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教育的重點_早期教育有什麼重點

  新生兒出生後大腦已經發育完備,具有反應能力和學習能力,可以開始早期教育。早期教育的重點這個問題由小編來為您解答!

  早期教育在不同時期的重點

  新生兒具備了基本的運動能力以及視聽觸控等感覺能力。新生兒可以把味覺、觸覺、聽覺和視覺傳來的資訊輸送到大腦,並通過眼睛、手、腿、表情、聲音等作出反應。這個時期的教育應從訓練五官、培養敏銳的感知入手。訓練視力可以懸掛色彩鮮豔的掛飾;播放音樂及玩弄音響玩具能鍛鍊聽力,還要經常與新生兒進行交談,創造一個好的聽力和語言訓練環境;通過觸控一些實物讓他體驗到冷、熱、硬、軟等不同感覺;為了鍛鍊他的運動能力還可以給他做一些被動體操。這些訓練對新生兒的成長都極為有利,父母們不妨一試。

  寶寶過了新生兒期以後,在各個發育階段對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敏感期”,也是智力發育的關鍵期。在此期間,寶寶對某種刺激的接受能力是超常的。兒童教育專家認為,寶寶0-3歲是吸收性思維和各種感知覺發展的敏感期;1.5-2.5歲是學習語言的關鍵時期;1.5-4歲是器官協調、肌肉發展和對物品發生興趣的敏感期;2-4歲是改進動作、時間、空間概念加強的時期;2.5-6歲是感覺精確化的敏感期;3.5-4歲是學習第二語言的敏感期,4-5歲對順序排列特別有興趣;4.5-5.5歲的寶寶特別愛閱讀。

  家長可以根據寶寶在不同階段的發育特點,調整教育思想,適時地對寶寶開展教育活動,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兒童早期教育的三個重點

  有關專家認為早期教育的重點應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身體方面

  當前許多父母很早就開始了對孩子智力開發,識字閱讀等.然而大多數父母忽略了重要的一點,即身體健康。假設你的孩子確實是一名“神童”,智力超常,卻體弱多病。試問"神童"可以維持多久?若要身體好,基礎要打牢。兒童時期正是造就良好體能的關鍵時期,從兒童生長髮育和人才成長的規律來看,兒童的早期教育把體育放在首位是比較科學和恰當的。

  二是良好性格方面

  家長應重視孩子優秀的非智力素質的培養,做到在家庭生活的瑣事中,在點滴的小事上,充分利用各種機會進行教育。比如若孩子跌倒了,要讓他自己堅強地爬起來,教育孩子不要怕打針之痛等。不要小看這些平凡的隨機教育,在父母的言傳身教之下,會鑄就勇敢堅強、不怕困難的性格以及較強的獨立活動能力,使孩子的人生綻開分外絢麗的花。

  三是智力開發

  當前許多家長在對孩子進行智力開發時走進了一個誤區,即認為教會孩子掌握一種樂器、學會一種技能就是智力開發,實際上真正的智力開發應讓孩子開闊視野,多接觸自然,多思考和探索,在這一過程中學習知識,鍛鍊能力。

  怎樣對孩子進行早期教育

  在學齡前對孩子進行適時的合理的教育和訓練是有其生理基礎的,並能為孩子的智力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加速提高孩子的智力水平。如果這個時期缺乏教育,或進行不良的教育,都有損於孩子大腦細胞的發展。

  對孩子進行早期教育有以下幾種方法:

  ***1***在遊戲中學習。家長可以通過這種遊戲教孩子認字、數數。

  ***2***擴大孩子的眼界。根據實際情況,經常帶孩子到公園去玩。

  ***3***激發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多給孩子講故事,鼓勵和保護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對孩子提出的問題,須認真合理的解答不能欺騙孩子。

  為了達到早期教育的目的,在選擇教育內容方面要考慮以下幾個問題:

  ***1***發展感知覺能力。多接觸鮮豔生動的玩具,到大自然中去多看多摸。

  ***2***發展動手能力。為孩子提供儘可能多的遊戲條件和動手操作的機會。

  ***3***發展語言和記憶思維能力。講有趣的故事,鼓勵孩子多說話,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想法,培養其想象和思維能力。

  ***4***發展繪畫和音樂能力。繪畫可以培養孩子的觀察力、記憶力、思維想象力和審美意識。音樂可激勵孩子的情感,發展聽覺。

  早期教育的重點的人還:

1.早教心得

2.幼兒早期教育的重要性

3.有關嬰幼兒早期教育研究論文

4.關於早教方面的論文

5.幼兒教育學重點知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