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會考知識總結

  會考作為高中學生達標考試,主要測量學生通過高中階段的學習所取得的學業成績,著重考核學生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過關程度,那麼政治會考有哪些考查的知識點呢?接下來小編為你整理了高中政治會考知識點總結,一起來看看吧。

  高中政治會考知識點:生活與消費

  1、商品的兩個基本屬性是使用價值和價值

  2、貨幣的本質是一般等價物。貨幣的基本職能是價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3、紙幣的發行量必須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為限度。

  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待售商品量×價格水平÷貨幣流通速度。

  4、什麼叫外匯匯率升高和外匯匯率跌落?

  如果用100單位外幣兌換成更多的人民幣,說明外幣的匯率升高;反之,則說明外幣匯率跌落。

  5、商品的價值量與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成正比,商品的價值量與社會勞動生產率成反比。

  6、價值規律的內容和表現形式

  價值規律的基本內容:商品的價值量由生產該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商品交換以價值量為基礎,實行等價交換。

  價值規律的表現形式是商品價格受供求關係的影響,圍繞價值上下波動。

  7、價格變動會產生哪些影響?

  ***1***對人們生活的影響:

  ①一般說來,價格上升,購買減少;價格下降,購買增加。

  ②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對價格變動的反應程度是不同的。價格變動對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響比較小,對高檔耐用品需求量的影響比較大。

  ③消費者對既定商品的需求還會受到相關商品價格變動的影響。***互為替代品/互補商品***

  ***2***對生產經營的影響:

  ①調節生產規模 ②提高勞動生產率 ③生產適銷對路的高質量產品

  8、影響消費的因素;主要是居民的收入***當前可支配收入、對未來收入預期、社會總體消費水平***和物價水平。

  9、消費結構的含義?變化趨勢?

  消費結構是指各類消費支出在消費總支出中所佔的比重。

  變化的方向遵循由生存需要到發展需要再到享受需要。

  10、恩格爾係數的含義?變化的意義?

  恩格爾係數是指食品支出佔家庭總支出的比重。

  恩格爾係數過大,必然影響其他消費支出,特別是影響發展資料、享受資料的增加,限制消費層次和消費質量的提高。恩格爾係數減小,表明人們生活水平提高,消費結構改善。

  11、影響人們消費行為的消費心理主要有: 從眾、求異、攀比、求實心理

  12、怎樣做一個理智的消費者?***樹立正確消費觀***

  ***1***量入為出,適度消費 ***2***避免盲從,理性消費

  ***3***保護環境,綠色消費 ***4***勤儉節約,艱苦奮鬥

  高中政治會考知識點:哲學基礎知識

  1、哲學的理解

  ①哲學是關於世界觀的學問,是理論化、系統化的世界觀;

  ②哲學是世界觀與方法論的統一;

  ③哲學是對自然、社會和思維知識的概括和總結

  2、哲學的基本問題:思維和存在的關係問題,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思維和存在何為本原的問題,***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二是思維和存在有沒有同一性的問題,即思維能否正確認識存在的問題***劃分為可知論和不可知論***

  3、唯物主義三種基本形態:古代樸素唯物主義、 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

  唯心主義兩種基本形態:主觀唯心主義和客觀唯心主義

  4、哲學與時代的關係

  真正的哲學都是自己時代的精神上的精華

  哲學對社會的作用***哲學是社會變革的先導***:

  ①哲學可以通過對社會的弊端、對舊制度和舊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觀念,解放人的思想。②哲學還可以預見和指明社會的前進方向,指出社會發展的理想目標,指引人們追求美好的未來,同時能夠動員和掌握群眾,從而轉化為變革社會的巨大物質力量。

  5、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的基礎:

  階級基礎:無產階級的產生和發展

  自然科學基礎:最具代表性的:細胞學說、能量守恆與轉化定律、生物進化論***

  理論來源:德國古典哲學***主要是黑格爾的辯證法和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

  6、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特徵:

  ①第一次實現了唯物主義與辯證法的有機統一

  ②第一次實現了唯物辨證的自然觀與唯物辨證的歷史觀的有機統一

  ③第一次實現了在實踐基礎上的科學性和革命性的統一

  高中政治會考知識點:唯物辯證法

  ***一***聯絡的觀點

  1、 聯絡的普遍性原理

  原理:世界是普遍聯絡的

  方法論:聯絡的普遍性要求我們要用聯絡的觀點看問題,反對形而上學的孤立觀點看問題

  2、聯絡是客觀性原理。

  原理;聯絡是客觀的,聯絡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不管是自在事物的聯絡還是人為事物的聯絡都是客觀的。***

  方法論:聯絡的客觀性要求我們要從事物固有的聯絡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觀隨意性。

  3、聯絡的多樣性原理

  原理:事物之間的聯絡是多種多樣的

  方法論:聯絡的多樣性要求我們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發展的各種條件,一切以時間地點條件為轉移。

  4、 整體和部分的關係原理

  原理:區別:①整體是事物的全域性和發展的全過程,從數量上看它是一;部分是事物的區域性和發展的各個階段從數量上看它是多。②整體和部分在事物發展過程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各不相同。整體居於主導地位,統率著部分,具有部分不具備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發展中處於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從和服務於整體。

  聯絡:整體和部分相互聯絡、密不可分。①整體由部分構成,部分的功能及其變化會影響整體的功能,關鍵部分的功能及其變化甚至對整體的功能起決定作用。②部分是整體中的部分,整體的功能狀態及其變化也會影響到部分。

