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生活的勵志故事大全

  有很多的故事都是能體現生活的,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關於生活的勵志故事,供大家參閱!

  關於生活的勵志故事:生命無高下

  一位有德之士一直為住在城市的東區而苦惱。他舉止文雅,行為中正,而東區的人們粗俗隨意;他生活有規律,從不過分,但東區的人們卻喜歡肆意狂放;他品質高潔,從不能容忍自己有微小的不檢點,東區的人們則似乎不太注重這些,市儈氣功利心重。

  於是他向一位智者求助,究竟是搬遷別處,還是做其他打算。

  智者聽完他的敘述,靜靜地過了一會兒,一句話也不說,便帶著他去了一個山谷。那個山谷空氣清新,景色優美,更有成千上萬只烏鴉在這裡盤旋、靜立、打鬧、棲息,整個山谷異常和諧。可是,黃昏的時候,來了一隻蒼鷹,情況就發生了變化。

  蒼鷹仗著自己身強體壯,飛翔能力強,氣焰囂張地一會兒擠佔這群烏鴉的地盤,一會兒啄咬那一群烏鴉。和諧熱鬧的烏鴉群變得混亂驚慌起來。它們四處逃竄,驚慌失措。騷擾了一陣後,蒼鷹似乎很不屑與烏鴉們為伍,又趾高氣揚地飛走了。

  看著眼前這一切,智者緩緩開口說:“蒼鷹以為自己和烏鴉相處是受了委屈,殊不知烏鴉並不樂意與蒼鷹在一起。對於生命而言,其實沒有高下,只是生活方式存在差別。所以,你不應該嫌棄東區,而應持有感謝之心,感謝他們對你這個不同類人的容納。你自以為居住東區是一種恥辱,而對東區的人們來說,你的生活方式和所謂的道德優越其實是一種‘騷擾’,與蒼鷹對烏鴉群的行為無異啊。”

  有德之士很慚愧。他以為自己卓爾不群,沒想到實際上只是需要別人接納才能生存的可憐蟲。自己嫌惡想要離之而去的人們,恰恰是自己最珍貴的財富。

  關於生活的勵志故事:棉襖與玫瑰

  在小鎮最陰溼寒冷的街角,住著約翰和妻子珍妮。約翰在鐵路局幹一份扳道工兼維修的活,又苦又累;珍妮在做家務之餘就去附近的花市做點雜活,以補貼家用。生活是清貧的,但他們是相愛的一對。

  冬天的一個傍晚,小兩口正在吃晚飯,突然響起了敲門聲。珍妮開啟門,門外站著一個凍僵了似的老頭,手裡提著一個菜籃。“夫人,我今天剛搬到這裡,就住在對街。您需要一些菜嗎?”老人的目光落到珍妮綴著補丁的圍裙上,神情有些黯然了。“要啊,”珍妮微笑著遞過幾個便士,“胡蘿蔔很新鮮呢。”老人渾濁的聲音裡又有了幾分激動:“謝謝您了。”

  關上門,珍妮輕輕地對丈夫說:“當年我爸爸也是這樣掙錢養家的。”

  第二天,小鎮下了很大的雪。傍晚的時候,珍妮提著一罐熱湯,踏過厚厚的積雪,敲開了對街的房門。

  兩家很快結成了好鄰居。每天傍晚,當約翰家的木門響起賣菜老人篤篤的敲門聲時,珍妮就會捧著一碗熱湯從廚房裡迎出來。

  聖誕節快來時,珍妮與約翰商量著從開支中省出一部分來給老人置件棉衣:“他穿得太單薄了,這麼大的年紀每天出去挨凍,怎麼受得了。”約翰點頭默許了。

  珍妮終於在平安夜的前一天把棉衣趕成了。鋪著厚厚的棉絮,針腳密密的。平安夜那天,珍妮還特意從花店帶回一枝處理玫瑰,插在放棉衣的紙袋裡,趁著老人出門購菜,放到了他家門口。

