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上的勵志故事大全

  在體壇上,總有許許多多的體育健將,讓我們感到無比欽佩。然而,在他們運動場光鮮的背後,確實不斷地磨練與堅持。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體壇上的勵志故事,供大家參閱!

  體壇上的勵志故事:體育改變命運

  王室成員一直是英國人熱議的話題,比起女王、王子、公主等含著金鑰匙出生的幸運兒,嫁入王室的王妃更被人們所關注,從曾經的戴安娜,到如今的凱特。一方面是王妃們美麗的外貌、優雅的氣質使人著迷,成為人們模仿的典範,另一方面,這種一下子改變命運的“灰姑娘”式的故事讓人嚮往。

  戴安娜、凱特通過婚姻改變了自己的人生軌跡,而奧運會賽場也是一個改變命運的大舞臺。索馬利亞的法拉赫和穆罕默德分別參加倫敦奧運會女子400米和男子1500米比賽,今年4月,索馬利亞奧委會主席和足協主席被炸身亡,這個飽受乾旱、饑荒和戰亂折磨的國度,奧運夢想讓他們暫時忘卻苦難。

  如果不是跑步,他們很可能拿著武器在槍林彈雨中煎熬。美國姑娘羅布爾斯,在選拔賽前才找到贊助商,籌到來倫敦的經費。而在美國代表團裡,NBA球星一年賺到好幾千萬,可有的專案的運動員卻為盤纏發愁。不可能拿到獎牌的羅布爾斯淡然地說,舉重讓別人認識了我,我為穿不了比基尼的人樹立了榜樣。

  中國的射擊姑娘易思玲最後兩槍扭轉乾坤,這個15歲時萌生打工念頭的湘妹子,替中國代表團搶下頭功,獎金收益上百萬。孫楊在倫敦順利拿下兩塊金牌後,廣告代言將邁入億元俱樂部。直到今天,曾經走到退役邊緣的陳定,在生日當天當上了奧運冠軍。最後時刻入選奧運代表團的李雪芮,成為了羽毛球的新女皇……奧運會賽場上一次又一次上演著“灰姑娘”的神話,也一次又一次地改變著運動員的命運。

  倫敦奧組委主席塞巴斯蒂安·科說,奧運會是改變許多青年人人生軌跡和生活方式的唯一途徑。他自己就是最好的例證。當年中考失敗,他在職高裡發憤圖強考進拉夫堡大學,在中長跑中嶄露頭角,並兩奪奧運會冠軍。沒人比塞巴斯蒂安·科對倫敦奧運會的口號“激勵一代人”更能感同身受,是體育成就了他的今天,他也希望將這份力量帶給更多的人。

  其實,每個人心中都藏有“灰姑娘”的夢想,那是對美好的一種追求,對幸福的一種嚮往。“灰姑娘”的故事不可能經常發生,但只要你心懷夢想,並努力為之付出行動,我們每個人都能成為主宰自己命運的強者。

  體壇上的勵志故事:鄧亞萍的勵志故事

  鄧亞萍是乒乓球歷史上最偉大的女子選手,她5歲起就隨父親學打球,1988年進入國家隊,先後獲得14次世界冠軍頭銜;在乒壇世界排名連續8年保持第一,是排名世界第一時間最長的女運動員,成為唯一蟬聯奧運會乒乓球金牌的運動員,並獲得4枚奧運會金牌,其中包括單打和與喬紅組合的雙打。

  童年的鄧亞萍,因為受當時體育教練父親的影響,立志做一名優秀的運動員。但是她個子矮,手腳粗短,根本不符合體校的要求,體校的大門沒能向她敞開。於是,年幼的鄧亞萍跟父親學起了乒乓球,父親規定她每天在練完體能課後,必須還要做100個發球接球的動作。鄧亞萍雖然只有七八歲,但為了能使自己的球技更加熟練,基本功更加紮實,便在自己的腿上綁上了沙袋,而且把木牌換成了鐵牌。

  對一個孩子來說,這是多麼難能可貴!這不但要使身體備受煎熬,心裡方面也要承受巨大的壓力。小小的她,每閃、展、騰、挪一步,都可以用舉步維艱來形容!

  腿腫了!手掌磨破了!這是家常便飯!但他從不叫苦,不喊累!負責訓練的父親,有時心疼得掉眼淚!付出總有回報,由於鄧亞萍的執著,10歲的她便在全國少年乒乓球比賽中獲得團體和單打兩項冠軍。

  進入國家隊後,鄧亞萍都是超額完成自己的訓練任務,隊裡規定上午練到11時,她就給自己延長到11時45分,下午訓練到6時,她就練到6時45分或7時45分,封閉訓練規定練到晚上9時,她練到11點多。鄧亞萍為了訓練經常誤了時間,她就自己泡麵吃。

  在隊裡練習全臺單面攻時,鄧亞萍依舊往腿上綁沙袋,而且面對兩位男陪練的左突右奔,一打就是2小時!在進行多球訓練時,教練將球連珠炮打來,鄧亞萍每次都是瞪大眼睛,一絲不苟的接球,一接就是1000多個。

  每一節訓練課下來,汗水都溼透了鄧亞萍的衣服、鞋襪,有時甚至連地板也會浸溼一片,不得不換衣服、鞋襪,甚至換球檯再練。長時間從事大運動量、高強度的訓練,從頸到腳,鄧亞萍身體很多部位都是傷病。為對付腰肌勞損,她不得不繫上寬寬的護腰,膝關節脂肪墊腫、踝關節幾乎長滿了骨刺,平時只好忍著,實在痛的利害了就打一針封閉,腳底磨出了血泡,就挑破它再裹上一層紗布接著練。就算是傷口感染,擠出膿血也要接著練。

  鄧亞萍的出色成就,改變了世界乒壇只在高個子中選拔運動員的傳統觀念。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也為鄧亞萍的球風和球藝所傾倒,親自為她頒獎,並邀請她到洛桑國家奧委會總部做客……

  體壇上的勵志故事:C羅與足球

  克里斯蒂亞諾·羅納爾多***C羅***來自葡萄牙的大西洋美麗海島馬德拉島。和與他名字差不多的兩位巴西球星羅納爾多和羅納爾迪尼奧一樣,C羅的家境並不富裕,他的父親迪尼斯·阿貝羅是個花匠,同時在一家小型俱樂部裡管理設配,家裡還有兩個姐姐和一個哥哥。他的父親因為崇拜美國前總統羅納德·里根而給他起名羅納爾多,不過他對政治並不感興趣,崇拜里根的原因是當年看過一些里根出演的電影。

  C羅的父親對足球的喜愛影響了年幼的C羅,當年在自家後院一直踢的那個足球是他形影不離的朋友,“說真的,我不知道我為什麼這麼愛它,但我就是這樣。”C羅這樣說。可是並不富裕的豐沙爾並沒有多少合適的場地踢球,“我非常容易就會開心——在聖誕節,在我的生日,我最想得到的禮物都是足球。在那些日子,雖然我們家沒有錢,但如果我能得到一個球,我就很高興。我總想得到手工縫製的足球,因為它們能踢很久。我有自己的球場,是水泥地的,那就是大街。我總是在踢球,有時候還逃學去踢球。”

  他開始變著花樣的過人,而且學會了永不服輸,“街上踢球的孩子都比我更大,我只能晃過他們才能繼續前進,當然他們經常把我推倒或是鏟翻,這是一種精神上的挑釁,你不能服軟,必須站起來,然後用足球擊敗他。”十多年過去了,如今,在世界上任何一塊球場,C羅依然做著同樣的事情,一次次被對手鏟倒,一次次爬起來繼續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