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猶太人的教育孩子理念

  教育孩子是任重而道遠的事情,每個年齡階段都有必須要教會的事情,猶太人在教育孩子的理念上值得我們去學習。下面小編收集了一些關於猶太人的教育孩子理念,希望對你有幫助!

  猶太人的教育理念篇一

  ***一***在有償生活機制中愛孩子

  “有償生活機制”是猶太生存教育的一個精華,它取得了很好的實際效果,不僅使猶太子孫精明富有,而且還使得他們無論漂泊於世界的任何一個角落,都能如魚得水地開展他們的事業。

  在猶太家長看來,學校裡開展的各種各樣技能教育,包括音樂、舞蹈、美術、網球等運動,都是孩子必需的成長養分,但是,這些教育並不能提供給孩子一個生活經驗訓練場。在教育問題上,猶太家長拋棄了很多浮華的東西,把生存教育列在教育的首位,直搗教育的初衷——讓每個孩子長大後生活得更好。

  ***二***延遲滿足,適當不滿足

  “延遲滿足”是以色列親子教育的重要方法之一。

  人類慾望的滿足,可以分為幾種:延遲滿足、適當不滿足、超前滿足、即時滿足、超量滿足。好的教育總是提倡“延遲滿足”和“適當不滿足”。“超前滿足”是愚蠢的行為,“超量滿足”則是浪費之舉動。

  ***三***撤退一步,學會放手

  猶太思想家朱特比有一句名言,被猶太家長珍藏在愛子教科書中。他說:“讓孩子自己的事自己解決,如果父母過分呵護孩子,反而使孩子失去自信心。這樣的孩子長大以後絕對沒有獨立的人格,更不可能有出色的成就。”猶太名人馬克思也曾說:“人要學會走路,也要學會摔跤,而且只有經過摔跤,他才能學會走路。”

  猶太人育兒觀念片二本

  1. 學會閱讀,你的詞彙和思維會慢慢改變。

  小學畢業之前,我們應該學會閱讀,不管是是看著玩還是學知識。會閱讀的意思是能理解文章/書的意思,並在實際中使用或是在和別人聊天的時候聊起。

  會閱讀小孩的語言和思維都會隨著閱讀的程序而改變!如果想看出具體的變化,可以每天把孩子說的話錄下來,尋找句子結構和詞彙量的變化,同樣地方法也可以用在寫作上。在學校裡,老師完全可以也這麼做。

  2. 學會提問,別讓任何人殺掉你的好奇心。

  我們小的時候都愛問問題,因為我們想弄清楚這個世界的真相。但諷刺的是,經過十幾年教育系統的薰陶後,我們反而失去了大部分的好奇心,把一切都看成理所當然,想發問的時刻也越來越少了!我們的這種天性哪兒去了呢?教育者應該問自己這個問題,並且做出改變!

  衡量孩子們提問的能力可以有很多角度:單位時間內提問的數量,問題的質量,尋找答案的堅持程度,尋找答案的方式等。

  3. 學會靈活思維和理解別人,不做幼稚、冷漠的人!

  學校需要讓學生有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的能力,我們的大學裡還算看重這種能力,但為什麼不能早一點從中、小學就開始重視呢?

  比如可以讓我們從小試著寫這樣的文章:“選一件你擅長的事情,並描述你一般是怎麼完成它的”,讓學生在一件他比較懂的事情上去評估自己,並把他所知道的東西有邏輯、有資訊量的表達出來。通過寫“你朋友***對手***眼中的你是什麼樣的”,可以讓我們從小學會從他人的角度思考。

  4. 學會聊天,不能從小就是話題終結者。

  會聊天超級重要,我們可以通過很多途徑分析孩子們的聊天能力,比如對話的長短、交流的頻率、話題的深度、情緒轉折、對話中的資訊量、觀點是否清晰等。

  一般在家裡父母們和孩子會聊很多,孩子們也能學到一些新東西,但在學校裡大部分老師和學生之間的對話都很有限。希望老師們真的能意識到聊天的重要性,多和學生們交流,這比只是生硬的佈置作業、懲罰有效!

  5. 學會相處,嘗試自己解答為什麼沒朋友的問題。

  每個班裡都可能有孩子被孤立,他們缺少朋友,似乎永遠無法融入。這不應該只成為父母的煩惱,老師和學校也有責任。讓孩子們學會與人相處的技巧與教他們認字、造句一樣甚至更重要。

  孩子們會從身邊大人們的身上學會處事的方式,這些身邊的“榜樣”包括父母、老師、以及整個他們所生活的環境,每個人都應該注意自己的言行。

  6. 學會專注,小時候不會就真的再也學不會了。

  為了搞清楚孩子是否有專注的能力,先要看他們是不是有足夠的機會去選擇自己想做的事情,然後再來看他們做完選擇之後,有多少熱情和有多用心。

  這麼做的目的並不是要比較那個孩子更專心或不專心,而是讓學校和老師明白標準在哪裡,大部分的學生應該有集中注意力的能力。而父母也應該儘可能讓孩子選擇他們喜歡的,不要強迫他們。

  7. 學會開心,未來要面對的困難很多,你要笑著面對。

  孩子們從小在學校裡就應該感受到快樂和幸福,我們為什麼不常常問問他們的感受呢?比如他們喜歡在學校裡做什麼,他們希望待在教室裡多久,老師們理解他們嗎,他們對一直以來要做的事情感興趣嗎等等……經濟學家和心理學家常說,被問到是否開心時,人們都會很誠實的回答。我們為什麼不在學校裡也這麼問孩子們呢?

  猶太人教育孩子理念篇三

  在猶太法典上說:“5歲的孩子是你的主人;10歲的孩子是你的奴隸;到了15歲,父子平等,就沒有孩子了。”猶太人的教育理念,值得我們學習借鑑。

  猶太民族是世界上古老的民族之一,這個人口總數僅佔人類總人口的0.2%的民族孕育出許多傑出的人才:

  20世紀諾貝爾獎獲得者中,猶太人佔1/5;

  全美200名最有影響的人中,猶太人佔一半;

  全美名牌大學教授,猶太人佔1/3;

  全美文學、戲劇、音樂界的一流作家,猶太人佔60%;

  全球最有錢的企業家,猶太人佔一半;

  《福布斯》富豪榜前40名中,猶太人佔18名;

  還有一大批偉人:馬克思、達爾文、弗洛伊德、愛因斯坦等。

  猶太民族曾飽受世界上最深重的災難,他們經歷了長期的民族迫害,背井離鄉,甚至很長時間沒有自己的國家,但幾十年來,諾貝爾獎得主中,猶太人所佔的比例遠比其他民族的高。猶太人在智力活動中的優勢與他們的家庭教育有很大關係,猶太民族獨特而富有智慧的家庭教育觀享譽全世界。

  猶太民族是一個堅強而又偉大的民族。儘管受到諸多磨難,他們仍然沒有忘記傳承本民族的文化精髓,沒有忘記吸收其他民族的文化精華。猶太人父母從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啟發他們追求知識,崇尚智慧;培養他們獨立自主的品格,開拓創新的精神;讓他們認識金錢,並激發他們追求財富的慾望;培養他們勤儉節約的生活作風和靈活處世的社交能力;教育他們善待他人,與他人和諧相處;提升他們駕馭自己的能力和挑戰逆境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