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頻繁眨眼睛的原因

  眼睛是心靈之窗,孩子的眼睛更是明亮有神。然而,有些孩子眨眼十分頻繁,什麼原因呢?接下來小編帶大家瞭解一下吧。

  

  1、炎症刺激

  炎症刺激是引起孩子眨眼的最常見的原因,最常見的是細菌、病毒、衣原體等感染所致的結膜炎、角膜炎等。炎症除了使孩子眨眼增多外,還會引起眼睛發紅、發癢、分泌物增多、流淚等表現。

  2、先天性眼瞼內翻和倒睫

  部分孩子因為先天性的眼皮***醫學上稱為眼瞼***內翻,使睫毛倒在眼球表面,刺激角膜***黑眼球的表面***引起流淚。

  治療方面,輕度的眼瞼內翻可將眼瞼輕輕外翻至正常位置,用膠布貼在區域性的面板上牽引固定,隨著孩子身體的發育,眼瞼內翻有望自愈。重者則需手術矯正。

  3、兒童多動症

  兒童多動症的孩子往往表現為身體某部位突然的、不自主的收縮運動,如皺額、歪嘴、聳肩和注意力不集中等。有的孩子還會同時發出怪聲,甚至罵人、說髒話等,這種情況醫學上叫做兒童多動汙言穢語綜合徵。

  治療主要以行為矯正為主,家長應配合醫生及時提醒幫助孩子自我控制,但是也不能太性急,切勿訓斥打罵孩子,需要逐漸誘導,耐心勸說。

  4、眼疲勞性眨眼

  這種情況是由屈光不正,特別是遠視、近視、散光未矯正造成眼睛視覺疲勞而引起,是一種保護性反射,通過不斷眨眼可以調整眼球曲率,使視覺清晰。這種情況應適當安排孩子的學習生活,告訴孩子看書和看電視、電腦的時間不宜過長,督促孩子做眼保健操,必要時驗光配眼鏡。

  孩子頻繁眨眼睛的危害

  1、引發學習困難

  抽動和不自主發聲導致孩子注意力分散,嚴重抽動使孩子的眼睛很難集中在書本上和老師的講課內容上,學習成績會持續下滑。加上同學、老師的歧視或嘲笑,使孩子不喜歡上學,甚至厭學、逃學。

  2、影響個性發展

  4~11歲是孩子自我意識形成的重要時期。這個階段孩子心理髮育的特點是:在與成人和同伴的交往中,自我意識有所發展,對自我形成某種看法和評價,如自己是聰明的還是笨的,是漂亮的還是醜的等等。年齡較小的孩子缺乏獨立評價自己的能力,這種自我評價大多來自外界,如父母、老師和同伴。這一時期來自外界的積極或消極的評價,會對孩子自我意識和個性形成產生重要影響。如果在這一階段經常受到父母責罵、老師批評、同學嘲笑,會對孩子心身發展產生巨大傷害。而孩童期形成的個性心理特徵和個性傾向,是一個人個性的核心成分,會影響我們的一生。抽動症患兒如得不到及時、有效的心理干預,不但難以建立自尊、自信,形成健全的人格,而且很容易產生反社會心理。部分孩子到了青少年時期即發展成為品行障礙。

  3、社會退縮行為和社交障礙

  隨年齡的增長,孩子的社會交往和人際交往範圍逐漸擴大,會產生一些高階的情感體驗,如榮譽感、責任感等。如果孩子得不到及時有效的協助,特別是抽動得不到控制,會嚴重影響他與同伴的交往,產生自卑感、社會退縮行為、社交障礙、口吃以及紀律問題,嚴重影響到他們的社會交往和人際關係。有心理學家說:“人類心理適應最主要的,就是對人際關係的適應。所以人類的心理病態,主要是由於人際關係失調而引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