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秋季要怎麼養生

  秋季,自然界陽氣由疏洩趨向收斂、閉藏,起居作息要相應調整。早臥早起,與雞俱興。那麼幼兒秋季養生小常識有哪些?下面小編就為大家詳細介紹下!

  幼兒秋季養生小常識

  1、幼兒秋季養生小常識

  加強飲食調養。秋季天氣乾燥,津液易傷,引起咽、鼻、脣乾燥及乾咳、聲嘶、面板乾裂、大便燥結等燥症,幼兒飲食要以“滋陰潤肺”為基本準則,另外還應“少辛增酸”。 秋季氣候乾燥,幼兒應儘可能少食蔥、蒜、姜、茴香、辣椒等辛味之品,多飲用開水、淡茶、豆漿、乳製品、蜂蜜、果汁以及牛奶等飲料,適當多食糯米、鴨肉、青菜、番薯、玉米、山藥、芝麻、藕、柿子、香蕉、紅棗、柑橘、山楂、蘋果、梨、葡萄、核桃、甘蔗等新鮮果蔬,潤肺生津、養陰清燥。幼兒家長可以給幼兒適當補充一些維生素,讓幼兒服用沙蔘、麥冬、百合、杏仁、川貝等,還可烹製百合蓮子粥、銀耳冰糖糯米粥、杏仁川貝糯米粥、黑芝麻粥、杏仁豬肺湯、羅漢果燉豬肺、貝梨***貝母和雪梨***燉豬肺、蓮子百合燉豬肉、沙蔘燉肉等保健藥膳讓幼兒服食。

  2、秋季犯困吃什麼比較好

  菠菜:菠菜中含有女性比較容易缺乏的礦物質——鎂。女性每日攝入的鎂如果少於280毫克,人就會感到疲乏。鎂在人體內的作用是將肌肉中的碳水化合物轉化為可利用的能量。

  金槍魚:在高蛋白質的魚類中,金槍魚含有豐富的酪胺酸,酪胺酸在人體內能幫助生產大腦的神經傳遞物質,使人注意力集中,思維敏捷。

  3、秋季養生的幾個禁忌

  無病進補。既增加開支,又害自身。如服用魚肝油過量可引起中毒,長期服用葡萄糖會引起發胖、血中膽固醇增多、易誘發心血管疾病。

  慕名進補。認為價格越高的藥物越能補益身體,人蔘價格高,又是補藥中的聖藥,所以很多人服用,但要注意的是,濫服人蔘會導致過度興奮、煩躁激動、血壓升高及鼻孔流血等症狀。

  不分虛實。中醫的治療原則是虛者補之,不是虛症病人不宜用補藥,虛症又有陰虛、陽虛、氣虛、血虛之分,對症服藥才能補益身體,否則會適得其反。中醫講“虛不受補”,在身體很虛的情況下直接大補特補身體會吃不消,要一步步的慢慢補充。

  幼兒秋季養生水果

  甜蜜柑橘。柑橘性溫、味甘,有開胃理氣、止渴潤肺之功效。柑橘性溫、味甘,有開胃理氣、止渴潤肺之功效。不過,陰虛火旺體質者多食會出現口舌生瘡、咽乾喉痛等上火症狀。食療養生:柑橘渾身是寶,均可中醫入藥。橘皮、生薑、蘇葉各9克,水煎加紅糖服,可治感冒咳嗽;橘皮、生薑、川椒各6克,水煎服飲用可治胃寒嘔吐。性支氣管炎。

  梨園飄香。有“百果之宗”美譽的梨性寒、味甘,能幫助消化,增進食慾。有潤肺清心、消痰止咳等功效。食療養生:生梨一個,洗淨連皮切碎,加冰糖燉水服,可治感冒咳嗽引起的急性支氣管炎。

  蘋果熟了。蘋果性平、味甘,是健脾開胃的良品。粗纖維含量高的蘋果含有蘋果酸、鞣酸和枸櫞酸等,故有收斂止瀉的作用。蘋果性平、味甘,是健脾開胃的良品。粗纖維含量高的蘋果含有蘋果酸、鞣酸和枸櫞酸等,故有收斂止瀉的作用。食療養生:蘋果乾粉15克,空腹時溫水調服,每日2~3次,可治慢性腹瀉、神經性結腸炎等。

  幼兒秋季養生食譜

  魚蛋餅【原料】雞蛋半個,淨魚肉20克,淨蔥頭10克,黃油6克,番茄沙司10克。

  【製作】蔥頭切成碎末備用;魚肉煮熟,放入碗內研碎備用。雞蛋磕入碗內,加入準備好的魚泥、蔥頭末,調拌均勻成餡。

  【功效】魚蛋餅含有嬰兒生長髮育所需的優質蛋白質、脂肪、鈣、磷、鐵、鋅及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E等多種營養素,對嬰兒強壯身體大有裨益。

  豆腐鮮蝦丸

  【原料】嫩豆腐2塊,鮮蝦仁250克,雞蛋1個,豬肥肉30克,蔥末、精鹽、澱粉、胡椒粉、味精各適量,花生油500克。

  【製作】將豆腐放鍋內,注入清水,精鹽,煮沸,取出,瀝去水分。蝦仁洗淨,剁成蝦蓉末;豬肥肉剁碎。鍋置火上,倒入花生油,燒至五成熱後,將豆腐肉泥擠成小丸子放入油鍋,用中火炸至金黃色,撈出,瀝油,裝盤即可。

  【功效】此菜營養全面、豐富,含有幼兒生長所必需的蛋白質、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等營養素。適宜幼兒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