  方法論:堅持整體與部分的統一

  ② 樹立全域性觀念,辦事情從整體著眼,尋求最優目標

  ②搞好區域性,使整體功能得到最大發揮。

  5、系統和要素的關係

  系統的基本特徵是整體、有序性和內部結構的優化趨向

  系統優化的思想要求我們用綜合的思維方式來認識事物

  ***二***發展的觀點

  1、發展的普遍性原理

  原理: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運動、變化和發展的***世界是永恆發展的***。***發展的實質是事物的前進和上升,是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

  方法論:要求我們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精神。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具有創新

  2、 量變和質變的辨證關係原理***做好量變的準備,促進事物的質變***

  原理:事物的變化發展都是量變和質變的統一;一切事物的發展都是首先從量變開始的,量變是質變的前提和必要準備;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事物就是在量變和質變的兩種狀態中不斷髮展的。***即事物的發展就是這樣由量變到質變,又在新質的基礎上開始新的量變,如此迴圈往復,不斷前進。***

  方法論:①我們要積極做好量的積累,為實現事物的質變創造條件;

  3、 事物發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相統一原理

  原理:事物發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事物發展的道路是曲折的,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

  方法論:①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對未來充滿信心,積極鼓勵、熱情支援和悉心保護新事物的幼芽,促使其成長壯大;②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不斷克服前進道路上的各種困難,勇敢地接受挫折與考驗。

  ***三***矛盾的觀點

  1、矛盾的觀點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著兩個方面,這兩個方面既相互對立,又相互統一。簡言之,矛盾就是對立統一。

  要求我們用對立統一觀點看問題***即用全面觀點看問題***

  2、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原理:矛盾存在於一切事物中,並且貫穿於每一事物的始終,即事事有矛盾,時時有矛盾。

  方法論:①要承認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觀性,敢於承認和揭露矛盾;②要善於全面分析矛盾,堅持兩分法***即一分為二觀點看問題***,防止片面性。

  3、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原理:矛盾著的事物及其每個側面各有其特點***矛盾具有特殊性***

  方法論:要求我們要對具體問題進行具體分析

  ***補充理解: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馬克思主義的一個重要原則,是馬克思主義的活的靈魂。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我們正確認識事物的基礎,也是我們正確解決矛盾的關鍵。

  4、、矛盾普遍性與特殊性辨證關係原理

  原理:二者是辨證統一的關係,

  對立: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關係也就是矛盾的共性和個性、一般和個別的關係。

  統一:二者相互聯結***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聯結。一方面普遍性寓於特殊性之中,並通過特殊性表現出來,沒有特殊性就沒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離不開普遍性。***

  二者在不同的場合可以相互轉化。***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

  方法論:①學會正確認識事物的秩序***特殊——普遍——特殊***

  ②學會科學的工作方法 *** 一般號召與個別指導相結合的科學的工作方法。***

  ***補充: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辯證關係原理,是關於事物矛盾問題的精髓,是馬克思主義普遍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哲學基礎,是我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依據。***

  5、主次矛盾辯證關係原理

  原理:在複雜事物的發展過程中處於支配地位,對事物發展起決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其他處於從屬地位、對事物發展不起決定作用的矛盾則是次要矛盾。二者相互依賴、相互影響;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

  方法論:①要善於抓重點,集中主要力量解決主要矛盾;②要學會統籌兼顧,恰當地處理次要矛盾。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

  6、主次方面辯證關係原理

  原理:二者是對立統一的關係,矛盾的主要方面與次要方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賴,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

  方法論:看問題既要全面,又要善於分清主流和支流;抓主流,不忽視支流;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

  7、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

  原理:主次矛盾和主次方面的相互關係原理

  方法論: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兩點是有重點的兩點,重點是兩點中的重點。

  8、矛盾觀***6 個原理 ***

  矛盾分析方法: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

  ***或者加上 堅持全面觀點看問題***

  9、唯物辯證法與形而上學的基本觀和根本分歧點

  唯物辯證法兩大總特徵:聯絡的觀點和發展的觀點

  唯物辯證法主張用聯絡、發展、全面的觀點看問題

  ***形而上學主張用歸、靜止、片面的觀點看問題***

  唯物辯證法的根本觀點是:矛盾的觀點

  唯物辯證法的實質和核心:矛盾規律即對立統一規律

  矛盾分析法是我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唯物辯證法和形而上學的根本分歧:是否承認矛盾,是否承認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

  10、辯證的否定觀

  原理內容:①辯證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發展自己。

  ②辯證的否定是發展的環節,是實現新事物產生和促進舊事物滅亡的根本途徑。

  ③辯證的否定是聯絡的環節,新事物產生於舊事物,它總是吸取、保留和改造舊事物中積極的因素作為自己存在和發展的基礎。

  ④辯證的否定的實質是“揚棄”,既不是簡單地肯定一切,也不是簡單地否定一切。

  方法論:①樹立創新意識,做到不唯書,不唯上,只唯實。

  ***我們不僅要尊重書本,尊重權威,還要立足實踐,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不斷實現理論和實踐創新與發展。***

  11、辯證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我們要樹立創新意識***破舊立新***

  12、創新對社會的作用***創新推動生產力的發展,推動生產關係和社會制度的變革、推動人類思維和文化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