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媽媽該如何預防兒童口腔問題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康快樂的成長,同樣的爸爸媽媽們也希望孩子能擁有一口潔白整齊的牙齒,一口大白牙能為寶寶的顏值加分不少。下面是小編分享的預防兒童口腔問題的方法,一起來看看吧。

  預防兒童口腔問題的方法

  1.鼓勵兒童多吃纖維性食物,增強咀嚼功能

  兒童應注意平衡膳食、不挑食,多吃蔬菜和新鮮水果等纖維含量高、營養豐富的食物,這樣,既利於牙齒的自潔作用、不易患齲病,又有利於口腔頜面的生長髮育,促使牙齒排列整齊,增強咀嚼功能。

  2.睡前刷牙後不再進食

  睡眠時人的口腔唾液分泌量最少,口腔的自潔作用差,如果刷牙後睡前再進食食物,那刷牙就沒有意義啦。此外,兒童應養成規律飲食的習慣,除每日三餐外,儘量少吃零食。

  3.兒童學習刷牙,家長應幫助和監督

  從3-4歲開始,兒童動手能力和四肢協調性明顯增強,家長和保教人員可開始教兒童自己用最簡單的“畫圈法”刷牙,其要領是將刷毛放置在牙面上,輕壓使刷毛屈曲,在牙面上畫圈,每部位反覆畫圈3-5次,前牙舌側需將牙刷豎起上下刷,牙齒的各面***包括脣頰、舌及咬合面***均應刷到。此外,家長還應每日幫孩子刷牙1次***最好是晚上***,直到上小學,這樣才能保證刷牙的效果。兒童應選用適合其年齡的兒童牙刷。

  4.幫助孩子儘早戒除口腔不良習慣***吮指、咬下脣、吐舌、口呼吸等***

  提倡學齡前兒童每6個月接受一次口腔健康檢查***3-6歲是兒童乳牙患齲的高峰期。該階段牙弓***在肉紅色的牙床上,牙齒沿著牙槽骨依次排列成弓形***開始發生變化,出現牙間隙,為替牙做準備,但易造成食物嵌塞,引發牙齒之間出現齲壞。齲病早期治療所需時間短、痛苦小、效果好、花費少。***

  5.區域性用氟預防乳牙齲病

  含氟牙膏具有一定的預防齲病的作用。學齡前兒童可用兒童含氟牙膏刷牙,但每次用量為豌豆粒大小,並在家長或老師的監督指導下應用,以防誤吞。另外,可在醫院和幼兒園接受由專業人員實施的牙齒區域性塗氟,預防齲病。

  6.乳牙齲病應及時治療

  齲病影響兒童口腔和全身健康。齲病最初的表現是在牙表面有白堊色改變***牙釉質脫礦***,有色素沉著則牙齒區域性變色,一般為褐色或黑色,進而牙齒表面硬組織剝脫,形成齲洞,直至牙齒完全崩解、脫落。齲病可以引起兒童牙痛,牙齦、面部腫脹,甚至高熱等全身症狀。齲病長期不治療可造成兒童偏側咀嚼,面部發育兩側不對稱;還可影響恆牙的正常發育和萌出。如果沒有健康的牙齒,兒童不願吃富含纖維的蔬菜和肉食,造成偏食等不良飲食習慣,影響身體正常生長髮育。因此,“乳牙總是要換的,壞了不用治”的看法是錯誤的。

  7.及時治療牙外傷

  乳牙外傷常發生於2歲以上的幼兒,多為前牙,一般是跌倒所致。外傷可能會把牙齒碰鬆、碰折、碰掉等,乳牙外傷可能會影響以後恆牙的發育和正常萌出,應及時到具備執業資質的醫療機構就診。

  參加體育活動和遊戲時,兒童最好穿膠底防滑的旅遊鞋、運動鞋。在進行滑板、滑輪等高速度、高風險運動時,應戴頭盔、牙託等防護用具,減少牙齒受傷的風險。

  牙齒是不可再生的硬組織,如果受傷後出現牙齦出血、牙齒裂紋、折斷、鬆動、移位,應立即到醫院就診。

  8.用窩溝封閉方法預防“六齡牙”***第一恆磨牙***的窩溝齲

  “六齡牙”是萌出時間最早的恆磨牙,其咀嚼功能最強大,也最容易發生齲病,甚至過早脫落,所以保護兒童的第一恆磨牙很重要。窩溝封閉是預防恆磨牙窩溝齲的最有效方法。需要提醒的是窩溝封閉後還應認真刷牙,在定期口腔檢查時,如果發現封閉劑脫落應重新封閉。

  9.注意防治青少年牙齦炎

  青少年牙齦炎表現為刷牙和咬硬物時牙齦出血、牙齦紅腫、口腔異味等,其病因與青春期性激素水平變化有關,更主要的是牙菌斑堆積所致。所以,預防和治療青少年牙齦炎最有效的方法是有效刷牙清除牙菌斑。發現牙齦出血後,應更注意刷出血部位,輕柔地反覆多刷幾次,並結合使用牙線徹底清除該處牙菌斑。上述方法不能奏效時,應到具備執業資質的醫療機構就診。

