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養生如何做

  天氣的變冷很容易引起身體的不適,那麼在秋季當中我們該如何養生呢?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秋季養生的方法,希望對你有用!

  秋季養生的4大方法

  衣

  寒則首先傷肺,對於平素有慢性支氣管炎、哮喘、慢性鼻炎、過敏性鼻炎者,建議除找醫生調理之外,每日早晚出門時戴上口罩,這不僅可幫你過濾過敏源,更主要的是吸入的冷空氣經口罩後會變暖,可有效減輕肺系疾病的症狀並預防其發生、加重。

  衣服應穿長袖,最好穿秋衣、毛衣,再圍一條圍巾以保持嗓子溫暖,並注意保護好背部不受涼,因為背部為足太陽膀胱經和督脈所過之處。中醫認為,太陽主一身之表,感冒為表證,為寒邪傷表所致,故應保護背部的足太陽膀胱經。而督脈主一身之陽氣,寒邪傷督脈則一身陽氣被損,而變生它病。

  對於高血脂、動脈硬化、冠心病和平常就容易頭暈、耳鳴、腦部缺血缺氧的人,尤其是老年人,應早晚出門時戴上帽子,並注意胸部的保暖。以防冷空氣引起血管驟然收縮或血流驟然減慢,而發生心肌梗死、腦梗塞等嚴重的心腦血管病。建議到醫院進行相應的調理,預防心腦血管病的發生。

  平素有慢性胃炎、慢性腸炎的患者,夜間要注意蓋好被子,護好腹部,以免病情加重。

  食

  深秋降水量明顯減少,空氣乾燥,燥則津液不足,再加上氣候變冷,血液執行會更緩慢。所以,這時候飲食要以溫潤為主。

  潤燥清熱的食物有百合、沙蔘、麥冬、梨;

  性平潤燥的食物有黑芝麻、山藥、蜂蜜、銀耳;

  此外,還有味酸的五味子、烏梅都可以收斂陽氣,而生津養陰。

  百合,藥性微寒,對於秋季煩躁、乾咳、睡眠障礙有很好的效果。沙蔘和麥冬,性涼,可養陰潤肺,益胃生津,對於氣候乾燥而口咽鼻腔乾燥引起的不適都有很好的效果,可與百合同用。梨,性涼,可清熱潤燥,化痰止咳。適合燥邪傷肺所致的乾咳、痰稠難咯及咽喉乾燥。

  用於秋季的睡眠障礙,可用百合、五味子各6克,水煎代茶飲;

  用於秋季的乾咳、咽喉乾燥,可用百合、沙蔘各6克,梨皮一個,水煎代茶飲;

  用於秋季面板乾燥不適,可用銀耳、百合、山藥、大棗,煎湯後,放蜂蜜一勺,代茶飲;

  用於秋季面板及毛髮乾燥、大便乾燥,防止心腦血管硬化,可用黑芝麻10克,炒香後,直接嚼食;

  同時,如苔厚痰多而咳嗽者,可食白蘿蔔、荸薺,也可生用榨汁服,效果更佳;

  對於,平素陽氣虛弱者,用清熱潤燥的方法時,可放兩片生薑同煮。

  秋季,寒氣漸重,燥邪也盛,飲食要溫吃,忌吃生冷和辛辣。生冷可傷陽氣,辛辣則耗人津液。

  住

  秋季夜深露重時,當關窗而臥,避免開窗寒風直吹。以免寒氣傷人,使心腦血管驟然收縮或血流減慢造成心肌梗死或腦梗塞。白天應開窗保持空氣流通,可有效防止感冒的發生。對於北方乾燥嚴重的地區,也可適當使用加溼器,可緩解因空氣乾燥而引發的鼻咽部乾燥不適。《千金要方·道林養性》說:“凡人臥,春夏向東,秋冬向西”,《老老恆言》則記載:“凡臥,春夏首宜向東,秋冬首宜向西。”即認為春夏屬陽,頭宜朝東臥;秋冬屬陰,頭宜朝西臥。這正暗合了《黃帝內經》“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養生理念。

  行

  寒露之後,宜外出賞菊觀花以愉悅心情,使心情平靜、神志收斂,這正是秋季“養收”之道。同時,秋季在志應悲,萬物蕭條,身體由夏季的活躍突然變得緩慢,這時人們易產生悲觀的情緒。這時應去登高爬山,以放鬆心情,使悲觀之氣得以疏散。同時夜深露重,寒氣最易傷人,夜間活動應該減少和提前結束了。《黃帝內經》雲:“秋三月,此謂容平。天氣以急,地氣以明,早臥早起,與雞俱興……”所以,秋季應早睡早起,夜晚十點就應該入睡了,早晨應該跟著雞叫起床。這樣,才能讓陰氣順利收斂,讓人體順應四時之氣。

  秋季養生小訣竅

  第一,多吃深色蔬菜

  尤其是綠葉菜和橙黃色蔬菜。在夏天,為了祛暑降溫,人們所吃的果蔬一般以瓜類為主,比如冬瓜、黃瓜、西瓜、甜瓜等,然而這類果蔬中的胡蘿蔔素 *** 它在人體內能轉化為維生素 A *** 含量較低,這樣容易導致人體內的維生素 A 儲備較少。維生素 A 為上皮組織的合成和修復所必需,如果它嚴重不足,面板和黏膜的抵抗力就會降低,表面所分泌的黏液和皮脂減少,黏膜免疫功能也會下降。維生素 A 缺乏表現為表皮乾燥,毛囊突起,面板摸起來比較粗糙,甚至眼睛也會發幹。橙黃色蔬菜和綠葉菜中富含胡蘿蔔素,比如胡蘿蔔、菠菜、芥藍、西蘭花、小白菜等,秋季應該多吃。

  第二,常吃有助養胃的食物

  比如南瓜、小米等。秋季是消化道疾病的高發期,頻繁吃肥甘厚味之物會讓脆弱的腸胃 " 雪上加霜 ",此時應該吃一些有助養胃的食物,比如南瓜、小米、圓白菜、姜、木瓜等。另外,酸奶、豆豉等發酵食物營養豐富且易於消化,也非常適合秋天食用。

  第三,用薯類來代替部分精白米麵

  秋季正是薯類出產的旺季,經常吃一些山藥、芋頭、土豆、紅薯等,用來替代精白米麵,是非常好的選擇。一方面,薯類食物中富含 B 族維生素和鉀、鎂等礦物質,膳食纖維也比較豐富,有助於人們獲取更多的營養。另一方面,現代研究表明,它們作為主食食用有利於預防高血壓等慢性病。

  第四,每天吃一小把堅果

  俗話說," 春吃芽、夏吃瓜、秋吃果、冬吃根。" 秋季正是食用花生、核桃、榛子、杏仁等堅果的好時候。常吃堅果有助心臟健康,並且堅果還能提供維生素 E 和多種微量元素。入秋後氣候會日益乾燥,多吃炒乾的堅果嗓子會不舒服。建議用原味生食、五香煮和輕烤的方式,比如沒烤過的核桃仁、榛子、松子等,五香煮花生,輕烤的巴旦木、開心果和腰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