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秋季腹瀉護理_秋冬季寶寶腹瀉了怎麼辦

  小兒秋季腹瀉主要發病人群是2歲以下兒童,秋季腹瀉主要表現是腹瀉、嘔吐、發熱,寶寶的腹瀉家長們應該如何做好護理呢?寶寶秋季腹瀉護理這個問題由小編來為您解答!

  如何解決寶寶秋季腹瀉

  關於治療和護理方面的重要Q&A

  Q腹瀉是否要用抗生素?

  A國內調查結果顯示,秋季腹瀉病治療中抗菌藥物使用率高達50%~80%,可見濫用抗菌藥物現象較為普遍。事實上,中國腹瀉病治療方案中指出,70%的急性水樣便腹瀉多為病毒或產毒素細菌引起,可以不用抗菌藥物,只要做好液體療法,選用微生態調節劑***如麗珠腸樂或培菲康等***和粘膜保護劑***如思密達等***,大多數患兒可以治癒;大約30%拉膿血便患兒多為侵襲細菌如痢疾桿菌、侵襲性大腸桿菌、沙門氏菌等引起,仍主張使用敏感抗菌藥物。通常使用一種當地有效的抗菌藥物。如用藥48小時病情未見好轉,再考慮更換一種抗菌藥物。濫用抗菌藥物會造成細菌耐藥菌株不斷增多,同時還可繼發腸道菌群失調、黴菌性腸炎等,使腹瀉病遷延或加重。

  70%的急性水樣便腹瀉寶寶可用微生態調節劑和粘膜保護劑做好液體療法,不必使用抗菌藥物。靜脈輸液只用於中重度脫水,爸媽切不可隨意向醫生要求輸液治療。

  Q腹瀉是否要禁食?

  A傳統的觀點對急性腹瀉採用禁食8~12小時,甚至24小時的飢餓療法,這種令“胃腸道休息”的治療方法是不太正確的。許多研究表明,即使急性腹瀉時,患兒胃腸道的消化吸收功能並未完全消失,對營養物質的吸收仍可達到正常的60%~90%。較長時間飢餓,不僅不利於患兒營養的維持,並且如果原來有營養不良者,則其營養狀況將更進一步惡化,還會影響腸粘膜修復、更新,降低小腸的吸收能力,使免疫力下降,反覆感染,最後導致“腹瀉-營養不良-易致腹瀉”的惡性迴圈。

  兒科專家目前主張對急性腹瀉應繼續母乳餵養或餵食。理由是,禁食是有害的,這是因為腹瀉患兒現有營養丟失較多,限制飲食會導致無法挽回的營養損失;禁食患兒因飢餓常哭鬧不止,易發生低血糖,體重明顯減輕。繼續餵食者食慾恢復快,腹瀉和嘔吐次數並未因此而增加,且體力恢復早,抗病力較強,有利於疾病的康復。

  專家們指出,母乳餵養兒可自由吃奶及喂水;人工餵養兒可先喂稀釋牛奶***1份牛奶加2份水***餵養2~3天,以後逐漸增至全奶;半歲以上的寶寶可選用米湯、稀飯或爛麵條等,可給些新鮮水果汁或水果以補充鉀,並加些熟植物油、疏菜、肉末或魚末等,但需由少到多,逐漸過渡到已經習慣的平常飲食。

  Q為何首選口服補液鹽?

  A據醫生統計,嬰幼兒秋季腹瀉引起的脫水90%以上屬於輕度和中度脫水,僅10%屬於重度脫水。兒科專家們指出,對急性腹瀉併發輕、中度脫水患兒,治療首選高效又價廉的口服補液鹽***簡寫ORS,各醫院和大藥房都有出售***進行口服補液療法。寶寶每腹瀉一次,服ORS約50~100毫升,起到防治脫水的作用。

  在得不到標準ORS的情況下,可用湯加鹽溶液。具體配方是:米湯500毫升***1斤裝酒瓶一瓶***+白糖10克***5毫升2平勺***+細鹽1.75克***一個啤酒瓶蓋的一半***+水500毫升煮2~3分鐘。按每公斤體重20~40毫升給予,4小時內服完,以後隨時口服,能喝多少給多少。

  專家們還指出,靜脈輸液只用於中重度脫水。需要在專科醫生指導下使用。家長切不可隨意向醫生要求輸液治療。這是因為濫用輸液不僅會增加患兒痛苦和家長的經濟負擔,有時會發生輸液反應引起病情惡化。

  Q如何知道寶寶是否脫水?

  A臨床上,判斷嬰幼兒腹瀉脫水的主要指標有:⑴體重迅速減輕:患兒體液丟失佔體重5%以上考慮脫水存在;⑵少尿:尿量減少程度與脫水嚴重程度成正比;⑶眼窩凹陷:寶寶雙眼窩凹陷時提示已有輕中度脫水;⑷哭時仍有眼淚水,說明患兒處於輕度脫水狀態;哭而無淚水、口渴、煩躁不安提示機體嚴重缺水。此外,嬰兒前囟門凹陷,面板彈性差,四肢末端涼也為患兒脫水的客觀現象。

  Q如何護理好腹瀉寶寶?

