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青春的勵志故事大全

  青春是美好的,那麼關於青春的勵志故事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關於青春的勵志故事,供大家參閱!

  關於青春的勵志故事:成功的路上並不擁擠

  劉月寧,現任中央音樂學院民樂系揚琴專業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音樂孔子學院辦公室主任。從8歲半接觸揚琴至今,劉月寧用她手上的琴竹敲出了一曲又一曲美妙的音樂,也敲出了一段又一段傳奇故事。

  從年少成名到如今走出國門,受到歐洲、印度等國家廣泛的讚譽,劉月寧說:“我就是為音樂而生的。雖然我是一個性格很開朗的人,但是一聽到音樂我能坐得住。我覺得冥冥之中我是有使命的,那就是這一生要把這一件事情做好。”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劉月寧向中國青年網記者介紹,她與音樂結緣是在8歲半的時候。因為劉月寧的父母都很喜歡音樂,他們身邊有很多喜歡音樂的朋友。一個偶然的機會,一個與劉月寧父母關係很好的喜歡彈揚琴的工人師傅認識了劉月寧,從此劉月寧就開始與揚琴結緣。“那時候父母都覺得我年齡太小,不適合學習樂器,就抱著試試看的態度讓我去學。結果一試我就覺得很喜歡,彈起揚琴來也不覺得累。”劉月寧說。

  劉月寧的啟蒙老師,也就是她父母的那位工人朋友名叫張五十,劉月寧總是親切的叫他張叔叔。這位張叔叔讓劉月寧從敲擊凳子練習基本功開始,手把手教她彈琴的技法和一些小曲目。有一次,張五十給劉月寧佈置了一個星期的作業,結果兩三天後來檢查的時候發現劉月寧居然已經全學會了,這讓他十分驚訝。

  在劉月寧十歲半的時候,張五十遭遇到一次嚴重意外。從昏迷中醒來,張五十第一件事就是囑咐劉月寧要堅持學習,不能耽誤。劉月寧說:“我特別感動,因為他睜開眼睛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我。”

  劉月寧回憶,因為當時家裡邊有三個孩子,家境不太富裕,“我父親就給我做了一臺揚琴,後來還把一臺收音機改裝成了一個節拍器。”

  後來,張五十把劉月寧介紹給了當時在河南省歌舞團的桂習禮老師。從此,劉月寧就每個月坐一次兩個小時的火車從洛陽到鄭州,再從車站步行到老師家練習揚琴。

  在劉月寧12歲的時候,她考入了中央音樂學院附中。劉月寧說,她是1978年4月25日入學的,這一天到現在她都記得特別清楚。在這之前,劉月寧還參加了中央音樂學院附中舉辦的“考生彙報演出”。這年的春節,對於劉月寧而言,尤其難忘。因為這一年,劉月寧第一次來到北京在人民大會堂,參加了春節聯歡晚會的演出。“那時候我發現臺很大,我走了好遠好遠,還能看見頭上那麼大的五角星。”

  隨後,中央新聞電影製片廠攝製了以劉月寧還有她的幾位同學為主角的紀錄片《春蕾》,記錄了她們從入學到在校學習的情景。劉月寧告訴記者,《春蕾》曾在中國100多個駐外領館播放過,片中,劉月寧以一曲《映山紅》紅遍了海內外。

  關於青春的勵志故事:尋找一處桃源

  尋找一處桃源,一處寧靜和恬淡的所在。

  那裡該有一片桃林,春天時揚起一簇簇粉紅。那些桃樹應該古老,長著老者的筋骨和白髯。那些桃樹又應該年青,結出少女般嬌豔的果實。桃林近處會有一口水井,青石砌成井臺,苔蘚爬上腳板。那井裡會有一隻綠色的青蛙,睜著明澈的眼,唱著響亮的歌。

  該有一處房子。紅色或藍色漆就,不大,卻很精巧。有尖尖的掛著陽光的屋頂,有直直的散著炊煙的煙囪。房前會有一個籬笆,外面是開滿油菜花的田野,裡面是開滿玫瑰花的小院。田野裡會有一條羊腸小路,路邊會有幾棵白樺或者香樟。玫瑰園裡會有一張躺椅,趴一條土黃色的狗。狗吐著粉紅的舌頭。躺椅輕輕搖擺。

  不遠處當然會有草地。清晨的草地是涼的,掛著露珠;夜裡的草地是暖的,散著溫香。草地散著或甜或苦的氣息,走上去,或坐上去,或跑兩下,或躺下來,都是一種至高的享受。甚至可以把飯桌搬到這裡,甚至可以不打帳篷露宿。沒有人在意你和干擾你,你所做的一切都是自由的。

