盾特殊性、物質決定意識等考點。

  備考方法二:注重整合

  複習中要把各知識點按一定的內在聯絡串聯起來,弄清各知識點的前因後果及知識點之間的邏輯結構,達到融會貫通、觸類旁通。否則,即使知識點背得再熟,在解答具體問題的時候,由於資訊庫的知識點仍處於零亂狀態,沒有連成線,還是容易因某些疏漏而造成遺憾。例如,對於哲學常識部分的複習,必須根據各部分知識的內在聯絡加以梳理,形成完整的知識框架,從唯物論、辯證法、認識論和價值觀四個方面來把握。對於每個知識點,學生必須弄清楚“是什麼”、“為什麼”、“怎麼樣***做***”,做到全面、準確地掌握。要在掌握基本概念、基本觀點和原理的基礎上,根據知識點間的內在聯絡,打破章節界限,形成完整的知識網路,構建科學的知識體系。

  備考方法三:時事熱點問題

  做好時事、政策教育工作,解讀社會熱點,這是中學政治課教學區別於其他學科的重要特點,也是高三政治二輪複習迎考的重要內容。政策及熱點專題教學是開闊學生視野,系統瞭解黨和國家的大政方針的基本知識,把握國內外時事熱點的來龍去脈,掌握觀察、分析社會問題的基本立場、觀點、方法的重要途徑。這一工作在高考二輪複習佔有特殊重要的地位。

  備考方法四:突出能力

  一直以來,很多學生認為政治只要背會教材上的黑體字就行。從近些年的高考題可以看出,現在考試更加註重能力的考查,而學生能力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因此在第一輪複習時就應該突出對基本能力的培養。主要是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這兩種能力都建立在對知識全面、透徹掌握的基礎上。思維能力的培養,主要是審題的訓練,包括審材料和審設問。因此在複習課和評講課時,一定要引導學生審題,結合學生的答案有針對性評講。

  備考方法五:突破“高原現象”

  一輪複習重心落在考點知識的解讀上,要求學生能夠準確、全面、細緻地掌握考點知識。二輪複習的重心則落在學科知識體系的構建和領悟上。要認真研究教材和考試說明,恰當地確定核心概念,做好概念分級工作,研究概念之間的內在聯絡,揭示規律,把握原理,梳理觀點,構建學科知識體系。要求學生能夠將考點知識融會貫通,通過習題訓練培養比較成熟的學科思想、方法、能力,掌握學科認知活動的規律,擴充套件學生認識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維廣度和深度,樹立堅定的信心和信念,突破學習中的“高原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