  兩小時後,約翰家的木門響起了熟悉的篤篤聲,珍妮一邊說著聖誕快樂一邊快樂地開啟門,然而,這回老人卻沒有提著菜籃子。

  “嗨,珍妮,”老人興奮地微微搖晃著身子,“聖誕快樂!平時總是受你們的幫助,今天我終於可以送你們禮物了,”說著老人從身後拿出一個大紙袋,“不知哪個好心人送在我家門口的,是很不錯的棉衣呢。我這把老骨頭凍慣了,送給約翰穿吧,他上夜班用得著。還有,”老人略帶羞澀地把一枝玫瑰遞到珍妮面前,“這個給你。也是插在這紙袋裡的,我淋了些水,它美得像你一樣。”

  嬌豔的玫瑰上,一閃一閃的,是晶瑩的水滴。

  關於生活的勵志故事:兔子生存法則

  一隻獅子發現一隻兔子,追了它大半天,最終還是沒追上。其他動物嘲笑獅子,獅子無奈地說:“我跑只不過是為了一頓晚餐,兔子跑卻是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我當然跑不贏它。”

  一隻獅子遇上一隻兔子,奮力向它撲去。兔子自忖最終難逃獅子的魔爪,便撒腿向草地跑。一個追,一個跑,眼看兔子就要被獅子抓住,獅子卻放棄了兔子。因為獅子發現兔子把它引到一群綿羊面前。羊與兔比,獅子當然要舍兔而取羊,不為別的,只為羊的肉比兔多。

  一隻獅子遇上兩隻兔子,一隻在前,一隻在後。前面的善跑,後面的不善跑。後兔與前兔打招呼:你得挺住,多跑一會兒,把獅子拖累;等獅子再來追我時,我就能跑贏它了。最終的結果是,獅子徒勞無功,兩隻兔子安然無恙。要說明的是,後兔事後無償為前兔供應了一個冬季的松子果。

  一隻吃飽的獅子在閒逛時發現一隻兔子。獅子想吃它,可胃撐得受不了;想放它,一則覺得便宜了它,二則有損森林之王的威嚴,實在不妥。聰明的兔子看出獅子的心思,說:“高貴的獅子先生,我實在不忍心讓我那不太嫩也不太美的肉來使您飽脹的胃難受,可我也不忍心您因為不吃我而失去您的尊嚴。為了報答您,我決定給您‘回扣’———發現綿羊一定通知您,而您,只需假惺惺地追一追我,到沒人的地方就放了我,就當您活動活動筋骨吧,如何?”獅子眯起眼想了想,果然是個好辦法。於是兔子與獅子玩了一次友誼“賽跑”,事後兔子拿了“回扣”給獅子———它可不敢毀約,因為它知道,明年還得靠那隻經常“吃飽”的獅子幫忙才能“生存”。

  上面四隻獅子碰巧同時遭遇上面的五隻兔子,最終的結果是那隻為了保住自己性命只知道跑卻不知道想其他辦法的兔子葬身獅口。因為它也許能跑贏一隻獅子,但絕對不可能又跑贏其他的獅子。後來獅口餘生的四隻兔子碰頭後總結“生存法則”,歸納為四點:第一,只靠自身力量絕對不行;第二,必要時可犧牲他人;第三,發揮集體的力量;第四,充分利用物質利益對敵對友的“親和作用”。這就是“兔子生存法則”。

  “兔子生存法則”運用在企業經營中,就是一個企業在做不到行業領頭羊的情況下,不要生搬硬套領頭羊的各種運籌模式,必須學會尋找市場夾縫。因為市場總是會有縫隙的,它不可能是鐵板一塊。每一個產品,都可以找到屬於自己的市場。

  20世紀中期的幾年當中,美國底特律的汽車製造商們一直饒有興致地加長和降低車身,因此他們生產出的車型一年比一年大方、流暢、美觀。可是,出人意料,***中突然就冒出個李逵———“大眾甲殼蟲”,就車身來說,“大眾甲殼蟲”的車身是又短又寬,醜陋無比,與底特律的汽車製造商們生產的線型流暢、車身寬長的汽車相比,可謂反差太鮮明瞭。“你們不是追求車身寬長,流暢美觀嗎?我就非來個醜陋不堪的“甲殼蟲”。這就是逆向思維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