  遠處有山。山是很綠的那種。山上會有松樹,有知了和野兔,有蘑菇和美麗的石頭,有山雞蛋和小蟲的啾鳴。那山也是屬於你的,因為這是一處桃源。

  沒有電話和網路,沒有信件和明信片,沒有公交車和計程車,沒有信用卡和小區保安。在這裡你會享受從肉體到心靈的最充分的自由,似乎全世界上只剩下你。

  你當然嚮往這樣一處桃源。你迫不及待地奔向你的桃源。我知道你厭倦了世俗,你渴望恬淡和寧靜,安逸與自由。

  你會在這裡住一天,住兩天。住一個月,住兩個月。住一年,住兩年。可是我還知道,你不可能在這裡住一輩子。因為終有一天你會厭倦,就像厭倦世俗般厭倦桃源。

  是的,這裡有桃林。可是桃林裡不僅有桃花,還會有害蟲。那口水井裡可能根本沒有水,或者,即使有,也被那隻可惡的青蛙搞髒。

  你的房子夏天可能漏雨,這需要你不停地補修。冬天它可能奇冷,你在屋子裡升起一團火,濃煙將你的臉熗黑。還有草地。草地上當然有鮮花,有蝴蝶,可是草地上還會有蚊蟲,有毒蛇。山上有野兔和鳥蛋,還會有蠍子和野獸。總之你的桃源並不只有美好,你的隱居,更似探險。

  這種探險是異常艱苦的。你喝的水,需要自己去挑;你吃的面,需要自己來磨;你喝的酒,需要自己來釀;甚至,你住的房子,也需要自己來蓋。你寂寞了,不會有人陪你聊天;你生病了,不會有人前來探望。那是真正接近於原始的生活。那種生活,對心靈,或許是一種淨化,但對身體,無疑於一種折磨。

  很多人經歷過這種生活,比如陶淵明,比如梭羅。我相信他們是快樂的,這種快樂恰好跟生活的艱辛成正比。我更相信大多數人,絕大多數人,根本不可能忍受這種艱辛。——把桃源當成度假勝地可以,但要定居,需要很大的勇氣。

  其實陶淵明和梭羅的桃源,也並不徹底。那還不是真正的桃源,即使他們把自己隱藏起來,仍然算不上真正的隱居。他們有書籍,有獵槍,有朋友,有聚會,他們偶爾或者經常遭受打擾。他們跟市井和世俗仍然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他們做不到完全隔離。

  我指的是,一個被世俗浸淫過的人,根本不可能迴歸桃源。即使你可以迴歸苦難。即使你拋開書籍和獵槍,朋友和聚會。或許肉體可以,但精神不可以;或許形式可以,但本質不可以。我們永遠不知道真正的桃源在哪裡,也許可可西里或者非洲叢林真有那樣一處人類未曾到達的地方,但假如我們知道,假如我們過去,那裡便再也不是桃源。那裡變成現代社會的一角,它跟現代社會惟一的不同之處在於,那裡的生活,接近於原始。——真正的桃源是不存在的。那只是一個傳說。

  那麼,到底有沒有桃源?我說,有。

  真正的寧靜,或者回歸,我認為,不是尋一處地理意義的桃源,而是尋一處靈魂意義的桃源。那是一片虛幻的桃源,它藏在你心,由你構建。所以,每個人的桃源,其實都不一樣。你的桃源是一片草場,一座青山,他的桃源,或許僅僅是一棟木屋,幾句詩行。你生活在城市裡,走在大街上,坐在辦公室裡,躲在咖啡館的某個角落,只要心中藏一處桃源,那麼,無論你在幹什麼,無論你在哪裡幹什麼,你都是陶淵明或者梭羅,甚至,你比他們更加徹底和高明。那是由你構建的真正桃源,那是靈魂的桃源。那裡只有寧靜和美好,沒有陰暗與艱辛。你是那裡至高無上的國王,或者與世無爭的農夫。

  其實,尋找一處桃源,就是尋找你的內心。

  關於青春的勵志故事:天下最富有的人

  一次聚餐,一位朋友對我說:“在一個無人的荒野,有一位少女,一支筆,幾張紙和一把鋒利的刀。你想得到的是什麼?”

  我說:“有點兒恐怖,這個少女不會是遇到什麼想不開的事情要自殺吧?”