  10.牙齒排列不齊應及時診治

  剛萌出的兩顆上前牙之間縫隙較大,正常情況下會隨著其他前牙的萌出,間隙自動消失。如間隙過大或不能自動關閉,應到醫院檢查。家長千萬不可簡單地用橡皮筋關閉間隙。通常在12歲左右,乳牙完全替換為恆牙。如果存在牙齒排列不齊等畸形,可在此時期矯治,易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需要提醒的是,接受正畸治療的兒童每餐後均應刷牙,以清除因佩帶牙齒矯治器影響而滯留的菌斑和食物殘屑,建議選擇正畸專用牙刷和牙間刷清潔牙齒。

  總結:希望上述介紹的這些口腔護理常識能夠幫助大家更好的照顧寶寶哦,平時多瞭解這些常識,對寶寶的健康很有好處的!

  對牙齒好的食物

  1、芭樂/香蕉

  熱帶水果含高維C可維護牙齦健康。如嚴重缺乏則牙齦會變得脆弱,容易罹患疾病,出現牙齦腫脹、流血、牙齒鬆動或脫落等症狀。

  2、乳酪

  鈣及磷酸鹽可以平衡口中的酸鹼值,避免口腔處於有利細菌活動的酸性環境,造成蛀牙;經常食用能增加齒面鈣質,有助於強化及重建琺琅質,使牙齒更為堅固。

  3、芹菜

  纖維粗就像掃把,掃掉牙齒上的部分食物殘渣,另外愈是費勁咀嚼就愈能刺激分泌唾液,平衡口腔內的酸鹼值,達到自然的抗菌效果。

  4、香菇

  所含的香菇多醣等物質可以防止製造牙菌斑。

  5、洋蔥

  洋蔥裡的硫化合物是強有力的抗菌成分,能殺死包括造成我們蛀牙的變形鏈球菌。

  6、薄荷

  薄荷葉裡含有單帖烯類化合物,可經由血液迴圈到達肺部,在呼吸時感覺氣味清新。

  7、綠茶

  綠茶含有大量的氟和牙齒中的磷灰石結合,具有抗酸防蛀牙的效果,同時可除去難聞口氣。

  8、水

  適量喝水能讓牙齦保持溼潤,刺激分泌唾液。吃完東西后喝水,順道帶走殘留口中的食物殘渣,不讓細菌得到養分,藉機作怪而損害牙齒。

  9、無糖口香糖

  可以增加唾液分泌量,中和口腔內的酸性,進一步預防蛀牙。

  10、芥末

  內含isothiocyanates成分可以抑制造成蛀牙的變形鏈球菌繁殖。

  幼兒期易出現齲齒的3個原因

  從小培養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

  孩子2歲左右,大部分乳牙已經長出,而且乳牙佔據著恆牙的位置,乳牙的損壞很有可能導致恆牙的發育出現問題。此時應帶孩子做第一次口腔檢查。

  廣東省口腔醫院副院長、兒科主任醫師黃少巨集指出,父母應從幼兒期就開始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這其中包括每年兩次看牙醫。儘早地帶孩子去看牙醫,不僅可以瞭解孩子的乳牙是否健康,還可讓孩子從牙科醫生那學到刷牙的正確方法。最重要的是,孩子不會因為第一次看牙醫就需要補牙而使他一下子被嚇住,並從此對牙醫產生懼怕心理。

  對於第一次就診的孩子,有經驗的醫生往往只做檢查或做少量的無痛治療,目的是給孩子留下愉快的回憶,使孩子在日後的治療中能更好地配合。

  幼兒期,尤需關注齲齒問題

  幼兒期是齲病的敏感時期,容易患病且發展迅速。“以5歲兒童為例,齲齒率達66%,人均有3.5顆爛牙。”黃少巨集副院長指出,導致幼兒容易出現齲齒的原因有三個———

  1、乳牙牙釉質和牙本質薄,鈣化程度低,抗酸能力弱,因而比恆牙更容易脫鈣;

  2、兒童經常食用軟質及含糖高的食物***如甜牛奶、蛋糕、飲料等***,易發酵發酸,長期粘附於牙齒而易致齲;

  3、很多家長不重視孩子的乳牙保健,覺得小孩乳牙反正要換,即使發現孩子爛牙也不作治療。

  黃少巨集提醒,孩童爛牙不及時補好容易引起感染,引起局部發炎、腫痛;牙齒疼痛會降低咀嚼功能,影響營養物質的吸收,造成小孩生長髮育不良。乳牙病變時間長,將來還會影響恆牙的排列,造成恆牙不整齊。他建議家長督促孩子做好以下幾點,以減少齲齒的發生———

  ●減少甜食和零食的攝入,吃完東西要及時漱口。

  ●正確刷牙,有效刷牙。如果用普通牙刷,每次刷牙的時間必須保證3分鐘,用電動牙刷則刷2分鐘。刷牙還要面面俱到,裡裡外外都要刷乾淨。臨床檢查發現,由於不順手的原因,大多數孩子右側牙齒比較髒。

  ●孩子7歲左右,給“六齡齒”做窩溝封閉。

  ●每年的寒暑假帶孩子看看牙齒,可以及時發現和處理孩子的牙齒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