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預防兒童多動症

  多動症兒童不能安靜的學習,所以大部分都會出現學習成績較差的現象,同時厭學、逃學,擾亂課堂秩序等現象讓父母非常頭疼。下面小編整理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預防兒童多動症

  以下幾點預防措施,供作參考:

  婚前檢查,避免近親結婚,配偶的選擇,要儘量注意有無癲癇病、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患;適齡結婚,勿早婚,早孕,也勿過於晚婚,晚孕,避免嬰兒先天不足。為了避免產傷,減少腦損傷的可能,應儘量自然順產,因為臨床中發現,多動症患兒中剖腹產者比例較高。

  孕婦應注意陶冶性情,保持心情愉快,精神安寧,謹避寒暑,預防疾病,慎用藥物。

  創造溫馨和諧的家庭生活環境,使孩子在輕鬆愉快的心情中度過童年,切勿盲目望子成龍,剝奪孩子歡樂的童年,造成不必要的精神創傷。

  注意合理營養,使孩子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不偏食、不挑食,保證充足的睡眠。

  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防止疾病的發生。

  儘量避免讓孩子玩含鉛的漆制玩具,尤其不能將這類玩具含在口中。

  不要讓孩子長期食用方便麵類食品、涮羊肉、烤羊肉串等。

  孩子每日應飲用充足的水,不能用飲料代替水喝,經常並多吃含水和維生素多的天然食品不失為預防或緩解本病的上策。

  無論是多動症還是抽動症,都應該早診斷,早治療。

  什麼是兒童多動症

  兒童多動症在醫學上一般稱之為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多動症是兒童和青少年期間最為普遍的心理障礙之一。這類患兒的智慧正常或基本正常但學習、行為及情緒方面有缺陷,表現為注意力不易集中注意短暫,活動過多,情緒易衝動以致影響學習成績在家庭及學校均難與人相處,日常生活中使家長和老師感到困難。

  據兒童醫生介紹,多動症和抽動症是兩種不同的行為障礙。其中多動症屬心理障礙性疾病,患兒智力正常或基本正常,學習和行為及性情方面有缺陷,多數從嬰幼兒期即出現易興奮、夜睡不安、餵養不合作等症狀。年齡漸大,症狀逐漸明顯,主要表現為注意力不集中,做事不專心,好走神,動作過多,上課小動作多,好說話,任性衝動,情緒不穩,自控能力差,做事拖拉,缺乏時間和任務觀念,動作不協調,精細動作如穿針、扣鈕釦等有困難,不服管教,我行我素,嚴重者有偷竊、說謊、打架等行為。

  抽動症屬於神經椎體外系功能缺陷。

  主要表現為:從眼肌、面肌開始,出現眨眼、搖頭、擠眉,繼則聳肩、甩胳膊、踢腿、鼓肚子,或扭動肢體、軀幹,常不由自主地發出“哼”、“啊”、“咳”等異常聲音,往往被大人斥責為“裝怪相”、“鬼眨眼”,嚴重時出現不由自主的汙穢言語。這些動作反覆發作,無法自控,若失治誤治,呈漸進性加重,出現心理障礙,有的繼發性精神異常、強迫症等。

  兒童多動症的表現

  兒童多動症在醫學上一般稱之為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多動症是兒童和青少年期間最為普遍的心理障礙之一。這類患兒的智慧正常或基本正常但學習、行為及情緒方面有缺陷,表現為注意力不易集中注意短暫,活動過多,情緒易衝動以致影響學習成績在家庭及學校均難與人相處,日常生活中使家長和老師感到困難。

  表現一:注意力不集中

  1、常常在作業、工作或其他活動中不注意細節或經常犯一些粗心大意的錯誤;

  2、在工作或遊戲中難以保持注意集中;

  3、別人和他說話時常似聽非聽;

  4、常不能按別人的指示完成作業、家務或工作***不是由於違抗行為或未能理解所致***;

  5、常難以組織工作和學習;

  6、常逃避、討厭或不願做要求保持注意集中的工作***如學校作業或家庭作業***;

  7、常常丟失學習和活動要用的物品***如玩具、學校指定的作業、鉛筆、書本或工具***;

  8、常常易受外界刺激而分散注意力;

  9、日常生活中容易忘事。

  表現二:多動或衝動行為

  1、常常手腳動個不停或在座位上不停扭動;

  2、在教室或其他要求保持坐姿的環境中常常離開座位;

  3、常在不恰當的情況下亂跑或亂爬***成人或青少年僅限於主觀感覺坐立不安***:

  4、常難以安靜地玩耍或從事閒暇活動;

  5、經常忙個不停或常像“裝上了發動機”似地不停地動;

  6、經常說話過多;

  7、常常別人間話未完就搶著回答;

  8、經常難以安靜等待或按順序排隊;

  9、常打斷或干擾別人的活動***如插話或干擾別人的遊戲***。

  兒童多動症能治好嗎

  1、發展孩子的注意力。孩子的無意注意佔優勢,可讓他從事感興趣的活動,如看畫冊、聽故事。隨著孩子年齡增長,可有意識地讓他下棋、畫畫等,鍛鍊注意的集中性、永續性。但是,要求孩子學習做事的時間不宜過長,以免引起疲勞。

  2、培養孩子善始善終的習慣。孩子做事時,往往容易受外界事物干擾的影響,如別人的交談,窗外的聲響等都會使孩子放棄手中正在做的事情。因此,家長對孩子做事要多關心和指導,加以肯定和表揚,鼓勵他善始善終做好每一件事,堅持把每一件事做到底而不半途而廢。

  3、培養孩子的自制力。要提高孩子的認識,讓他知道什麼事該做,什麼事不該做,幫助孩子逐步學會正確判斷和評價自己的行為;要制訂一些簡單的規章制度,作為孩子的行為準則,讓孩子約束自己的行為,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4、把過多的精力引導發揮出來。對於這類活動過多的兒童要進行正面的引導,家長和老師要組織他們多參加各種體育活動,如跑步、打球、爬山、跳遠等,使他們過多的精力能釋放出來。但是,在安排他們進行活動時,應注意安全,避免危險。

  5、帶孩子到醫院,請醫生進行心理治療。最後需要指出的是,矯正治療孩子的多動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耐心地對其教育引導和矯治,切不可採用打、罵等粗暴的手段,否則不但不能達到矯治的目的,而且有可能使其加劇,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

  區分兒童多動症和頑皮多動

  1、多動症患兒興趣愛好少,即使兒童通過喜歡的遊戲機、少兒電視節目等,也不能使其專心致志;而頑皮兒童卻截然不同,他們對感興趣的活動不但能全神貫注,而且還討厭別人的干擾和影響。

  2、多動症患兒的行動呈衝動性,且雜亂無章、有始無終。比如,做作業時不能全神貫注,做做玩玩,粗心草率。做事有始無終,常半途而廢或頻繁地轉換。;頑皮兒童的行為具有一定的目的,並有計劃和安排。

  3、多動症患兒自控能力差,無論在什麼場合,都是忙碌不停,胡亂吵鬧,比如,在教室裡不能靜坐,常在座位上扭動,或站起,嚴重時離開座位走動,或擅自離開教室。話多,喧鬧,插嘴,惹事生非,影響課堂紀律,以引起別人注意;頑皮兒童不是這樣,他們在陌生的環境和嚴肅的場合中能安分守已,不敢胡鬧,自我控制能力較強。所以,不要見到幼兒多動,就以為得了多動症,給頑皮兒童戴上多症的“帽子”,給他們帶來不必要的心理壓力。如果自己無法區分,可去專科醫院讓醫生鑑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