  “你錯了。”朋友說,“這位少女正在創作。這是一個無人的荒野,但景色非常秀美。少女先用筆將眼前美麗的風景畫在紙上,然後再用鋒利的雕刀將畫做成立體的剪紙,少女一邊做還一邊開心地哼著歌,蝴蝶在她的身旁無憂無慮地飛舞,鳥兒在枝頭歡唱,少女是那樣的開心,那樣的無憂無慮,就像飛舞的蝴蝶,

  就像歡叫的鳥兒,她已經與美麗的大自然融為一體,構成一幅完美的畫。”

  “這位少女真幸福啊!”我說。

  朋友說:“不,少女並不幸福。在她8歲那年,一次車禍中她的父親就死了,母親雙腿截肢,整日臥床不能動。她從9歲開始就承擔起所有的家務,照顧臥床的母親,家裡買食鹽的錢都得靠政府救濟。”

  “她真的很不幸!”我說。

  朋友說:“不,她是幸福的,雖說她的家很貧窮,但失去雙腿躺在床上的母親是樂觀的,她也是樂觀的。母親給小女孩講故事,教她念書識字。在那樣艱難的環境中,她14歲就在家裡讀完了高中的全部課程,後來自己學紙雕畫。因為她聰明好學,她做的紙雕畫栩栩如生。一個工藝美術廠家以一張20元錢的價格跟她簽了訂購合同。原來她家一直領著政府的補貼,有了收入的她就主動跑到政府說,自己有收入了,錢不領了,錢給那些最困難的人家吧。就這樣她靠賣紙雕畫微薄的收入養活著一個家。”

  “上蒼還算有眼,小女孩真的很了不起!”我說。

  “不!”朋友說,“其實有時候上帝也會嫉妒好人。就在女孩17歲的那年冬天,她的右腿開始疼痛,逐漸加劇,最後無法站立。被鄰居送到醫院後,確診為惡性骨肉瘤,醫生說最好的辦法就是先截肢,也就是說她的右腿保不住了。在場的人聽了這個訊息後都哭了,原本她的母親就失了雙腿,動彈不得,如今她再失去一條腿,這個家庭還如何支撐下去啊?醫生徵求她意見的時候,她忍著疼痛笑笑說,不怕,只要我的生命還在。”

  後來手術做了,失去了一條腿的她生命能否保住,還是個未知數,醫生說最怕的是病變。”

  “這也太不幸了!”我說。

  朋友說:“不,她很幸運。她靠堅強的意志戰勝了病魔,獲得了新生,她又靠自己健全的雙手還清了所有的欠款。如今,她的母親依然健在,已經79歲,失去雙腿的她身體依然很硬朗,這一切都應該歸功於她的好女兒,是女兒用單腿支撐起了一個幸福的家。”

  “這是個真實的故事嗎?我能否見到主人公?我想去見見這個了不起的人。她是中國的‘保爾·柯察金’,不,她比保爾·柯察金還要讓人感動。”我越聽越激動,我想去見她。

  朋友說:“好吧!”

  我們開車走了大約兩個多小時,朋友在一個十分闊氣的標誌性建築樓前停下說:“這就是我上班的公司。”我很納悶說:“你不是帶我去見那個女孩嗎?為什麼到你上班的地方?”朋友笑了說:“你上去就知道了。”

  讓我沒有想到的是這個女孩正是朋友的頂頭上司,公司的董事長。她經營的新生工藝美術有限公司已經擁有上億元的資產。然而當我走進她的辦公室的時候,驚呆了,辦公室除去一張普通的桌子,一個簡單的書架,一盆生機盎然的綠色植物以外,簡陋得讓人無法相信。

  朋友很禮貌地向董事長介紹了我,我上去跟她握手的時候,她從椅子上站了起來,一隻手吃力地撐著桌面。

  “聽了您的故事,我很感動,你太了不起了!”我說。

  她笑著說:“你過獎了,我非常平凡。大家提到我的過去,都習慣用一個詞是‘不幸’,其實這是錯誤的,我是幸福的,也是幸運的,一直以來都是。在小時候的那次車禍中,父親走了,很幸運我的母親還活著。因為病魔我失去了一條腿,很幸運我的生命還在。我靠努力很幸運地擁有了自己的公司,現在我是900名員工的領導,是一個好母親的女兒,是一個好男人的妻子,是兩個乖兒子的母親,你說我不幸福嗎?”她說著開心地笑起來。

  之後,朋友說:“這麼大的公司,你是不是感覺她很有錢?”

  “是的。”我說,“這是她努力的結果,是應該得到的。”

  朋友說:“你又錯了,她掙到的錢全捐獻給了社會,她現在已經建了300多所希望小學,80多個敬老院,她自己卻一無所有,節儉得有點兒苛刻。”

  “不,她是富有的,她是這個藍色星球上最富有的人。”我說。

  一個單腿撐起一片天的女孩,是她讓我明白什麼才是最富有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