  A秋季腹瀉是嬰幼兒最常見的疾病之一,多數發生在家中,正確的生活護理至關重要。首先要注意觀察寶寶的神志、精神狀態、面容、四肢溫度、脈搏等變化,注意脫水是否改善或加重;觀察大便次數、量及性狀,並認真做好各項記錄;保留一些新鮮大便送到附近醫院化驗,有助於病因診斷,為疾病治療提供可靠依據;做好床邊隔離,護理病兒前後都要認真洗手,防止交叉感染;每次大便後清洗臀部,防止發生尿布皮炎,注意有無排尿。專家們指出,嬰幼兒秋季腹瀉的治療要點是繼續餵食、服用口服補液鹽、做好液體療法,合理應用藥物,一般在5~8天就可完全治癒。

  幾招治好寶寶秋季腹瀉

  1.衛生清潔,家庭隔離

  崔其亮說,輪狀病毒具有高度傳染性,一年四季都會發生,秋冬季是感染高峰期,所以叫“秋季腹瀉”簡稱“秋瀉”。這種疾病在我國各地均有流行。孩子得了秋季腹瀉,一定要注意衛生。父母喂孩子前認真洗手;孩子的用具、玩具、餐具經常清洗消毒,奶瓶每次使用清洗後,最好高溫燒煮消毒20分鐘;病孩應家庭隔離,糞便妥善處理,便器、尿布徹底消毒;孩子的用具應與大人分開,患病孩子應有專用消毒盛器和消毒鍋。

  2.補充水分,預防脫水

  廣醫三院兒科醫師譚小華說,可以給患兒飲用高效又價廉的口服補液鹽***簡寫ORS,各醫院和大藥房都有出售***進行口服補液療法。孩子每腹瀉一次,服ORS約50~100毫升,能起到防治脫水的作用。在得不到標準ORS的情況下,可用湯加鹽溶液。具體配方是:米湯500毫升***1斤裝酒瓶一瓶***+白糖10克***5毫升勺2平勺***+細鹽1.75克***啤酒瓶蓋的一半***+水500毫升煮2~3分鐘。按每公斤體重20~40毫升的量4小時內服完,以後隨時口服,能喝多少給多少。如孩子腹瀉加重,並伴有高熱、吐瀉頻繁、合併脫水現象時,應及時到醫院治療。

  3.家庭護理,細緻觀察

  譚小華指出,要注意觀察孩子的神志、精神狀態、面容、四肢溫度、脈搏等變化,注意脫水是否改善或加重;觀察大便次數、量及性狀,並認真做好各項記錄;保留一些新鮮大便送到附近醫院化驗,有助於病因診斷,為疾病治療提供可靠依據;做好床邊隔離,護理病兒前後都要認真洗手,防止交叉感染;病兒每次大便後應及時更換尿布,並用溫開水沖洗肛門及周圍,預防發生紅臀及泌尿系統感染。如果已經形成紅臀,可塗鞣痠軟膏或金黴素魚肝油等,同時注意有無排尿。

  4.適當飲食,迅速康復

  秋季腹瀉的孩子一般無需禁食,即便要禁食,也不宜超過6~8小時。因為禁食可能會導致孩子飢餓性腹瀉,出現脫水和電解質紊亂,還可能出現營養不良。而過多地補充高蛋白、高營養的食物,可能反而加劇腹瀉,同時也不利於孩子腸胃的修復。在孩子腹瀉時,可適當延長餵哺時間,減少餵哺劑量,孩子不吃時,不要硬逼,非常喜歡吃的也不要沒有限制。崔其亮指出,嬰幼兒秋季腹瀉的治療要點是繼續餵食,人工餵養的孩子,應吃去乳糖的奶粉,或1/2稀釋牛奶;已新增輔食的孩子可吃稀粥或麵條。服用口服補液鹽,做好液體療法,合理應用藥物,一般病程在5~8天就可完全治癒。

  5.急病投醫,資料齊全

  當孩子腹瀉情況嚴重,或者伴隨其他症狀時,父母必須及時帶孩子到腹瀉門診就診,別忘帶大便,只要是3天之內的就行。只有查大便,才能將小兒的病情與其他腸道疾病區分,準確診斷,以便對症下藥。

  6.日常餵養,宜少不宜多

  做媽媽的,都是無比疼愛孩子的,喜歡看孩子多吃飯,恨不得天下的美食都讓孩子吃盡。每天努力地為他安排著各種各樣的食譜,各種各樣的營養搭配。想法雖好,但關鍵是量一定要掌握好。其實寧願孩子少吃,不能多吃。每天的蔬菜量略有增加,但葷菜類少吃,哪天感覺他消化不太好時就不吃。葷菜類多吃魚,少吃肉。必要的情況下,可以減掉一頓輔食,但牛奶和水果不減。這樣既易消化,還保證了營養。孩子的消化系統抵抗力得到了保障,免疫系統也能慢慢建立起來。如果攝入食物過多,必然造成消化系統、代謝系統的超負荷運轉,腎臟、肝臟負擔過重,不久就會食積成滯熱,留阻體內,妨礙正常迴圈,降低抵抗力,引發疾病。還是那句老話:“要得小兒安,三分飢和寒”,可以說是多代人撫育兒女流傳下來的真理了。

  7.保持活動,加減衣物

  腹瀉期間,孩子排出多,進食、吸收少,身體的能量產生少,提倡讓孩子多休息,但不是絕對臥床,可以給予適當的活動時間。早上醒時孩子身體熱量少,這時要特別注意不要讓孩子著涼,到中午陽光明媚時,要去掉馬甲。只穿一件單衫的孩子,無比利索,小手漸漸變得溫潤、潮溼,這才是健康的體溫表現。

  寶寶秋季腹瀉護理的人還:

1.寶寶秋季腹瀉怎麼治療

2.寶寶秋季腹瀉食譜

3.小兒秋季腹瀉該如何預防

4.秋季新生兒如何護理

5.秋天的幼兒育兒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