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端午節諺語有哪些

  端午節是我們中華民族兩千多年來的一個十分隆重的傳統節日,由於地域廣大,民族眾多,流傳著許多故事傳說,於是不僅產生了眾多相異的節名,而且各地也有著不盡相同的習俗!那麼呢?就讓小編來告訴你。

  

        未食五月粽,被褥不甘鬆。

  食過五月粽,破裘唔甘放。

  未食五月粽,寒衣勿入櫳。

  食過五月粽,寒衣收入槓,

  未食五月粽,寒衣不敢送。

  食過五月粽,不夠百日又翻風。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

  ***北方***癩蛤蟆躲不過五月五。

  ***北京***蛤蟆蝌蚪躲端午。

  ***北方***端午不戴艾,死去變妖怪 。

  ***西北***午時水飲一嘴,較好補藥吃三年 。

  ***山東***喝了雄黃酒,百病遠遠丟。

  ***山西***有錢難買五月五日旱

  ***山西***未吃端午粽,寒衣不可送;吃了端午粽,還要凍三凍。

  ***寶山***端午節,天氣熱;五毒醒,不安寧。

  ***江浙***端午請菩薩,端六發烏賊 。

  ***江浙***良辰當五日,偕老祝千年。

  關於端午節的文化作品

  魯迅作品

  1.社會背景:本篇最初發表於一九二二年九月上海《小說月報》第十三卷第九號。當時正處於"五四"落潮期,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激發起民眾的反封建的革命熱潮,但這種狂熱隨著軍閥政府與封建舊勢力的鎮壓,暫時退了下去。新舊勢力的交鋒出現了此消彼漲的狀況。

  2.中心思想:《端午節》就是魯迅先生運用輕鬆幽默的方式對“方玄綽”這類表面上進步,骨子裡落後的舊知識分子的辛辣諷刺。

  3.人物形象:《端午節》塑造了一個表面上進步,骨子裡落後的舊知識分子"方玄綽"的形象。方弦綽是“這些因循守舊,看不慣新的事物,總是喜歡在過去的世界裡思考問題的人物代表。”

  ***1***從他的身份地位上看,他不僅廁身於高等學府,喜歡發發奇談怪論,而且又混跡於官場,扭扭捏捏地做個政府的小官。這個知識分子加官僚的身份,使他說話做事充滿矛盾,——“索薪”事件,更是使他不尷不尬,左支右絀,顏面盡失。

  ***2***從他的文化角色上看,他表面上是新式文人,天天捧著《嘗試集》咿咿唔唔。但骨子裡淺薄、市儈,在家裡是坐吃等伺候的“家長”,在社會上是袖手旁觀,靜觀待變的“看客”,是個披著新衣的舊式文人。

  4.語言:魯迅在這篇小說中採用的是輕鬆、幽默的諷刺筆調。通過描寫方玄綽的行為、語言和心理,讓主人公自己的小丑表演來使讀者發笑,沉思。