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護牙有什麼常識

  在兒童的成長過程中很容易出現各種健康問題,比如牙齒很容易受到傷害,為了保證兒童的牙齒健康一定要培養兒童良好的護牙習慣,那麼兒童護牙的常識有哪些? 下面就不妨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兒童護牙的7個常識

  1.刷牙時間不能少於2分鐘。刷牙時間至少要2分鐘,每天至少兩次,每三個月換一次牙刷。

  2.口腔癌是最致命的癌症之一。人們常常會忽略口腔腫塊或起泡,這有可能會導致口腔癌等嚴重問題。因此,無論那些跡象有多麼微小,一旦發現就要及時就醫。

  3.看病前,擦掉口紅或脣膏。不然會蹭到醫生的手套上,甚至弄髒牙齒、牙床,影響醫生辨色診斷。

  4.運動也會引起牙齒問題。劇烈運動可能導致脫水,削弱唾液預防口腔疾病的功能。這樣,蛀牙、細菌堆積的風險會增大。而且許多運動飲料含有意想不到的糖類和酸類物質可能會破壞你的牙釉質。

  5.口腔預示全身健康。口腔影響著身體的其他各個部位。如果牙齦有問題,那麼心臟病患病率比普通人高4倍。如果第一顆臼齒相對較矮,而且時有疼痛,就表示消化有問題。

  6.看牙前停用止疼藥。有些人經常服用阿司匹林等藥物,但它會讓你在拔牙時大量出血。

  7.牙齦出血很嚴重。牙齦出血是炎症表現,很可能你已經出現了感染。

  兒童牙齒保健該怎麼做

  1.護牙從1歲開始。美國疾控中心一份報告稱,及早展開口腔衛生防護措施,既有益健康又節約醫藥費。與其他孩子相比,1歲時就開始口腔減肥保護的孩子,5年後看牙醫的費用降低40%。

  2.培養孩子刷牙習慣。從小培養孩子的刷牙習慣非常重要。兒童牙科專家貝弗利·拉金特博士表示,孩子長出第一顆牙時,就該給他刷牙,甚至在孩子出牙前,父母就可以用紗布為孩子清潔口腔。長牙後,應選擇軟毛兒童牙刷,每天早晚刷兩次。

  3.避免“奶瓶齲齒”。兒科醫生和牙醫一直告誡家長,不要讓孩子含著奶瓶睡覺。這是因為奶嘴上的糖分會粘在孩子牙齒上,造成口腔細菌,併產生酸性物質,導致齲齒髮生。若不及時治療,牙病會對兒童正常發育以及語言學習等方面造成不良影響。如果孩子有含奶瓶睡覺的習慣,奶嘴最好沖洗乾淨,奶瓶中只倒涼白開。

  4.喝飲料少用吸管。很多孩子喜歡用吸管杯喝水和果汁。專家表示,果汁及其他含糖飲料不利兒童牙齒健康。特別是嬰幼兒長期使用吸管還會導致門牙後部齲齒,因此喝果汁時儘量用廣口杯。

  5.兩歲時應告別奶嘴。1歲的孩子含奶嘴有助於防止嬰兒猝死綜合徵,但長期使用奶嘴會危害牙齒健康。用力吮吸奶嘴會影響孩子上下牙排列的整齊性,乃至影響嘴形。專家建議,孩子2歲時,就該扔掉奶嘴。

  6.當心不利口腔的藥物。很多小兒藥物中含有糖分,這些成分粘在牙齒上,也會增加齲齒危險。小兒哮喘和心臟病類藥物尤其容易導致齲齒,抗生素及某些哮喘藥物會導致酵母過量生長,引起真菌感染,因此服完藥要漱口。

  7.堅持口腔衛生不妥協。很多家長認為,教嬰幼兒刷牙或使用牙線非常困難,且小題大做。但專家認為,保持孩子口腔衛生絕非小事,必須嚴格要求,馬虎不得。

  總結:牙齒的好壞一直是父母擔心的,畢竟兒童都會喜歡一些甜食,但是不注意牙齒養護的話,就會產生齲齒,因此現在的父母格外的注意兒童的牙齒,而文中講述的7個常識以及7個習慣,各位家長及不妨就遵照著做吧。

  保護兒童牙齒健康的方法

  ***1***碳酸飲料不要多喝

  其實這個不但對我們的牙齒沒有好處之外,喝的太多對我們的身體也不好。如果你喜歡喝飲料的話,一定要注意量,同時儘量選擇少含碳酸的比較好。因為碳酸的酸性會腐蝕保護牙齦的保護層。

  ***2***多吃蔬菜水果

  蔬菜水果,其實,我們每天都會提醒我們去多吃,但是感覺總是吃的不多,畢竟它們比不上各種肉食的芳香可口。現在我們從來不愁吃肉,也因此會導致我們人體的各種維生素的攝入相對比較少。所以,我也來說一下,儘量多吃點蔬菜水果,是很有好處的,不但對我們身體非常有利,同時,蔬菜水果豐富的維生素能夠預防我們牙齒的牙齦出血或是炎症等。所以,為了保護牙齒,多吃點蔬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